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锋(河南省兰考县兰阳第一中学 475300)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掌握正确的教学手段。而情境教学法是满足新课改要求的有效手段,与历史学科特点、初中生认识水平以及心理特点相匹配,受到越来越多历史教师的青睐。
兴趣体现了个体对事物或关注、或喜爱的情绪,既是一种选择性态度,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实践教学经验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历史学科中蕴含丰富的知识,其中很多都可以成为情境教学的素材。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让历史走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体验历史,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
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能力和经验会影响知识的迁移。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应用自己的经验提供了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精心打造、创新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思维,即用自己习得的技能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不断变换解决方法,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历史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不仅要满足初中生的认知需求,还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情境教学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突破了唯智主义理论的桎梏,将教学重点放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这种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人的心灵美,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匹配,而不是把学生看成灌装知识的容器。将智育、德育、美育融入情境教学,借助情感活动开展教育活动,实现育人以智、育人以德、育人以情的历史教学目的,让学生在习得历史知识的同时,构建丰富、健康的精神世界。情境教学还有助于学生联系新旧知识,有效衔接知识,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参与情境活动,进一步升华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死板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继而影响他们的历史学习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利用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故事。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情境带领学生探寻历史知识,让历史课堂“活”起来,变得直观生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出教学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一定的印象,然后结合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变化。
比如,在教学赤壁之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初步理解诸葛亮、曹操、周瑜之间的关系,并罗列其他参与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为了加深学生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收集整理赤壁之战发生的社会环境、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经典故事等资料。然后让小组成员自行安排角色,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角色扮演,刻画当时的情境,演绎历史典故。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论述历史事件,学生完成角色扮演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介绍自己心中的历史人物。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师也应采取多元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新鲜、多变的教学环境,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感受历史。比如,在教学“楚人屈原,忧国忧民”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反思历史事件,就有争议的观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特别是看到秦始皇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后,不少学生会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这易导致他们忽视秦始皇在修筑阿房宫、长城时实施的铁腕政策,片面地评价秦始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围绕“秦始皇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开展辩论赛,让学生立足于辩论点去寻找相关素材。学生在辩论中接受不同的看法,有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元,思考更全面。
为了让历史事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在教学“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和青铜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历史课本不仅承担了讲述历史事实的责任,还肩负着历史传播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讲述历史故事,还应详细地讲解历史发展进程。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应适当引入演讲技巧,将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讲到重点情节时,可以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探索欲,让他们有一种走进历史事件的感觉,加深其对历史知识的认知。
比如,在教学“岳飞精忠报国”时,教师可以详细地讲述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忠报国》这首歌曲,以此感染学生,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情境教学法使历史教材变得鲜活起来,学生身临其境,课堂活跃生动,是历史育人的有效工具。作为新课改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探索,情境教学使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带领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事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将情境教学法引入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直观、更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