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

2020-03-04 02:04
今天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者行为习惯儿童

(贵州省赫章县平山镇第二小学 贵州 赫章 553200)

随着近些年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注重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而农村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农村孩子的关注越来越高。而留守儿童在农村孩子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的培养效果如何,直接会对国家将来的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在近些年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作为现代化的教育者,也不需要重视此问题,对之提出有效的践行之策。

1.家庭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者通常是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对孩子教养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溺爱或部位不闻不问这两种问题,这两种教养态度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出现自闭、逆反等不良倾向。

首先,学校的教育者需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祖辈监护人的沟通与互动,提升他们的思想高度,既要宠爱孩子,又要管教孩子,做到宠爱及管教适度,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之时,可以主动和教育者们去沟通,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来共商策略。其次,学校教育者还需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让他们明确自身引导作用在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养成的重要作用,即使在外地打工,也要与孩子每天进行视频通话,对孩子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或者对其不良行为习惯进行预防,将“遥控能力”的作用发挥出来。相信在家长及祖辈的相互合作下,会实现对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的。

2.学校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较多,所以,学校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必须要发挥好自身的教育与引导作用,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1 理解和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无论学生学习好与坏,都需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所以,老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在对待留守儿童之时,绝不可出现任何对其有伤害的言语,并要根据留守儿童渴望被关心的心理,对其进行精心呵护。具体而言,老师要时常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来考虑他们获得了怎样的情感及感受,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另外,老师还需要深挖每位留守儿童的亮点,对其进行经常性的肯定与鼓励,以帮助留守儿童调整自身不良的心理状态,促使幼儿的心理处于健康状态。

2.2 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老师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仅靠老师的说教绝对不行,而是要注重对多元化活动的设计,这样才不会让留守儿童产生厌倦之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将生活中孩子们熟悉的事例融入到活动中,以此来对其进行道德教育,让其获得正确的认知;社会各种体验活动及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中逐渐具有鉴赏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这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十分有益;另外,还可以注重对校园环境的优化,将之辅助作用发挥出来,如校园宣传栏、墙壁等张贴文明用语,张贴良好行为习惯的图片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积极的感悟。

2.3 注重对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校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其从小受到全面性的教育,从小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能够自己分辨对错等。因此,可以定期来开展一些辩论活动,如出示事例,让学生对其对错进行辩论;多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类型的电影、报刊等类型,让其对其中的正确思想及不正确思想进行辩论,相信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眼界会得到拓展,素质会得到提高,情操会得到陶冶,能够为其全面发展奠基。

3.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力巨大,这就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而在这个合力作用中,学校处于核心位置,学校需要做好对家庭教育的培训工作,还要加强对社会正确舆论导向的呼吁,相信在这样一致性的教育过程中,留守儿童更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关爱,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基。

总结

留守儿童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对其关注及教育,需要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入手,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在,还有如此,才能够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教育者行为习惯儿童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留守儿童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六一儿童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