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刚 于 丹 董 海 杨凯涵 李国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改革的深入,双重道德人格是全球信息化浪潮和多元化冲击的表现。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现代道德人格对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因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显示其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当代大学生由于当下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影响,有的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个别大学生受传统教育,认可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道德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不能做到。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等等。并且有些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道德认识和行为的选择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与在学校道德生活的崇高朴实相比,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则较为灵活①。有的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往往表现为好孩子、好学生,一旦离开家庭和学校或者离开了社会的监督,有些行为却令人大跌眼镜,这些都显示其道德人格的双重性。
2.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呈现为较为普遍的、明显的双重性。个人道德与公共道德的不一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思想冲突,学校道德生活的教育与社会道德生活的表现,两者之间差距等都是这种双重人格的基本表现。现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上处于整体主义的道德教育规范,实质上仍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强制的教育,一味地强调自律的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学生对其的遵守。要改变这种道德教育的现状,在道德教育的环境上,我们需要平等和自由的环境,需要建立一种开放的道德观念。
3.多元文化的冲击,其道德人格呈现为较为普遍的明显的双重性。道德人格对大学生的世界观、爱情观、价值观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激励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不平衡的双重性越来越明显,势必影响其健康发展②。在传统道德教育中,进行“三观”教育,但实际效果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一些口是心非的道德伪君子。
1.正确理解文明教育, 完善大学生文明教育。充分认识文明教育的重要价值,对于正确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文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直接影响着社会环境的形象,对道德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会带来影响。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文明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更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而部分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不高,弱化了大学生的正面形象,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水平。
2.建立他律的监督制度,从制度层面去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双重道德人格是一种非正常的道德人格,在集体生活中,单纯的依靠自律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他律监督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进正确道德人格的规范。
3. 改善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人格。在21 世纪的今天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才竞争空前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价值观的现实等诸多因素,使得我们的大学生道德出现问题,而道德人格双重化便是其中的一大问题。当代中国,大学生经历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其道德人格呈现为较为普遍的明显的双重性,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容易导致其对生活产生困惑。所以为了保证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我们应当关注他们的内心生活,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完善的心理道德标准,懂得符合社会规范,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彬彬有礼体现出大学生的修养和风度。
双重人格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发展,我们也应意识到双重人格道德的形成与现阶段所处的社会背景关系密切,所以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③。但我们也不必消极地去看待双重道德人格,它可以说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经历的一个部分,并且对大学生文明教育的完善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应用一个批判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生文明教育,更应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大学生文明健康发展。
注释:
①赵建芳.手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经济师,2018(05)
②谢旭波.职业锚理论下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7(14)
③落全枝. 九型人格视域下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管理模型探究[J].才智,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