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校衫 陈世刚
摘 要:大学生的素养中人文素养作为基础素养,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工科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完善工科学院对学生质量培养的新要求、有利于健全工科生健康人格和全面协调发展。笔者采用访谈调查的研究方法,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当下工科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并且剖析了现状的原因,最后针对现状和原因剖析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营造校园人文素养教育氛围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工科生;人文素养;策略探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素养在逐渐提高,人类逐步走向愈加文明的时代,国家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项目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重大课题常常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同时现在的招聘单位和招聘部门日益重视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培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工科学院作为我国输送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首当其冲的任务。
一、在工科学院开展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需要扎实专业知识,又需要深厚文化素养。加强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时代新人[1]。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潮流,是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的着力重点,同时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求重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完善工科学院对学生质量培养的新要求
相比于之前工科学院对学生质量培养的要求来说,现代工科学院对学生质量的培养更强调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综合型工科人才,即要求学生具备逻辑运算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又要求学生具备文字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工科學院开展人文素养培养有利于学生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卓越,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和工程职业道德。
2、有利于健全工科生健康人格
自20 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重视科技发展、轻视人文发展的倾向,造成有些理工科研究生人格发展的不完善的情况。人文素养培育能够消除工科学生唯科学主义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工科学生的培育必须在高尚的人文精神指导下,充分发挥积极正面效应,消除负面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健全工科学生的人格,让工科学生在人文关怀的正确指引下不断向前迈进。加强工科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利于帮助工科学生树立科学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更有利于理工科研究生形成健康的人格[2]。
3、有利于实现工科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目前工科生教育中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这种模式的教育使得工科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所提升,但是人文素养没有全面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化发展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人类文明逐渐发展的当代,单一知识领域很难有长远发展的前景,要想适应当今社会这种多学科交叉、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就必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
人文素养具体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笔者结合自身及身边同事所在的工作单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展开调查。过对现状的深入剖析,找出目前工科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进一步提升工科生文素养培育的策略。本次调查采用访谈调查。调查分三部分内容:一是了解工科生储备的人文知识,例如学生对四大名著、国学经典的熟悉度;二是人文精神在工科生身上的体现,例如工科生对社会发展,时事新闻的关切度;三是工科生的人文关怀,例如工科生对人类精神文化留下的各类红色精神的重视程度。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工科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工科生的人文知识比较匮乏
工科生对逻辑运算、实际操作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历史文化、国学经典等文字性知识和抽象的文字性知识缺乏兴趣,并且也不会进行系统、完善地学习,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更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化,碎片化、图像化的阅读方式,使一些国学经典、文字记载的优秀历史文化逐渐地被人类所遗忘,碎片化、图像化和动态化的内容欠逻辑性和系统性,快捷、直观的阅读体验,难以启发学生去深度思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感悟。此外,与学生访谈中发现,学校对于人文通识课程开设面狭窄,并且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最后人文通识课程就演变成为学生“混学分”的课程,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知识越来越匮乏。
2、人文精神有待提升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忽视理想信念教育。再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处于巨大的变革中,人们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缺少高尚的人生价值目标追求。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时代,个人经济利益至上,道德观念弱化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共性。尤其是工科生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个人的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其次,创新精神缺少,创新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就业成为学生关注的热门话题。学生都在忙于各种业务考试,各种证书的考试,尤其在工科生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忙于过级考试、证书考试,以另一种方式陷于应试教育。同时,部分大学学生缺乏大胆求新的精神,大多局限于书本知识而缺少思辨精神,不善于和敢于质疑和批判,对专业领域的学习缺少深层次挖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3]。
3、人文行为有待提高
在访谈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工科生不理解人文素养,也不清楚人文素养,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基本上都是“各扫门前雪”,不涉及到自己的事情从不过问,与自己没关系的事情从不触碰。在学校、学院组织的人文关怀方面的活动基本上不参加。这表明,多数工科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也不会付出实际行动参加人文关怀的活动。另一方面,工科学生对自身群体的人文素质的评价也不高,表现人文素养的迫切需求与自身行动的相对滞后之间存在着矛盾[4]。
三、工科生人文素养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工科学院以理工科专业为主,人文学科专业较少,人文学科教师也相对较少。因此,在对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素养课程时,存在根据教师专业设置课程的现象,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设置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重视程度也不够,导致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其次,工科生人文素养课程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从当前人文素养的授课过程中不难发现,现行的人文素养课程实行大班制教学,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过程中实践类活动也较少。单一的讲授式的人文素养教育授课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学生在课程中的获得感。
最后,工科生參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积极性不高。从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工科生大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很少会主动参加人文素养类活动和课程。主要是由于学习课程压力大,没有多余精力参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大多数工科生课程较多,在课程学习之余还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通过实验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很多工科的实验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对于他们来讲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少。目前大多招聘单位不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注重学生的学历水平、专业方向、科研能力、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政治面貌以及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而不太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工科生自身对人文素养培育不感兴趣。在访谈中发现学生对于一些科研类、实践类的活动参与程度较高,对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活动不感兴趣。
四、培养工科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质量
目前高校开设的选修课门类和数量比较丰富,但是优质的选修课却相对较少,常常因为设置授课班级数量有限,可容纳学生人数有限,而使很多学生选不到这些课程,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学生就草率地选一些课程将学分修满。此外,学生在选读人文课程大多数时候受限于课时量的原因,老师泛泛而谈,学生对这些课程只是了解皮毛,很难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与思考。所以,在对工科学生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首先需要做的是完善人文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要结合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授课对象特质,确定教学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人文素养水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5]。在人文素养培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教师,他们是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实施者。对于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人格魅力以及教学方法来发挥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壮大人文教师队伍,转变理工科教师的教育观念,制定和完善教师人文素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在工科学生的教育中,部分工科专业课教师和导师存在着对人文素养教育的漠视心理,认为人文素养教育是人文课教师的任务,这无疑给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工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书育人[6]。其次,高校工科教师要接受系统地学习,用自己的学识来引领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要制定和完善教师人文素养培训制度,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培训以及教师自身不断的学习,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3、营造校园人文素养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参与人文素养活动的兴趣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工科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硬件投入、软件开发,校园文化存在单一情况,这种氛围严重影响了良好育人环境的打造。因此,高校要深度挖掘校园环境中的育人资源,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其次,工科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需要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多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化,提高工科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通过多元化的活动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参与中提升文化素养、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琳.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9.05.
[2]李新亮,李继鹏,许雪婷.新工科视角下行业特色理工科高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2020(01):110-112.
1石河子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2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张校衫1,陈世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