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与“天下一”:秦汉社会正统政治意识

2020-03-11 09:46王子今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一统中和政治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

“天下”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背景下成为政治学热议的主题。作为政治空间概念、政治地理概念,各种学派均就此发表辩议。虽政治倾向不同,“天下”“定与一”成为政治追求的共同倾向。然而,儒家学派“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理念在政治实现中未能真正付诸实施。按照秦人政治宣传,秦通过“武德”的“奋扬”实现统一。秦汉时期“天下一统”“天下一致”“天下一家”政治意识得到非常广泛的宣传。在汉武帝支持下,承董仲舒倡导使得有所修正的儒学学说成为意识形态主导的条件下,“一天下”与“天下一”的政治理念得到普遍认同。战国晚期得以正式发表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的认识,体现了新的以“天下”为视域,以“天下”为基点,以“天下”为对象新的政治理念。这一观念在汉代形成了新的影响。“不阿一人”,“不私一姓”的主张,可以看作涉及“天下”政治格局的值得肯定的思想觉醒。

一、上古“天下”观与“大一统”追求

先秦时期思想创造收获中,已经多见“天下”语汇的使用。《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执大象,天下往。”又言“天下之至柔”,“天下之至坚”。①《庄子》中,《胠箧》言“天下之德”“天下之利器”“天下之圣法”,《寓言》言“天下之定”,又专有《天下》篇,说到“天下之心”,“天下之好”,“天下之安宁”,“天下之大圣”。②《荀子》中,《非相》言“天下之杰”、“天下之君”、“天下法则”,“天下之大事”,《非十二子》言“天下之心”,《仲尼》言“天下之大节”、“天下之大知”、“天下之大决”,以及“天下之行术”、“天下之通义”,《儒效》言“天下之断”、“天下之和”等等。③又《文子·道德》:“帝者天下之適也,王者天下之往也,天下不適不往,不可谓帝王”。④《易·系辞上》:“圣人”“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冒天下之道”,“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⑤这些论说均言及“天下”,都涉及政治生活。先秦思想家对于以“天下”为视野的政治思索、政治说明与政治设计,已经表现出相当热烈的积极性。

“天下”的说法,可能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即所谓“奄有四海,为天下君”。⑥又《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⑦可见“天下”的观念,一开始就是和追求与认同统一的观念相联系的。“天下”意识普及同时,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以“一”的理想对应“天下”概念,以实现“天下”“定”、“同”、“归”于“一”的主张。如《庄子·天道》:“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进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又说“一心定而王天下”。《庄子·逍遥游》则说:“德合一君”,“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⑧《墨子·尚同中》:“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墨子·非攻下》:“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⑨“天下”的行政控制与行政管理也成为议政者共同关注的对象。《荀子·不苟》:“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⑩人们已经在设计“一人”的“总天下”之“治”。“天下”为“一”,“天下”归“一”的理念随即鲜明地出现在政治语言中并成为政治宣传的主题。

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一书出现“天下”一语空前密集,凡267次。如《解老》“进兼天下”,《饰邪》“强匡天下”,《制分》“令行禁止于天下”等。成书于秦地的《吕氏春秋》可见“天下”凡281次。如《先己》“取天下”,《孝行》“定天下”,《勿躬》“一匡天下”等。以强权和暴力夺取“天下”并控制“天下”的主张,对秦政有直接的影响。其中“一匡天下”、“强匡天下”,表露了力图以强力、强权、强势谋求“天下”归“一”的意志。明确出现“大一统”说法的先秦典籍,是《公羊传·隐公元年》。其文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铭写这一内容的汉代砖文的发现,说明“大一统”观念在汉代社会的普及。

二、“一天下”境界

据《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楚威王说:“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合纵成,“于是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且夫诸侯之为从者,将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今从者一天下,约为昆弟,刑白马以盟洹水之上……”这种反秦联盟是松散的集合,并不能长久。此所谓“一天下”,与通常意义上的统一是有所不同的。

《荀子·儒效》写道:“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又《荀子·非十二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杨倞注:“通达之属,谓舟车所至,人力所通者也。”此所谓“一天下”的境界,与楚威王与苏秦语形容合纵形势之“一天下”大异。

《史记》卷二三《乐书》说:“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一天下,臣诸侯也;弗由之,所以捐社稷也。故坚革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所谓“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司马贞《索隐》:“自此已下,皆是儒分之功也。”张守节《正义》:“固,坚固也。言国以礼义,四方钦仰,无有攻伐,故为强而且坚固之本也。”关于“威行之道”与“功名之总”,张守节《正义》:“以礼义导天下,天下伏而归之,故为威行之道也。”“以礼义率天下,天下咸遵之,故为功名之总。总,合也,聚也。”这种“一天下”,大致可以理解为比较严格意义上的统一。类似表述,有《魏书·贾诩传》:“帝问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

“一天下”的追求,在方向上似乎看起来是共同的。而关于“一天下”境界的理解有异,可知就“一天下”之“一”,其“一”的程度,“一”的力度,“一”的实在度,“一”的致密度,认识或有不同。对于实现“一天下”的路径,不同学派的主张也有明显分歧。

三、“孰能一之”:“一天下”的路径

战国时期,社会普遍期求统一的意愿已经在不同学派发表的文化论说中有所表现。儒学学者最早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其他不同学派的学者,也分别就“大一统”有论说发表。“大一统”理想的提出,是以华夏文明的突出进步和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作为历史基础的。对于“大一统”实现的方式,《老子》认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所谓“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即以王道与仁政征服人心。另外,孟子还强调说,“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以不仁。”“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王道的核心,就是以“德”统一天下。《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言“得道”则可以“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天下”人皆归顺,自然可以成功地“定于一”。与“一天下”对应的说法是“天下一”。有关“天下一”的表述,又可见所谓“天下一统”“天下一致”“天下一家”。

然而,成为历史事实的“一”即统一,是通过残酷的战争实现的。秦通过军事方式,动用战争手段,施行武力征服,经历流血牺牲实现统一。秦人自称“遂发讨师,奋扬武德”,“威燀旁达,莫不宾服”,“烹灭强暴”,“武威旁畅,振动四极”,“阐并天下”。《文子·道德》对于这样的问题“古有以道王者,有以兵王者,何其一也?”有明确的回答:“以道王者德也,以兵王者亦德也。用兵有五:有义兵,有应兵,有忿兵,有贪兵,有骄兵。”而“诛暴救弱谓之义”。而秦人正是自称实现统一的军事强权为“义兵”。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议帝号时颂扬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四、“天下一统”:行政“并兼”,“帝业”成就

李斯曾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后为郎,于是说秦王,建议“急就”而“成大功”,政治目标就是“天下一统”:“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这是《史记》中唯一出现“天下一统”的文例。所谓“万世一时”,指出历史机遇难得,如果“怠而不急就”,敌对“诸侯复强”,联合抗秦,则难以实现以“并”为路径的“天下一统”的“帝业”。

史家一般以为秦汉时期实现了“天下一统”的政治格局。《史记》卷四《周本纪》:“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至秦始皇立,天下一统,十五年,海内咸归于汉矣。”汉王朝自以为“天下一统”的说法,见于《汉书》卷一三《异姓诸侯表》所谓“据汉受命,谱十八王,月而列之,天下一统,乃以年数”。

就政治形式的统一而言,通常认为秦汉均实现了“天下一统”。然而,《汉书》有这样的记述:“初,哀帝即位,成帝母称太皇太后,成帝赵皇后称皇太后,而上祖母傅太后与母丁后皆在国邸,自以定陶共王为称。高昌侯董宏上书言:‘秦庄襄王母本夏氏,而为华阳夫人所子,及即位后,俱称太后。宜立定陶共王后为皇太后。’事下有司,时丹以左将军与大司马王莽共劾奏宏:‘知皇太后至尊之号,天下一统,而称引亡秦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这是关于政治名号的争议。事态因复杂缘由又有曲折的变化。我们所关注的,是师丹和王莽上奏称汉王朝“天下一统”,而并不认同“亡秦”曾经取得这样的政治成功。

《盐铁论·忧边》:“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统”,也大致体现了同样的高度赞颂汉王朝政治成就的态度。还应当注意到,在汉人政治语言习惯中,“天下一统”又称“海内一统”。“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先说“海内一统”,又言“废天下之史文”,“海内”与“天下”的对应关系,依然是明朗的。前引李斯语“东并六国”及“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此“并”,即《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之所谓“并兼天下”,《新序·节士》之所谓“秦欲吞灭诸侯,并兼天下……”,汉瓦当文字“汉并天下”的“并”,语义亦略同。

五、“天下一致”:文化的“殊涂”“同归”

对于不同思想流派的品评,《史记》中有一段自称“论六家之要指”的文字,首先引《易大传》语:“《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随即陈说“六家”基本学术基点与风格:“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徧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对于儒学“人主天下之仪表”说到“天下”,我们在理解时应该注意与上文“天下一致”的对应。开头所引《易大传》,裴骃《集解》:“张晏曰:‘谓《易·系辞》。’”张守节《正义》:“张晏云‘谓《易·系辞》’。案:下二句是《系辞》文也。”

《汉书》也载录这样的文字:“《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这里所说的“天下一致”,指思想文化的“同归”。汉武帝时代以后,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同归”的情形,为强调“人主天下之仪表”的儒学所主导。

六、“天下一家”:“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汉纪》卷四《高祖皇帝纪》:“(十二年)上立沛侯濞为吴王。濞者,郃阳侯仲之子也。已拜,上相曰:‘汝面状有反相。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非汝也?然天下一家,慎勿反也!’濞顿首曰:‘不敢。’”《汉纪》卷九《孝景皇帝纪》:“(三年)吴王濞、胶西王卬、楚王戌、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熊渠皆谋反。初,上为太子时,吴王太子入朝。与上博,争道,无礼于上。上以博局掷之而死。送丧至吴,吴王怒曰:‘天下一家,何必来葬!’复遣还长安。后称疾不朝,阴怀逆谋。”汉初上层人物言“天下一家”两见,均与吴王刘濞相关。此“天下一家”,是刘姓宗族内部的共同认识。

《后汉书》载汉桓帝诏文也说到“天下一家”:“(永兴二年)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诏曰:‘朝政失中,云汉作旱,川灵涌水,蝗螽孳蔓,残我百谷,太阳亏光,饥馑荐臻。其不被害郡县,当为饥馁者储。天下一家,趣不糜烂,则为国宝。其禁郡国不得卖酒,祠祀裁足。’”这里鲜明地提出了“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此“天下一家”之指向,已经是汉王朝管辖内的百姓万民。

对“天下一家”的理解,亦见于对西汉史的认识。“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关于“除关”,司马贞《索隐》:“谓除关门之税也。”同一史事,《汉书》卷四《文帝纪》:“除关无用传。”《汉书》卷五二《田蚡传》:“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对于“除关”,徐孚远否定司马贞《索隐》的意见:“《索隐》非也。汉立关以稽诸侯出入,至此罢之。示‘天下一家’之义也。”此“天下一家”之所谓“一家”者,也已经不限定于刘姓宗室。所谓“天下一家”,如果说西汉前期有言朝廷与诸侯关系者,那么《后汉书》卷七《桓帝纪》“天下一家”,大致可以说是具有真正意义的“天下一家”。

《晋书》卷四八《段灼传》写道:“昔汉文帝据已成之业,六合同风,天下一家。”与此语式相近者,有《汉书》卷六四下《终军传》:“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汉书》卷七二《王吉传》同。而《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六合同风,宇宙齐贯”,其实意思也是接近的。

《汉书》卷四三《叔孙通传》记载,叔孙通以博士身份在秦二世前进言,说到“夫天下为一家”。“天下为一家”当然就是前说“天下一家”。《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宋人卫湜《礼记集说》引录如下解说:“延平周氏曰:天下非一家,而能以为一家;中国非一人,而能以为一人者,非特在吾身者有以结之,必先知人情无喜其所怒,无欲其所恶,然后开于人义,使之知父子君臣之伦,明于人利,使之讲信修睦,达于人患,使之无争夺以相贼,如此,则天下所以为一家,中国所以为一人也。”“建安潘氏曰: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圣时之盛也。论者毎以车书混同无异区,为天下一家;亿兆欣戴无异俗,为中国一人。是知圣治之成效,而不见圣人之能事也。圣人非有他术,特洞照本原,知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夫涂殊于所由,不殊于所归。同归则宗一室,吾见天下本一家也。虑百于所思,不百于无思,无思则均一体,吾见中国本一人也。众人狥私而自蔽,见有用则彼已不通,不见不用而会归则一,每每自狥,则虽父子犹有为豺狼,兄弟犹有为参商,况他舍外人乎?圣人深探本源,灼见要归,故均以一体待之,休戚一焉。是谓践形。由是乐民之乐,而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而民亦忧其忧。不以一己外天下,而以一体视天下。此天下所以一家,中国所以一人也。”所谓“天下一家”,被看作“圣时之盛”,即理想的道德建设境界。而所谓“圣人之能事”,在于“乐民之乐,而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而民亦忧其忧”,“不以一己外天下,而以一体视天下”。这在中国传统社会,只能说是一种梦想。

七、“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

《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而顾西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脱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这里所说的“天下一统,九州晏如”,只是北方的局部统一,割据力量尚“西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所谓“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方是更高等级的真正的“天下一统”。其中所谓“天下一统”与“宇内”“太和”的关系,值得人们深思。

严遵《老子指归》卷二《不出户》言“道德为父,神明为母,清静为师,太和为友,天下为家,万物为体”,所谓“太和为友,天下为家”,似乎也有助于说明“天下”与“太和”的关系。

汉代正统意识形态又有关于“天下”“中和”的表述。《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有一段著名的关于“风俗”的论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然后王教成也。”所谓“王教”的成就,经历“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的程序。《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说,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宣传“盛德”。颜师古注:“中和者,言政治和平也。”这一说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之“中和”的合理涵义。

汉代政治哲学论著中,“天下”“中和”是讨论的重要主题。《春秋繁露·循天之理》写道:“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天有两和以成二中,岁立其中,用之无穷。是北方之中用合阴,而物始动于下;南方之中用合阳,而养始美于上。其动于下者,不得东方之和不能生,中春是也;其养于上者,不得西方之和不能成,中秋是也。然则天地之美恶,在两和之处,二中之所来归而遂其为也。是故东方生而西方成,东方和生北方之所起,西方和成南方之所养长。起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生,养长之不至于和之所不能成。”以所谓“天之道”宣讲的政治哲学和生命哲学,加入了天下四方意识的因素。空间与时间的合理结合,被规范于“和”与“中”的原则:“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圣人之所保守也。《诗》云:‘不刚不柔,布政优优。’此非中和之谓与?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董仲舒理解“天之道”以及“天地之美达理”,都在于“中”“和”,并以天地自然之“养”“生”“长”“成”,与人文社会及行政生活结合,认为“以中和理天下者”,“以中和养其身”,均可以成就其“大”,实现其“极”。所谓“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是达到完美极致境界的政治成功。

董仲舒学说源自儒学传统,在汉代也是得到政界与知识界较普遍认同的。《史记》卷二四《乐书》:“乐者天地之齐,中和之纪。”《汉书》卷二一上《律历志上》:“九者,所以究极中和,为万物元也。”《汉书》卷五八《儿宽传》:“唯天子建中和之极,兼总条贯。”《汉书》卷八一《匡衡传》:“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所谓“究极中和”与“建中和之极”似乎存在某种逻辑关系。“中和之纪”、“中和之极”以及“中和之化”,大致都形容了政治文化的理想境界。

《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下》著《法言》其目,第九即:“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上于中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说到“动化天下”之最高等级即“中和”。此说又见于《法言序》,作:“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尚于中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汉书》“莫上于中和”,《法言》作“莫尚于中和”。以“中和”“动化天下”,可以与前引“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对照理解。

关于“天下”“中和”的说法亦见于《太平经》,可知这一理念在社会有所普及,已经渗透到民间宗教意识之中。

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前引扬雄《法言序》说,政治成功之最高境界,在于“中和”,而“中和之发,在于哲民情”。侯芭注:“哲,知。”司马光说:“‘哲’当作‘晳’。晳,明也。言将发中和之政,在先明民情也。”汪荣宝则提示“哲有知闻之训”。字义释读有所不同,但是注家都理解了扬雄强调的政治理念对“民情”的看重。

《荀子·王霸》:“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所谓“天下之利埶”王先谦注:“埶之最利者也”,指出最高执政者管理“天下”的权利和威势。《管子·法法》曾说:“黄帝、唐、虞,帝之隆也,资有天下,制在一人。”房玄龄注:“资,用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故曰制在一人”,强调“一人”可以“有天下”,可以“制”“天下”。这其实就是专“制”。《慎子·威德》说:“国家之政要在一人之心矣”,也是这样的意思。又前引“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之说,很容易被理解为极端的、绝对的以宗法为基础的政治控制。而《文子·道德》写道:“以道莅天下,天下之德也。无道莅天下,天下之贼也。以一人与天下为仇,虽欲长久,不可得也。”执政者“一人”和“天下”的关系,得以揭示明朗。以“道”面对“天下”,则成就“天下之德”,而“无道”则沦为“天下之贼”。以“一人”与“天下”敌对,是必然失败的。《荀子·王霸》的说法也非常明确:“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

《竹书纪年》关于舜的权力交接,可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说法。这一理念,体现出早期政治意识中“天下”观的进步因素。《太平御览》卷八四引《周书》曰:“太公曰:‘夫天下,非常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国,非常一人之国也。’”《慎子·威德》写道:“古者,立天子而贵之,非以利一人也。”“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六韬》卷一《文韬·文师》:“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六韬》卷二《武韬·发启》:“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以闭之也。”《六韬》卷二《武韬·顺启》:“文王问太公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太公曰:‘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政。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天下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管理“天下”,统治“天下”,必须重视管理,统治的对象最终有主动的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的认识的提出,在政治思想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吕氏春秋·贵公》明确提出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这一理念:“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是为即将形成的秦帝国所设计政治规划的原则,只是并没有得以真正实践。西汉时期,“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的说法,形成了政治影响。作为政论公开发表,体现了新的以“天下”为视域,以“天下”为基点,以“天下”为对象的政治理念。其中,“不私一姓”的主张在帝制政治形态初步生成并得以逐渐巩固的时代出现,表现出的关涉总体社会之格局值得肯定。

《汉书》卷八五《谷永传》载录如下政论:“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又《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可见直接面对帝王的类似的言论:“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历,下有怨叹,掇录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这种具有政治新识与文化智慧的理念,是中国知识界的重要发明,也可以对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秦汉之世,“一天下”与“天下一”的理念得以普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而涉及“天下”的意识中最可贵的,体现出具有开明品质的政治思想精华的内容,应当是所谓“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注 释:

①(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版,第29页,第56页,第87页,第120页。

② 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7月版,第353页,第953页,第1075页,第1080页,第1082页,第1088页。

③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9月版,第75页,第81页,第86页,第99页,第106页,第124页,第126页。

④ 王利器撰:《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年9月版,第219页。

⑤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1980年10月影印版,第81页。

⑥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34页。

⑦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463页。《左传·昭公五年》:“《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047页。《孟子·万章上》:“《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版,第637页。

⑧ 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7月版,第457页至第458页,第462页,第16页,第30页。

⑨ (清)孙诒让著,孙以楷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1986年2月版,第71页,第130页。

⑩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第49页。

猜你喜欢
一统中和政治
刘毕新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大清一统志》西部西藏“阿里”四至与寺庙城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