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教学中经常被提及的话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小学生每天都要上数学课,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中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大有益处。本文首先对学科渗透德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接下来总结了在中小学数学中德育的内容,进而提出了对教师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思想品德;德育
随着素质教育、德育等教育理念在近几年来的推进,德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其中,主体道德教育思想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然而,在主体道德教育的语境中,数学以严谨性著称的自然学科,几乎被忽视。如果不重视和利用好这些学科所包含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独特内涵,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
一、在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德育致力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重大。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生活有着启蒙的重要作用。这时候,学校道德教育就要从各方面抓起来。怎么样能在学校教学中时刻渗透道德教育确实是个难题。德育课程整合政策的实施强调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全面实施德育,对数学德育渗透的要求尤为重要。
二、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内容
1.严谨的思维
数学主要是以习题演算、命题验证、逻辑推理和实例论证来使学生掌握严谨的思维能力。通过示例演示,学生可以掌握数学知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形成论证的思维习惯和表达能力,组织和逻辑能力,并实现自我意识,学会使用定理、公理、规则和简练的公式来解决问题,和发展清晰,认真的个性。就其本质而言,严谨的思维强调人处理事情的细心和处理问题的逻辑。因此,在中小学数学道德教育中应注意这两方面的培养。
2.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要求人们努力挖掘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将其简化精炼形成一种不被外在属性所迷惑的行动法则,引申至数学中,则指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渐积累经验,因此,数学理性精神的基础便是数学抽象,抽象出一定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规则来严格执行,当然,这一系列过程中都要秉持着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心。
3.数学审美
数学美学意味着通过研究数学知识和数学的应用能力,学生可以体验丰富的积极性和消极性,虚拟和真实,对称结构和其他美学元素也包含在数学课程中,学会理解,创造和表达的独特审美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追求真理的教育资源,以善与美创造美好生活。数学知识有一种独特的美。数学之美不同于丰富多彩的艺术。它主要表现在简洁、和谐、对称、有序、奇异。在学习矩形和正方形的过程中,学生对图形的线条美和对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学生感受到旋转之美和平面运动的一系列操作,图形就会变得如此和谐而奇异。除了数学符号之美之外,数学推理也使数学充满了美。
三、数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几点建议
1.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
中小学数学教材中道德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知识内容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外,德育点随处可见,如主题地图、插图、举例、小数学活动等。备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认真阅读每一部分,理解知识的含义。澄清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拓宽他们的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探索教材中包含的道德因素,找到这一课的道德渗透点,并创建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状况,决定德育渗透点放在那,适当的反复考虑再通过讨论和实验,最后在课堂上实施。
2.在課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指望用固定的模板去教与学,别人的使用成功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于你,每个教师在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有时教材中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成为德育的渗透点,但是很多情况是教师正忽视了这点,还有的时候学生不经意间提的小问题也会成为一个渗透点,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信息捕捉意识,并及时利用这些信息。从细节入手,真实地体现“润物无声”式的在数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3.注重评价的导向作用
当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或积极的评价时,他们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成绩都会有显著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德育因素渗透到德育评价中,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教师评论在课堂中的作用,笔者通过实践观察到,积极的评论确实对孩子有更强的积极引导作用。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师普遍采用积极评价,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使用更多的积极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努力发展,德育的效果自然就会实现。课后评价系统包括作业、考试、学业评价表、成绩记录表等。这些评价手段是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表现的记录和反馈。做好各项考核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作用。对于数学德育渗透而言,一直没有一个课后评价指标,这也是数学德育渗透效果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效果也存在很多困难。首先,道德教育的效果很难量化。很难说哪个学位是优秀的,哪个学位是优秀的,但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评价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从力所能及的工作入手,在作业评语和考试评语中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从而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工作。
总而言之,道德教育在数学学科中的渗透不能简单地通过提出意见和建议来解决。它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包括来自认知冲突的阻力,因为它与人们传统的道德教育认知无关;对于是否有经验可以借鉴,也存在困惑。学科德育刚刚起步,各学科都在努力探索,既没有无所不能的同时,也有难以推广等问题。每一步都会有不确定的变量和困难。每一个学者的研究都只力求促进数学道德教育的发展,但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有问题,所以才有价值,因为有困难,结果才更有价值。在当前的学科德育改革中,探讨数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数学进行德育渗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雪.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71-72.
[2]火兴燕.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索[J].才智,2019(36):32.
[3]亢玉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学周刊,2019(16):71.
作者简介:张一楠(1997-3-21) ,吉林省白城市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工作于北京师范大学大连普兰店区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