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松
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五千年历史的结晶,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在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之中,一些教师开展了传统文化进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极大的培养了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得学生们乐于接受传统文化,并且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应有的作用。因此,针对传统文化进课堂的具体内容和策略我们开展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传统文化;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渗透传统文化,要让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丰富阅读课堂内容,落实新课改要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引入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果可以出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身影相信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解语文知识,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与此同时,一些传统文化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传播价值,如果教师将其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相应的運用和展示,在无形之中会树立自己的自信,面对陌生知识会保持探索的欲望,以及进取的决心。传统文化价值中的普世观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以对学生的品质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仁孝思想、忠恕思想、礼仪内容都会对学生的个人品质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价值。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传统文化就兼具了这样的功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对于自己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不由自主地思索,并且将这些知识积极地运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从而产生更大的推广价值,让身边的更多人去关注传统文化,去热爱传统文化。
二、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措施
(一)改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对于小学生来讲,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对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授课中,要积极地帮助小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地促进知识的更新换代,不断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单单只是向小学生讲解课堂教材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让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全新的认知。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只有青少年意识到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国家的传统文化发展才会历久弥新,更加繁荣。例如,在平常的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成立相关的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让小学生积极地分享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提倡小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到新的层面。在学生分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打分,对于其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关于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拉近语文课堂中小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弘扬意识,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将来小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二)挖掘语文教材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师与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教学时需要依托教材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到抓住重点,实现教材内容的合理拓展。同时,丰富拓展思路,从多个角度入手,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质量与数量,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如,《论语》知识点学习时,教师可以制定“春秋战国四大家”的主题,引导学生完成文章内容学习,掌握与孔子相关的内容,明白孔子是儒家代表,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在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后,教师顺势引入墨家、道家及法家,并介绍他们思想的核心。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查阅网络资料,更渗入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初步掌握春秋战国四大家的思想,实现对学生思想体系的丰富,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语文课堂引入传统文化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仅包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课堂表现,还应当包括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探究探索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之中可以考虑引入传统文化,以促进相应教学目的的实现。小学语文课本上有大量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并且学生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运用。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知识的时候,更应当考虑学生的具体状况,将这些课本上的传统文化变成现实中的具体因素,为课堂增添更多不一样的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有效形式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某些教师在进行汉字字词内容的讲解之时,结合传统文化而引入了书法艺术等形式。并且这位教师认为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载体之一,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书法的爱好。学生对于书法充满了兴趣和期待,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解相应的字词结构以及书法的具体书写方式、读音,教师还赋予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拿起毛笔在宣纸上面写写画画,对于相应的汉字进行临摹,教师还进行了相应的展示环节,在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得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培育。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及时转变教学策略与方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福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9(32):92-93.
[2]李梅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186-187.
[3]甄新昌.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