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彦 刘兴双
摘 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对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一项综合性的心理指标。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学业压力量表、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292名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发现:(1)在不同性别(P=0.176)、年级(P=0.434)上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在生源地(P=0.010)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P=0.003)、年级(P=0.035)、生源(P=0.000)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压力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不同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3)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压力、消极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基于积极干预的视角,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层面提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建议。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学业压力;压力应对方式;问卷调查;旅游管理专业
中圖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7-0157-04
Abstract: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is a comprehensive psychological indicator that estimates an individual's satisfac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lif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university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participated in a survey with three questionnaires about life satisfaction, schoolwork pressure, and pressure coping measur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1) Gender(P=0.176) and grade(P=0.434) are not variable that differentiates undergraduates' life satisfaction major in tourism management, but birthplace(P=0.010) is a significant variable; (2) in terms of employment choice pressure, gender(P=0.003), grad(P=0.035) and birthplace(P=0.000) play noticeable role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ping styles; (3) Life satisfaction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schoolwork pressure and negative coping measures; SWB is prominentlyrelated to schoolwork pressure and coping measures, and it is at a moderately level.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active interven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WB from the level of schools, teacher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s: subjective well-being; schoolwork pressure; pressure coping measures; questionnaire analysis; major in tourism management
引言
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的资料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持续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其价值在于能够衡量个体的生活质量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众多,除与自身的人格特性、自我效能、家庭条件、社会支持等有关外,就业压力、学习压力是两个主要因素,当学习压力超出个体承受能力时,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如果不适时干预,将会诱发更严重的焦虑等心理问题,降低主观幸福感。
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已经引起社会、学校、教师群体的普遍关注。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有关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等得到较多的探讨,鲜见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学业压力等问题的研究。已有分析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第一志愿报考率相对较低,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倦怠情况,基于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身心发展已颇为迫切,为此,本研究以沈阳市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对其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状态及提升策略,以期服务于人才培养,增加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沈阳市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017年4月正式发放问卷310份,回收310份,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4.19%),被调查者的性别中男生77人,女性215人,分别占总样本的26.4%和73.6%;在年级上,以大二和大三居多,大一~大四分别为54、90、99和49人;在生源地上城镇167人、农村125人。
(二)方法
量表由主观幸福感量表、学业压力感量表和压力应对方式量表3个分量表组成,共49个题项。
1. 主观幸福感量表
根据Blanchflower(2009)总结的使用幸福感调查数据和生活满意度调查数据所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的观点,本研究选用生活满意度代替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量表共设5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很不符合”记1分,“非常符合”记5分,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越高。Cronbachα信度检验结果为0.88,分半信度为0.82,信度较好。
2. 学业压力量表
学业压力量表参考了《大学生学习压力感问卷》,根据研究需要对问题进行了修改。量表共24个项目,对就业选择(5题)、学习竞技(5题)、学习成就(4题)、学习氛围(5题)、学习负担(5题)五个方面的压力进行测量。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计分为1分(很不符合)~5分(完全符合),得分越高学业压力越大。Cronbachα信度检验结果为0.87,分半信度为0.73,信度较好。
3. 压力应对方式量表
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参考《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共20个项目,包括积极应对方式量表和消极应对方式量表2个分量表,所含项目分别为12、8。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从不采用”记1分,“一直采用”记5分,压力应对方式总分、均值分别为二者之差。积极应对方式分量表、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的Cronbachα信度检验结果分别为0.88、0.82,信度较好。
(三)分析工具
利用SPSS22.0进行统计处理。
二、主观幸福感结果分析
(一)主观幸福感、学业压力、压力应对方式的统计分析
1.主观幸福感的统计分析
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可知,主观幸福感的均值得分为3.26,在P<0.05水平上,性别(t=-1.253,P=0.213)、年级上(F=0.994,P=0.369)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生源地上(t=2.589,P=0.010)存在显著差异。
2.学业压力的统计分析
学业压力均值为2.90,其五个题项的均值依次为就业选择压力(3.33)、学习成就压力(3.06)、学习氛围压力(2.93)、学习竞技压力(2.68)、学习负担压力(2.52)。就业选择压力是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
方差分析显示,在就业选择压力均值上女生(3.43)高于男生(3.07),达到显著差异(P=0.003),在学习负担压力上,女生均值(2.72)高于男生(2.46),存在显著差异(P=0.007)。
不同年级间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竞技(P=0.034)、学习成就(P=0.029)、就业选择(P=0.035)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以大三学生的压力最大;不同生源地间在学习竞技压力(P=0.005)、学习成就压力(P=0.025)、就业选择压力(P=0.000)、学业总压力(P=0.003)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的学生均高于城镇学生。
3.压力应对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均分为3.67,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为2.59,可见在应对压力时,大学生更倾向于积极的应对策略。继续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在积极压力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均值女生(3.69)高于男生(3.62),且在消极应对方式上女生(2.56)低于男生(2.67),不同年级则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分析结果为大四>大三,大一>大二。
(二)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分析
主观幸福感的均值为3.26。若以“5”与“4”之和表示“赞成”,“3”表示“中立”,“2”与“1”之和表示“反对”,则主观幸福感赞成率、中立、反对率分别为42.12%、38.69%、19.25%,近80%学生对主观幸福感持认可态度。对于采用李克特量表5点测量的感知均值,在1.00~2.49、2.50~3.79、3.80~5.00之间分别表示低、中、高状态,则主观幸福感高、中、低水平的比值为18.49%、75.00%、6.51%,占2/3的大学生表现为中等主观幸福感状态(表1)。
(三)主观幸福感、学业压力、压力应对方式的關系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表2),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r=0.274,p<0.01)、压力应对方式(r=0.338,p<0.01)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r=-0.130,p<0.05)、学业压力(r=-0.271,p<0.01)存在负相关。压力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存在中介调节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均值得分为3.26,对当前主观幸福感持认可态度,在不同性别、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文献[1]的研究结果一致,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学生。
学业压力均值得分为2.90,5个维度中得分最高项是就业选择压力,其次是学习成就压力,其他各项得分均低于中等水平(3.00),整体压力处于中等或偏下水平,压力感不大,就业是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并且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压力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业总压力方面,性别、年级间未表现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生源地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农村的学生压力均高于城镇学生。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应对压力时,更倾向于积极的方式;不同性别、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压力积极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均值女生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则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压力、消极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方式、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2/3以上的学生对主观幸福感持认可态度,并表现出中等水平。
(二)建议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较多,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培养、引导、促进养成学生采取积极应对态度来调和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提升主观幸福感。
1.高校层面
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重任。基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角度,高校层面急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其一,在完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执教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创业比赛、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完善技能培训体系等方面创新制度设计。
其二,面对就业压力严峻的事实,高校要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采取广谱式、专业式、融入式“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疏导、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广谱式教育教学是指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年级阶段及个体特点,利用校内的各种公共资源,引导学生修读心理学、创新创业通识性课程,定期参与心理讲座及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专业式教育是指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通过就业择业观、创新创业观专业性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减轻就业择业疑惑,对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精准指导;融入式教育是将心理疏导、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
其三,构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辅导员(班导师)-专业课教师的咨询体系和心理辅导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的心理辅导课程体系,打造“专兼结合”融合的咨询平台,健全系统的心理咨询机制。
2.教师层面
教师应该研习心理学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过程,践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教育使命,引导学生养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改善和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把控教学内容以及其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觉的学业活动,培养学生在压力下选择积极应对方式的意识,促进积极情感体验。
3.学生层面
学生层面首先是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受挫承受力。本研究发现,就业选择压力和学习成就压力是构成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学业压力的两个主要压力源,就业选择压力表征为学生因某种能力不足对工作及工作胜任能力的担忧,学习成就压力表征为学生因学习效率不高、方法不当而产生的懊悔情绪,其他压力有担心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害怕在学习竞技中失败等。大学生要积极面对现实,通过强化情绪调节、行为调节、认知调节来增强抗挫能力。其一,要善于调整情绪状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积极应对困难;其二,积极参与适合知识能力的素质拓展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适应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信;其三,锻炼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听取批评意见建议的能力,从问题研判、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计划决策能力,强化心理韧性。
其次,制定生涯规划,提高目标行动力。幸福感的一个主要威胁是高期望,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期望可以增加主观幸福感。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目标和计划,同时也会因缺乏学习目标和计划而产生焦虑情绪,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塑造人格的重要渠道,大学生首先要从心理上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其次在行动上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正确评估自己,确立发展目标,形成行动方案,落实行动计划,及时反省调整。通过制定生涯规划,完善自我,提升综合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參考文献:
[1]石书敏.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2):5-7+11.
[2]刘斌志,梁谨恋.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9(02):69-72.
[3]邹国振,李国岳.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03):118-121.
[4]田澜,邓琪.大学生学习压力感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8):753-755.
[5]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2):114-115.
[6]张烨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韧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46):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