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正安县和溪镇中心小学 贵州 正安 563400)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使学生从小就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离不开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形式,同化与异化这一对矛盾是生物界的矛盾,同样也是人类思维的矛盾。只有同而没有异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新的思维产生,也就没有创新和发现,在数学课中我们要做到:
数学教材中,设置有大量的这方面内容。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课《观察物体》中的图案、几何图形,同一物体之所以有不同的形状,是因为小亮、小明、小红在同一张桌子的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于此可引申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观察是进行思维的基础和源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观察要全面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观察,得出对一事物全面性的全方位的认识,才能进行全面、正确的思维活动。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观察,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处理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并且在多种思路中来寻求一种最简捷、最有效的思路。“10+12=?”让学生来尝试怎样计算结果,学生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通过整事物得到;②实用计算得到;③列竖式得到。学生比较后认为竖式最简捷,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让学生在多角度观察的基础上,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新课程强调不寻求唯一答案,这就为学生进行广泛的思维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教师在数学课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并发表个人独立见解,不管学生的观点见解正确与否,首先鼓励他们进行求异的精神,再引导学生纠正思考的偏差,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这种善于求异的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新教材从编写方面已体现了这种精神。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合理因素,使这种因素有效地发挥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并对实际生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便需要老师合理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小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再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知识大胆质疑数学课堂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合理地将体育课中老师分球的实例结合起来,如:老师总共有14个球,想要分给班上的男、女生同学进行练习,试问应该怎样分才合理呢?有的同学回答说:“男女生各分7个球.”但是,这种说法有的男同学不同意,认为男生多、女生少,而平均分就显得不公平.这时另一名同学便回答说:“按照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其人数多的应该多分,人数少的少分.”这时,老师再追问到:“按照人数的多少来分,可有什么依据呢?”然而,部分预习过该节教学内容的学生便回答出:“可按照男、女生的人数之比来进行分配,这样便显得公平合理了.”通过将这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问题探究中,从而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何.当学生的参与性越高时,其取得的学习效果越好.但是,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地投身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便是大部分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老师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讲明探究要求,让学生愿意主动投身于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问题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心脏.其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过程.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便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置以下几个疑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n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通过设置以上几个疑问,能够大幅度调动起学生的实践、探究和讨论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其中,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疑问,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生成知识。如果迷信权威,迷信课本现成的结论,人类就永远不会前进,社会就不会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进一步思考,甚至看能不能推翻现成的结论。大多数小学生总爱听老师的话,总是认为老师说的话就是真理,甚至不顾一切反对家长和其他人,即便老师有时说得不对。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错误的结论,让学生质疑,不要让学生以一个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而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要发展求异思维,首先是教授知识的老师本身要有求异的行为。不能摆出老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不可置疑的。课堂上应该是启发式的给各种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发言和讨论。对正确的回答可以表示赞扬,对不正确的回答(或者说超出预想的‘正确’回答),不要立刻否定,而是交给学生们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