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勾针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经验撷菁

2020-03-08 03:37曹玉霞王海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腺样体鼻咽咽部

曹玉霞,王海军,文 洪

(1.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030006;2.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山西 晋中030619)

腺样体受理化因素刺激或鼻咽部反复性感染炎症刺激而形成增生肥大并产生相关症状者称之为腺样体肥大。据流行性病学调查显示,本病的发病率为15%~30%[1],以2~6岁患儿(男童>女童)居多。腺样体肥大导致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腺样体面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严重威胁着儿童健康。中医学虽无腺样体肥大之名,但有“颃颡不开”“鼾眠”“鼻窒”“窼囊”等记载,与本病相似。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有余之肝脏,易克脾土,加之脾土本就不足,因此脾虚愈甚,终致水湿停聚,湿聚成痰,循肝经上行,结于鼻咽部,而腺样体正好位于此处,与中医颃颡相近,《灵枢·经脉篇》有云:“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因此本病病位在颃颡,肝郁脾虚致痰气凝聚为其主要病机。

目前本病西医以手术治疗为主,虽能迅速并永久解除腺样体阻塞鼻咽部的症状,但存在麻醉、术后出血、暂时性免疫缺陷等风险[2],鉴于此,本研究以山西地域特色新九针疗法之锋勾针疗法勾割局部腧穴以化痰散结通窍,点刺四缝穴刺络放血健脾疏肝,另加中药内服巩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锋勾针勾割局部腧穴化痰散结通窍

腺样体肥大对儿童身体的主要影响是因鼻咽阻塞导致的患儿缺氧和呼吸气流改道引起的颌骨发育异常,故解除腺样体引起的鼻咽阻塞是治疗关键[3]。《血证论》指出:“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壅滞……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因此首选锋勾针勾割局部腧穴以达到泻邪消肿的目的。

锋勾针为新九针针具之一,是锋针和勾针的结合(图1),其起效首先在于割治之功,锋勾针针头呈钩回状,其尖锋利,三面有刃,可提拉勾割,割断皮下组织和肌纤维,较之毫针刺激量大,可疏通局部经络以泄壅滞[4]。再次为放血之力,锋勾针又含锋针之效,锋勾针锋针针体较为粗大,易刺破局部腧穴血络使邪随血出,进而局部气机通畅,有助于疾病向愈。此外锋勾针操作简便安全,可以广泛推广使用[5]。

局部腧穴选取迎香、印堂、通天。迎香穴位于头面部,为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医经理解》对于迎香穴的穴义解释为:“迎香,在鼻孔旁五分,言鼻从此迎香而入也。”其定位在鼻唇沟上平鼻翼,紧邻鼻腔,肺开窍于鼻,大肠与肺相表里,五行同为金,而胃五行属土,故迎香穴可培土生金、宣肺散结以通鼻窍。正如《针灸大全·通玄指要赋》所载:“鼻窒无闻,迎香可引”;印堂穴归属督脉,位于鼻上端两眉头之间,又被称为“阙中”,《灵枢·五色》有云:“阙中者,肺也。”可认为本穴与肺气相通,另《素问·骨空论》载有“督脉者……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可见督脉分支经过鼻咽部(腺样体),故印堂穴可温化痰涎、散结通鼻;通天穴位于头顶,前发际直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穴,通是指通达,天指位高,乃天道自然,故通天穴有通于自然之气之功,与鼻呼吸自然之气相对应,因此其可宣肺气、通鼻窍,故《百症赋》有载:“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以上三穴为治疗腺样体肥大之要穴。穴位之力合以锋勾针勾割之功,共奏化痰散结通窍以达到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效果。

图1 锋勾针

2 锋勾针点刺四缝放血健脾疏肝

四缝穴乃经外奇穴,现有文献显示其最早载于明初医家董宿《奇效良方》:“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用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延之于明朝后期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对四缝穴及其治疗作用做了详尽的论述,使其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

四缝穴定位于在食、中、无名指及小指近心端指间关节横纹中央,此处与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联系密切[6];另外古人认为食指主肝属木,木可克土、中指主心属火,火可生土、小指主肾属水,为先天之本、无名指主脾属土为本脏[7-8]。因此四缝穴可调理五脏六腑功能,特别是脾胃功能;还有四缝穴中包含另一奇穴……肝穴。《新医疗法汇编》指出肝穴位于手无名指掌侧,近侧指节横纹之中央点,为四缝穴四穴之一所在,针刺可疏肝利胆,兼顾了幼儿肝常有余的特点。

如前所述,锋勾针是锋针与勾针的结合,既可以应用其勾针作用以勾割局部腧穴,又可利用其锋针以点刺四缝穴,无论锋勾针勾割还是点刺,总是有创疗法,患儿心存畏惧,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大声啼哭,每每啼哭之时总会带动鼻咽部的活动,这又使针刺手法中的运动针刺法得到体现,患儿通过啼哭活动患处,可激发经气循行,使气至病所,有助于疏通鼻咽部经络的阻滞,可使气血通畅,达到疏通咽部气机的目的。

总之,用锋勾针点刺四缝穴能够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燥湿化痰、疏肝利胆以调理患儿体质。

3 半夏白术天麻汤少量频服促疗效

临床常配合服用中药以增强治疗效果,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进行加减治疗,此方源于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之《医学心悟·眩晕篇》,记载:“痰厥头痛者,胸膈多痰,动则眩晕,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其组成为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是常用的化痰方剂,可健脾祛湿、息风化痰,为风痰上扰诸证的治疗方剂,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病[9]。但腺样体肥大其病机正由脾虚所生之痰随有余之肝气循经上行结于颃颡(鼻咽部),与本方病机契合,为异病同治之属。

方中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可燥湿化痰;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能行气除滞兼增强半夏祛痰之功,茯苓与白术健脾渗湿化痰,以减少生痰之源,天麻味辛性温无毒,入肝经可平肝息风,合半夏则化阻于颃颡之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平肝、燥湿化痰之功。患儿少量频服,以饮茶的方式慢饮、含化使药物充分作用于鼻咽部,起到局部与全身治疗有机结合的作用。

4 典型病例

杜某,男,5岁。2018年11月19日初诊。其母代诉为打鼾、张口呼吸、鼻塞1年余,加重3 d。现病史:1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咽部不适,夜间睡觉打鼾、张口呼吸。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建议行手术治疗,家长拒绝。3 d前患儿因贪食水果后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遂来我院治疗。刻下症见:患儿精神一般,张口呼吸、鼻塞、二便尚可。查体: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舌红苔黄腻,脉濡细。中医诊断:鼻窒、乳蛾;证型为风痰阻络化热;西医诊断: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予锋勾针勾割双侧迎香、印堂、双侧通天;双手四缝穴点刺,每穴放血2~3滴,施术完毕后,患者咽部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处方:姜半夏5 g,陈皮5 g,白术5 g,茯苓5 g,天麻3 g,炙甘草3 g,白僵蚕5 g,薏苡仁5 g,皂角刺3 g,桔梗3 g,夏枯草5 g,山楂5 g。共7剂,日1剂,每日少量频服。1周后患儿咽部不适感、鼻塞、张口呼吸症状已基本消失,眠时稍有打鼾,面色较前红润,二便调。查体:咽部充血消失,双侧扁桃体隐于扁桃体窝。舌红,苔薄白,脉缓。再行锋勾针疗法治疗,选穴与方法同前;守前方去夏枯草、天麻、皂角刺,加浙贝5 g。再过1周后,症状几乎消失,继续锋勾针疗法治疗同前加强疗效,同时处方以利咽润喉之偏方,麦冬15 g,菊花30 g,罗汉果2个、山楂30 g,等分为7份,日1份,代茶饮。1个月后随访,患儿已无张口呼吸,夜间打鼾、咽部不适等症状。

5 结语

锋勾针疗法结合了山西“新九针”中的锋勾针针具优势,以锋勾针勾割病变局部腧穴为主解除鼻咽部阻塞感,并以点刺四缝穴刺络放血健脾疏肝取得近期效果,结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内服来调理患儿体质,加强远期效果。本法从整体观念出发,统筹了局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内治与外治结合,治疗与调摄结合。此外兼顾本病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同时嘱患儿注意饮食清淡,进行适量运动,促进疾病向愈。

锋勾针综合疗法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见效快、疗效持久、无不良作用等特点,同时丰富了锋勾针的临床运用。本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腺样体鼻咽咽部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被金液处死会发生什么?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初步诊断
小儿腺样体肥大都需手术吗?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