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预备知识教学初步研究

2020-03-08 13:25冯桂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核心素养

冯桂帅

【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问题要重点研究好学生的具体学情,并且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素养培养目标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通过对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一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实验研究而发现,预备知识对高一新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提供了很大帮助,经过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学生与其他学生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高中衔接 预备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5-149-02

近年来,学界和广大教师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越来越关注。在CNKI网站中以“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为关键词搜索,共有80多篇文献。目前已有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之前的课标并未涉及,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终于给出答案。新课标中终于重视了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问题,在必修课程中有一个主题来解决这个难题。这个主题就是“预备知识”,包括“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共18课时。新课标为中学教师指出了方法,但是实际的教材却还没公布?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上,也还不清楚?效果如何?还没有任何体现.因此,如何上好“预备知识”,让学生顺利渡过初高中数学衔接这个阶段,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

本论文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首先对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一数学学习现状开展问卷调查,对初高中衔接教学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然后在高一学生中选了7个实验班,并于9月份进行了“预备知识”的讲授,,大概2个星期左右,最后在期中考试中挑了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的数学成绩来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

1.研究的问题

1.1研究目标

通过对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和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制定适合高一学生的初高中教学衔接内容,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提高学生的成绩。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高中的数学方法。为接下来高二高三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做准备。

1.2研究内容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同时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通过研究初高中数学知识上的联系,制定调查问卷,找出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脱节处。教学时则找对衔接点,有的放矢,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复习之前学过的旧的知识,并把新学知识和已掌握知识衔接起来,形成自己的数学体系。

2.问卷结果分析

2.1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教师问卷

教师有效问卷共有17份

2.1.1你认为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有没有兼顾初中数学知识?(表一)

表一                                         表二

超过70%的教师认为: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没有兼顾初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可是自己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只是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

2.1.2你认为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师交流与教学研讨有必要吗?(表二)

有94%的教师认为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师交流有必要。

2.1.3你在高中新知识教学中考虑过学生初中知识掌握的熟练情况吗(表三)

表三                                            表四

在高中新知識的教学中,有80%的教师考虑过学生初中知识掌握的熟练情况。但是自身却由于对初中数学内容不太清楚,无法给学生衔接的方面的指导.另外不到11.76%的教师很重视学生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的问题,会给予好的建议。

2.1.4你注意到初高中教学过渡了吗?(表四)

有一半教师会经常注意到,有35.29%有时注意,只有很少教师会不太注意过渡。

2.1.5你认为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教学衔接重要吗?(表五)

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衔接重要。

表五                                          表六

2.1.6你认为初高中知识存在断层吗(表六)

有88%的教师认为初高中数学知识存在断层。

综上,从对教师的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觉得,不管是教材上,还是从学生理解角度,以及教师教授过程中都存在着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这说明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性。可是从具体的情况来看,教师的处理方式不系统,非常被动,甚至有些教师直接跳过这个问题,所以导致学生的成绩出现了分化,甚至大多数学生都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所以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很有必要研究。如何才能使得教师更好的将学生引入高中数学的门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2学生问卷

学生问卷共335份。下面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问卷的调查结果:

2.2.1你是怎样做好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衔接的?(表七)

表七表八

2.2.2你认为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是?(表八)

2.2.3你知道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表九)

表九 表十

2.2.4你认为教科书的内容(表十)

2.2.5进入高中,知识不懂得地方如何处理?(表十一)

从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我校高一同学大部分认为进入高中后知识难度增大,上课节奏增快。90%的同学认为教科书内容不能独立自主弄明白。听课不明白后多数同学能做到积极思考,尽力去听。然而学生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衔接却仅仅停留在找前辈交流,自己在家看看书,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衔接过。

初中教师对于中考不考的内容大多是简单介绍,甚至不讲,而高中教师对初中知识内容的回顾也比较少,导致学生不适应。学生学习方法也很有问题,知识不明白不知道如何处理,方法不行也不知道如何去改进,越学越差,陷入恶性循环。

从以上教师及学生调查报告看出:其实学生刚开始入校是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的,可是随着数学课难度和深度的变化,越来越不适应,慢慢失去兴趣和信心,成绩大幅下降,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过渡不顺畅。而高中教师则是“以我为主”,缺乏对初中知识的具体了解,缺乏对高一新生学习心理、学习方式方法的关注。教师没有主动去给学生搭“脚手架”,让学生更好的过渡,也没有通过一些方法来保持高一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初高中生数学的衔接,除了教师自身教法的提升,新课标预备知识的引入必不可少。

3.实验结果分析

3.1實验假设

高一新生能够有效的进行预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预备知识的学习以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未进行预备知识学习的学生。

3.2实验过程

在中山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共选取2个班的学生,一个班为实验班(29班,共48人,学号1-48,另一个班为对比班(30班,共51人),实验时间从2019年9月到2019年12月,共3个月。中考成绩作为初测成绩,2019年11月高一期中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其中初测成绩(即中考成绩)满分是120分,而高一期末统测成绩满分是150分。

3.3实验阶段

新课标预备知识的实施,实验班在补充“预备知识”的初高中数学衔接内容,对照班不做特别要求。

3.4实验结果研究和分析

表1 实验班和对比照的最高分情况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平均分情况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及格率情况

从结果来看,“预备知识”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起来很大作用。学生更早的适应高中数学学习,养成良好数学习惯,成绩有显著提升。高一新生入学接受预备知识的学习十分必要,效果很显著。因此值得在全校乃至整个地区进行推广。

[ 参  考  文  献 ]

[1]刘洪鑫,田佳娜.谈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

[2]候英杰.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彭博.普通高中新课标预备知识教学初步研究。中学数学研究,2019第7期(下).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核心素养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衔接更高层次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