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图书馆智能化数据的开发思路
——以东莞市大岭山图书馆为例

2020-03-11 16:37丁进达
甘肃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人流人脸识别智能化

丁进达

(东莞市大岭山图书馆,广东 东莞 523820)

1 概述

近年来图书馆在科技的冲击下飞速发展,以人脸识别技术为标志,图书馆智能化技术和智能化建设突飞猛进。人脸识别在工作过程中,会存储读者个人影像,读者到馆的轨迹会存储在系统里。分析和开发人脸识别系统存贮的这些数据,对改进服务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益,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就智能化设备储存的数据的开发利用,谈一些个人体会,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导和帮助。

2 图书馆智能化数据的研究现状

为了摸清图书馆智能化数据在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笔者从“图书馆智能化”,和“图书馆人脸技术”两个方面,对该领域研究状况做了调研。

以“图书馆智能化”为检索词,通过CNKI数据库高级检索得到相关文章20篇。有学者侧重于人工智能化,主张通过人工智能化计算,帮助读者筛选文献资源推送[1],有学者侧重于智能化系统管理[2],有学者关注数字信息素养教育[3],有学者侧重机器人在服务中的智能化[4],有学者仅限于RFID技术[5-6],有学者关注一线工作人员对智能化的认知[7],有学者注重新图书馆智能化设计[8],有学者侧重图书馆智能化建设[9],有学者虽然着眼于具体图书馆智能化数据分析,但缺乏实证研究和缺乏数据支撑,仅限于理论上的推断[10]。

以“图书馆人脸识别”为检索词,共查找到相关文章17篇。这些文章多为阐述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功能特点以及技术优势,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方向以及对服务模式的影响与挑战[11]。从理论上设想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涉及图书馆馆员的管理、读者身份的识别与管理、门禁系统的管理等等。主要应用是人脸识别借还书、门禁、支付超期罚款等[12]。有些文章虽然涉及数据采集,但没有讨论这个数据的使用和研究[13]。

“图书馆智能化”和“图书馆人脸识别”文献调研表明: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功能介绍、发展趋势等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文章偏向于智能化功能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而人面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身份识别,大多数都是应用于代替实体卡对读者身份的验证。尚未发现有图书馆把人脸识别和智能化设计中的人脸抓拍技术结合起来,对读者与图书馆相关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则从以上两方面入手,对基层图书馆智能化数据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以利本馆工作,也利他人借鉴。

3 智能化数据的研究和开发

3.1 数据来源

大岭山图书馆面积39884m2,2019年10月建成使用,大岭山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标准较高,整个智能化设计由三个网络十三系统组成,其中主要出入口和图书馆的功能区入口都做了人脸数据的采集工作。业务系统在软件上采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图书馆集群系统,硬件上搭配兼容RFID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一体化设备。对后期读者数据采集提供有力保证,比如:读者来馆的时间段、年龄段、性别、进馆的路线、人群的分布和进馆时间的分布等等。这些设施条件,为智能化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了条件。

3.2 智能化数据研究

3.2.1 以时间段为基础

根据统计的数据分析出读者在一周或者一天到馆的高峰期和空闲期。分析出忙时的时间段,我们工作人员会相应增加,对现场的读者做好指导和指引工作,减少读者等待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物业配套的服务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增加厕所清洗和保安巡逻等调整。把馆内一些人流量大的活动、会议、座谈会等进行错峰安排,避免人流过于集中造成拥挤。闲时的时间段,给物业清洁消毒腾出空档期,工作人员的安排也适当减少,节约人力成本。对设备使用上,可以关闭部分空闲的设备和空调等,既环保节能,又减少运营成本。

3.2.2 以区域为基础

以单个区域的人流数据为依据,可以优化本区域的配置情况,比如增减本区域的阅读桌椅,及时补充借阅资源,调整整理本区域书本或者其他设备资料整理的频率。拓展或者压缩本区域的服务空间,增减本区域的服务工作人员。以多个区域的人流动向数据为依据,分析出哪几个区域是人流的集中流向点。便于我们对活动地点的分流安排,减少人流拥挤。在这些人流集中的区域或者动线上,提供增加宣传栏等宣传工作的点的依据,达到一个宣传效果最大化的优化。对于分析出人流稀少的区域,可以给活动选取点提供一个分流点的选择,一是可以增加该区域的人气,二是可以分流人流达到空间合理利用。其次,如果馆内空间需要改造,这些数据可以给我们在改造上提供一个抉择的依据。如那个空间使用率比较低,可以更换或者压缩空间发展其他业务。哪些空间人气爆棚,需要增加使用空间。如果这些空间要围蔽施工,对馆内服务影响怎样,如何对读者引导会更加科学等。

3.2.3 以读者为基础

分析读者喜欢在那个区域行走或者就座阅读,根据读者的喜好,分析读者喜好的原因,如是否该阅读区的光线较好?配套的家具相对舒适?环境安静迷人?反之,哪些少人去的阅读区是否存在这些问题?或者其他一些特殊情况,根据这些数据找出毛病,提高服务环境质量。分析经常参加图书馆活动的群体,根据数据,分析经常参加馆内活动的人是一批年龄段、性别、职业等情况。反思我们这活动对象的设定上是否过于固定,导致无法发展新的服务群体?分析一群到馆频率较高的读者数据,结合业务系统等借阅情况,为后续购置图书馆资源、定位服务对象提供有力的依据。

3.3 智能化数据的开发

3.3.1 建成智能化数据库

把人脸识别和智能化设计中的人脸抓拍技术结合起来,对读者与图书馆相关的情况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积累,建成本馆智能化数据资料库。并且随着时间越长,累积的数据越多,参考价值越大,越接近真实情况。

3.3.2 撰写数据分析报告

用数据为支撑开展数据分析。以上述数据为样本,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撰写《大岭山图书馆读者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为支撑开展服务。以上述事实的数据为依据,调整服务方式,改进服务短板,加强服务措施,创新服务内容。为基层图书馆智能化数据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4 结语

传统的借还册次、进馆人数、借还人数、活动场次、报名人数等数据,虽然能够反映图书馆的业务量,和借阅的情况,但是对于一些馆内服务的优化更新,区域调整等显得乏力,不足以为管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对智能化数据加以研究,不仅能对读者阅读空间、阅读环境优化改善提供依据,还能对举行的活动内容和方案的取舍提供一个科学的取向等。并且,这部分数据经过时间的累积会越来越有价值。对智能化数据的研究,为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提供了依据。对智能化数据研究,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同行在智能化服务数据开发方面做法,不断修正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的方向,提升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对智能化数据研究,有利于不断提升图书馆 工作人员的对智能化服务的认知水平,提升服务意识,更新服务理念,扩展工作人员的行业眼光。

猜你喜欢
人流人脸识别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人脸识别 等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揭开人脸识别的神秘面纱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人脸识别在高校安全防范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人流护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