武松林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音乐系,安徽芜湖 241000)
安徽是一个集聚了丰厚历史文化的省份,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曲等文化发展十分繁盛[1]。淮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其自北向南将安徽省内分成了三大区域,根据地势情况依次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地地区[2]。依托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相应三大区域的特色文化,其中音乐文化极具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其分布和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从音乐文化的角度,以民歌分析为主,对安徽皖北地区民歌的分布和特点进行分析。
安徽淮河流域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安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在安徽淮河流域的音乐文化发展进程中,受到人口迁徙、文化交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极具开放、包容、多样等的特性,而其的发展也具有了延续性。
一种文化的起源跟发展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4]。早在远古时期,安徽地域就有大量的人类活动,拥有了文明发祥与发展的先天条件。在古代,随着朝代的不断更替,安徽依托于淮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实现了自身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又由于其历来处于统治者争夺权力的要地,具有大量的自然活动和人类活动,使其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有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在稳定的大环境下,人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自我消遣,而民歌就是通过劳动人民口口相传间逐渐流行开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如长期在运河劳作的人们,就通过劳动号子实现生产与娱乐的完美结合。在现代,安徽跟随长三角的发展步伐,积极发展第一、二、三产业,逐渐成为了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加工产业基地[5]。由此可见,安徽的经济发展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中,从而助力当地的文化发展,使得本地区民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安徽民歌在种类、样式上等都有了很大的延伸和发展,例如号子、山歌、舞歌等相继出现并得到大力发展。不同的音乐类型,产生了川地民歌、山地民歌和丘陵民歌等独特魅力的三种民歌类型。
安徽淮河流域民歌的发展一方面是基于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则是其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6]。在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淮河流域的思想文化在先秦时期就蓬勃发展,诸如道家、儒家等的思想就在此处进行了激烈地交流碰撞,如《诗经》中就有对淮地民歌的记载。在当地出土的文物中,一些青铜乐器更加真实地证实当地音乐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同时,淮河流域的音乐文化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使其更具发展潜力。例如《淮南子》中就有“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乱修曲出”的记载,表明了皖北地区的书画艺术在那时就已经誉满天下。在这样的艺术气氛中发展的音乐文化也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并不断为音乐注入活力[7]。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淮河流域的音乐文化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例如民歌《摘石榴》不仅早已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还在2010年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使淮河流域民歌登上了国际舞台,得到了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称赞。
民歌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徽皖北地区的民歌多是以小调、舞歌等为主,这与当地的平原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依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安徽卷的表述可以看出淮河流域的皖北地区民歌主要以小调、号子、舞歌、风俗歌、秧歌等为主,其中小调、号子和舞歌是皖北地区民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歌因为地形原因相对较少。
在颍上、凤阳等地,歌舞中唱曲的舞歌较为流行。在淮北平原,门歌、送春等的传统民俗性活动普遍使用演唱形式。阜阳是皖北地区民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在阜阳,风俗歌是阜阳人儿时最真实的回忆,阜阳人对民间流行歌曲相当熟悉。阜阳地区的民歌真实地反应出了当地人民的情感。例如广为流传的《锄头歌》,通过简单字眼的勾连和表演者的倾情演出,对普通穷苦老百姓日常生活进行深刻描述,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遭受地主豪取抢夺的悲惨遭遇,同时也反映出了普通穷苦老百姓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在五河地区,秧歌比较流行。五河地区的民歌文化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但是相较于其他皖北地区,其秧歌文化十分浓厚,知名度颇高。皖北地区民歌是对皖北人民情感的真实展示,同时兼具了豪放与质朴等艺术风格,向世人展现了可爱的皖北人民形象。号子作为劳动人民的歌声在皖北各地都存在,但船夫号子则主要在蚌埠、嘉山等地流行。另外,皖北地区地区分别与河南、江苏、山东等地相邻,相近地方之间的不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取长补短。因此,从整体上看,这片区域的民歌具有多样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安徽皖北地区民歌具有音调较低、节奏规整、旋律音阶跨度大等特点。以下则从安徽皖北地区民歌中的曲调、歌词和乐器特点进行详细探讨。
安徽皖北地区民歌在总体上呈现出音调较低、节奏齐整有规律、旋律音阶跨度大等特点,并且民间艺人运用地方方言即中原官话进行演唱,极具别异的听觉享受。在调式上,民歌多以宫、商等的五种调式为主,通过在内部结构中的不同组合,形成皖北民歌特色。在宫调上,皖北民歌有五声、六声和七声宫调式,例如《打菜台》是五声和七声的宫调式;《小奴把你当亲人》是五声宫调式。商调民歌数量不多,如《凤阳歌》《毛主席像太阳》等歌曲。角调在皖北地区并没有典型出现。羽调以la、do、re等的音阶组成,应用此音使得歌曲具有柔美、细腻之感,从而表现出该地区曲调的朴素无华。徽调是皖北民歌主要调式,如《大踏青》《四季歌》和《大半好吃要把秧裁》民歌突出羽音和角音,使得歌曲呈现出的音乐色彩明亮、柔和。不过在由于皖北人较为粗犷、豪放的性格,使得在民歌中也会突出宫音和商音。例如皖北号子是当地劳动人民独创的一种劳动歌曲,它的节奏非常强,极具感染力,旋律铿锵有力,音调低沉雄厚,极具震撼力。此种类型的歌曲,口语化程度最高,在全省的分布最广。
安徽皖北地区民歌演唱直白和真实,词创作属于就地取材,地域特色明显,其原因在于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民歌本身专注于本地人民,对于一些极具地方化的用词不需要修改再造而直接运用,使听众都能听得懂。例如《摘石榴》中的歌词“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遛遛呦”中的“遛遛”二字,以及《锄头歌》中的歌词“把锄”和“敖糟”,这些词的使用更能拉近民歌与当地人民之间的距离,使当地人民对歌曲能够产生共鸣,增加人民倾听的兴趣,也提高了民间艺人的演唱动力,从而实现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二歌词充分展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体现了真实的劳动场景。例如歌曲《锄头歌》的几句歌词“手把锄头锄野草啊!锄去野草好长苗啊!咿!呀!嘿!”用词直白,情感真实,从中可以看出歌词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境[8]。例如《毛主席像太阳》是当地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历史、人文特点进行创作,具有特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皖北地区民歌的歌词特色充分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思想意涵,并能够使听者联想一幅幅当地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场景,让人不得不感慨当地人的勤劳和智慧。
安徽皖北地区民歌中乐器的特点主要是善于采用我国的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唢呐等。同时,勤劳的当地人又善于运用身边物进行乐器的创造,如用瓷质碟子进行节奏敲击而形成了独特的节奏声,充分将传统乐器与生活用品相融合,实现艺术的生活化。皖北民歌采用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以弦音的流入流出进行旋律的主造,再结合棒子、瓷质碟子等日常生活中截取的乐曲进行节奏的释放,最后加入民间艺人的真音进行歌唱,从而形成了“吹拉弹打唱”五味合一的表演形式。这种民歌艺术形式充分结合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使传统乐器形式与吹拉弹打的方式和当地语言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彰显了当地特色的音乐文化。例如吹奏的《摘石榴》《打菜台》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皖北地区民歌中乐器的特色,充分表明其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科学合理地将传统乐器有机融入皖北民歌艺术之中,有助于当地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安徽皖北地区的民歌以小调、号子、舞歌、风俗歌等为主,歌曲具有粗狂、朴实、豪迈而又不乏柔美和细腻的特点,深刻地表现了该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对安徽皖北地区民歌的分布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加强对皖北民歌的传播和继承,也助力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