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点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火花

2020-03-08 14:16顾静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玛蒂尔情趣高中语文

顾静

“人间万事万物,怎是‘趣字了得!”一个看似简单而又寻寻常常的“趣”字,恰是万事万物的“生气与灵机”。正所谓:“理有理趣,事有事趣,情有情趣,景有景趣。”(清代著名作家史震林语)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就高中语文阅读来说,只有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趣”为本、与“趣”同在、为“趣”所驱,才能从潜移默化中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赢得不容忽视且无可替代的“情绪智力”效益,并不断地放大良好效应,从而把学生逐步引向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那么,如何激发学习情趣、点燃阅读教学的火花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做出阐述,希望能为同行提供点滴借鉴或帮助。

一、情境创设

学生是阅读教学中无可替代的主体力量。“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语)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情趣和兴致,以切实引导他们在情趣效应的作用下,更好地深入、感悟和体会文章,从而赢得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相统一的良好效果。

譬如,在执教《荷塘月色》时,有教师设计并安排如下: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自习,组织学生来到校园内的荷塘,让他们静下心来欣赏眼前的月下荷塘,学生无不觉得十分新奇而又非常兴奋。那月色朦胧下的荷叶、荷花,还有树木倩影,都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吸引力。回到了室内和座位上,再让他们闭眼深思,欣赏与之相应的配乐朗读,在娓娓道来的课文渲染下,给人传递一种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美妙感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教师稍加梳理与点拨、总结与提炼,大家就能较好地触摸作者那“不宁静”的心境,体悟文中表面上漫不经心、实质上精雕细琢的语言内涵。如此阅读教学自然是事半功倍的。

二、精语妙用

教学是一项艺术工程,直接体现在教学语言的“精彩与感染”上。一是幽默性。诙谐风趣的教学语言,对教师来说是魅力,能够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课堂活力;于学生而言,则是情趣和新奇,能够引领学习思维方向,进一步提升教学质效。比如,巧妙地运用一语双关、语序倒置以及夸张、移用、套用、曲解等语言艺术,即可令人耳目一新,又能产生戏剧性教学效果。

二是情趣性。以《药》为例。作者在描述华大妈拿钱动作时,用了“掏”这个字,意在说明挣钱之不易;在描写华老栓装钱时,又用了“抖抖的”这一词,意在表明他既心疼钱、更希望治好儿病的复杂心情;再一个“按”字,写出了他对珍惜该钱并痛惜儿命的深沉心理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抓住这些字词并有效激活其义,有利于让教学语言更加生动化、情趣化。

三是悬念性。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提問:“你们到外婆家不是很随意吗?为什么林黛玉到了自己的姥姥家却显得非常拘束呢?”由此迅即引发了良好的阅读期待心态。

三、艺术提问

教学提问是教师掌握的“常规性武器”,也是激趣引思的“制服式武器”。根据陶氏理论,教学提问有“巧问”和“笨问”的区分。那些“全面开花”的多问或者滥问,表面上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却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弄巧成拙。什么才是“巧问”呢?

首先要选择好“问点”。比如激趣点、关键点、疑难点、动情点、含蓄点、空白点等,往往都是引发“情趣阅读”教学的敲门砖和铺路石。以《雷雨》为例。“周朴园从一开始就是在玩弄鲁侍萍的感情吗?果真如此,他为什么还要始终保持房间的原来陈设和某些物件呢?如果不是,这又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和现象呢?”

其次要把握好“问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信条式经典之论,意在强调“适时提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适时提问可出现在学习思维的“阻滞”之时,也可在学习思维的“高潮”之际。如《祝福》,当祥林嫂被婆家人劫走时,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在卫老婆子对此事解释并重新荐人以示折罪之时,他又说:“然而……”他为什么欲言却止?两个“然而”后的省略号隐含什么意思?就此设问,势必会引发学生的阅读和深思。

四、信息优化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本解读能够调动阅读者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促使阅读者在自觉不自觉中进行丰富、补白和拓展。然而,由于应试教学和惯性思维等因素的影响,阅读者往往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大脑缺乏立体感和色彩感的有效刺激;还有时间稍长,容易产生阅读疲劳现象。理论和实践表明,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融“音、像、图、文、动”等优势功能为一体,能够刺激眼耳两类感官,进而作用于人的内在情感,通过提供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既可有效激发学习者的阅读情趣,又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正因为如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努力攫取令人期待的优质效果。

以《边城》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配置了“湘西水乡美景图”,还呈现出《边城》这一同名电影中的翠翠相片,并配备了稍显哀婉的柔美音乐。如此而为,既为阅读教学营造了良好的背景氛围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又引发了学生的生动体悟和内在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把信息技术应用在突破重难点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实现科技教学的最大“附加值”。

五、评价促进

教学艺术的本质就在于——“激励”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唤醒”学生阅读学习的思维力和潜在力,“鼓舞”学生阅读学习的进取心和信念感。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勇于正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积极开展“因材施教”和“因人施评”活动,从而为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以莫泊桑笔下的《项链》为例。笔者在阅读教学结束后,就“我眼中的玛蒂尔德人物形象”为题,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评价活动。通过阅读思考、相互讨论和交流分享等活动,有些人坚持原著之义,对于因为满足一时虚荣而付出十年代价的这一现象表示谴责,并为她深感不值;有些人对于玛蒂尔德本人以及“玛蒂尔德现象”表示理解、包容和同情;还有些人则一反传统和常态,对女主人公勤劳朴实、安心还债、善良守信的举动深表欣赏。这种见仁见智的“哈姆雷特”现象,教师在评价环节既要予以珍视和保护,更要不断放大个性化阅读的良好活动效应。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趣化阅读既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无论对于教还是学来说,善于把“情趣”元素有效地融入其中,教学相长之花必将并蒂绽放。

作者单位: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26151)

猜你喜欢
玛蒂尔情趣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