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中的“人民性”论纲

2020-03-11 09:46
贵州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民性马克思理论

张 燕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民,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对人类历史进程和未来趋势作出了唯物史观的理论论证与科学阐释。在对社会发展主体、动力、规律、趋势及价值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建构中,马克思最为重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坚持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人民性”,强调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类及其生存方式的不断完善过程,认为离开人及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就失去或湮没了价值意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价值无可置疑,但又不是自然显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践行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从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诸方面条件都在迅速发生着深刻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社会发展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认识自觉,围绕“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通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的“人民性”,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崭新篇章。

一、人民立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政治品格

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现实和人类历史演进规律性的深刻反思,马克思在社会发展领域问题上表达了自己的重要研究结果,颠覆了以前的思想家们以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而对关于国家、社会等获得的认知。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视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决定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其中,根源于物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这生产生活关系总和的解剖,构成“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815马克思的一生都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问题,列宁指出,“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2]。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特点,国外学者有多种表述,如辩证性、总体性、实践性、批判性、交往性、结构性,如此等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某个方面的特性品质。但是,深刻洞察到其中蕴含的“人民性”,始终关注马克思社会理论视野中人民群众的活动,才会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把握。马克思特别注意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我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因此,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3]。正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历史,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实现着真正的解放,“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4]。可见,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内嵌于人和社会互为前提、互为目的的关系中,人的活动只有在社会中,才具有着实践的背景与参照。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反映了基于“人民性”的美好憧憬,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例如,马克思提出的理想社会共同体,即“真实的集体”,是在对“虚幻的集体”展开批判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生产力状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唯有借助于这些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1]492。马克思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以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和他们所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中生长出来的对抗,孕育着社会革命就到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814,资本主义成为了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中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经过长久阵痛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是有了高度发展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的阶段。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毕生的真正使命。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阈,社会矛盾的最重要原因不是文化、语言及地理差异,而是不同国家社会中的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首先取决于生产资料由谁掌握,取决于如何并在何种公平程度上分配由劳动创造的财富,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全部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每个人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英国学者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5],“马克思的影响经久不衰的秘密,确立了真正的社会模式”[6],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问题的阐释很明显地体现了一种价值诉求,而这种价值诉求恰恰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客观规律与价值追求的完满统一,因而具有了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根植人民:历史唯物主义人民性的主体规定

无产阶级只有使整个人类获得解放,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向度,必须要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这是马克思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致性思想的深刻反映。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民主和国家的关系作出了论证:“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只表现为一种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7]40。 国家制度就其本质是人的自由产物,就其现实性上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民主制就是国家制度设计最终体现和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设计、规范制约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由全体人民规定和执行。民主在制度规定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是绝大多数人的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拥有国家的一切权力,享有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 “在民主制中,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具有与它本身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每一个环节实际上都只是整体人民的环节”[7]41。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思考社会发展的本质、实现形式、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只有人民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人民性的主体规定,是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自觉。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人民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8]。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直至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其理论发展过程贯穿着植根人民的主体规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大众,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正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历史,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实现着真正的解放。

植根人民的社会发展理论,是认识人民主体问题的方法论指南。这一理论蕴涵的基本思想,其准确性和深刻性在于对理想社会共同体及其实现方式进行探索,并积极致力“改变世界”,进而形成系统完整的并有其独特的话语特征的社会发展理论,与过去各种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误读明显区别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根植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9],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纳入“人民性”价值视域,实现了对其价值本质的理论把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进程中,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科学概括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大命题,贯彻了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人民性”的认识自觉。这种自觉转化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着力点和强大理论支持。而从现实层面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10],这个定义指明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系统反映人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或方法,“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11]。强化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人民主体问题的自觉直面和应答,深化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人民性,要求我们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扣住新的时代发展脉搏,深化理解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体、历史主体、价值主体、共享主体。

三、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的基本方略

坚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体规定和人民立场,核心是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新时代应该坚持什么样发展方略的新坐标定位”[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了今天的中国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也表明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用力方向:一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是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三是满足14亿中国人民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中国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和山区发展的不充分,普遍存在的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依然制约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体现出劳动的创造性,如此等等,必然要求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回应人民日益多样化、差别化、全方位的需求,在新的历史方位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新的历史方位是深化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人民性”的时代场域。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的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环境条件、发展的目标任务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发展理论创新只能面向“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在发现问题、甄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社会发展实践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也意味着,“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9]。牢牢坚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经验,明晰社会发展实践中问题解决的价值旨归,通过理论创新丰富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意蕴。

新的历史方位是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理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把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发展阶段紧密联系起来,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进程和主要矛盾解决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人类历史的变革发展主要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新的历史方位是随着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而随之拓展与升华的发展境界,是全方位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并进共行的现实进程。换言之,在新的历史方位所从事的一切有益于人民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活动,都是向最终理想在战略目标上的必然性趋近。立足当下,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难题的有力破解,关系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新时代的生机焕发。

全面贯彻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对这一发展思想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进行整体性阐述。在全面、客观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基础上,综合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拓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阐释深度和广度,在这里,主要强调如下几个思路:第一,开放性。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揭示的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在动态视域中审视世界历史进程,就会明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件不仅关系到中国独立强盛发展而且关系到世界各国包容合作的事情,因为“各民族的真诚的国际合作,只有当每个民族在自己家里完全自主的时候才能实现”[13]。此外,社会发展问题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决定了它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共同参与研究的问题,应综合社会学、未来学、人类学、生态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成果,在动态视域中审视社会发展,丰富其本身具有的内涵与外延,继续保持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展开对话,推动全球发展机制变革,增进人类共同利益。第二,实践性。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具体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因此,这些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它向我们提供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以及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从“中国问题”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人民性”的认识,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创新,创生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理论形态。

四、人民共享: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归宿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中,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最终理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现实启迪意义,正是在于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原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等等,无论哪一种内涵的实现都离不开人的主体作用。美国现代化理论家英克尔斯(Alex Inkeles)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15]。 使人民充分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发展成果,不仅是在发展价值观上唤醒对人的发展的尊重和关注,更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人共享作为发展根本的价值归宿。

时值当下,共享发展日益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和富蕴时代性的核心理念。强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增强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人民性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彰显。新时代所从事的一切有益于人民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活动,都是向最终理想在战略目标上的必然性趋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根本的是保证全体成员能够比较公正地享有教育、就业、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等,以实现每个人共享发展为目标,既着眼于人的发展的现实物质需要,又着眼于思考和解决人的发展的新需求。实质上,共享发展最强调的是分配公正,关注在社会成员或群体之间进行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分配原则、形式的公平性配置问题,使全体人民都能公平地分享与其奋斗打拼匹配一致的发展机遇和努力成果。财富分得越公,人们越能心平气顺,社会最终将会推倒贫富层级流动的壁垒,消弭贫富断裂的鸿沟,在共建共享中重建价值共识,走上促进社会和人统一发展的康庄大道。

最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不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标准,也是解决和回答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内核。当下,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不断缩小地区间的差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始终坚持人民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展现人民情怀的“人民主体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创造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论”,这一使命把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发展阶段紧密联系起来。“普遍地重视人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16],面向未来,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核心价值导向,必将为新时代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营造广阔舞台。

五、人民至上:靠人民执政、为人民执政的制度安排

社会发展不光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人通过制度而存在,制度是人的社会本质力量的客体化和对象化,只有通过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17],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当代中国厚植“人民性”的制度保障。着眼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从制度层面来看,处于重要引领地位的是建立和完善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人民性根基、一切为了人民的制度安排,以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基础上的,没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就没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保障人民利益、健全制度建设是人民主体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从这一点而言,确立生产力标准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大前提,树立问题导向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出发点,依靠人民力量是“靠人民执政”的动力源,保障人民利益是“靠人民执政”的落脚点。

在依靠人民和为人民执政方面,健全为人民执政的制度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是一致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一切为了人民”的制度优越性。立足当下,从“中国问题”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人民性制度安排的认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在完善市场经济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同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之,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正是以制度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不断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进一步延伸思考可以发现,健全保障人民权益的各项制度是靠人民执政的路径保障,也是坚持人民主体和厚植人民性制度安排的根本要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根植人民之中,指明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景广阔,社会发展的推进依靠历史合力,这个历史合力作用的过程就是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广泛凝聚人民力量,激发人们创造活力。完善正确处理、妥善协调新形势下人民利益的有效机制,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框架内,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六、结语

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理解世界并有效改变世界的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进入21世纪,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危机、市场全球化、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预言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由此,社会发展理论蕴涵的“人民性”深邃洞见,能够对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提供强大的思想资源。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建设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人民的基本需求出发,从人民的具体愿望出发,依靠人民这个主体,生动阐释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进程和主要矛盾解决方式。在描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光明前景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已经为全人类提供了生动和充满智慧的“中国故事”“中国经验”,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们能够和中华民族一道在互信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共同奋斗,齐心协力创造出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更加美好的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人民性马克思理论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