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从容(湖南省浏阳市集里街道太平桥初级中学 41030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必定要努力把年富力强的人民赶紧培植起,使他们个个读书明理,并愿为国鞠躬尽瘁。”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以课程为背景,渗透个人培养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效科学的汉字教学能够发挥立德树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而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书法教育源远流长。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发挥环境的重要作用,让低年级学生迅速识字、积累古今文化、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与传承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汉字具有典型的方块特征,有哲学之美——中和、谦让、对称、均衡等,有书法之美——篆隶行楷草。三位教师的板书设计、亲自示范、作品欣赏展示,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之美。同时,在发现汉字之美方面,陈莉老师简要提问“怎样才能写好‘宀’”,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与问题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答案并用学生的方法示范“宀”,水到渠成地引出黄自元“宝盖之勾如鸟之视胸乃妙”。而李再湘老师则是直抒胸臆,通过“讲规矩——把字写进格子,讲方法——按照数学里的黄金分割线,讲执着——1 万小时定理”,教导学生将汉字书写漂亮。
由此可知,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汉字教学必须从文化视角出发,才能确保语文课堂真正拥有底蕴、进入学生内心深处,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培养其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基本能力,并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
开设汉字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识字,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和运用。因此,必须通过趣味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身心愉悦的心理体验,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习惯、发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实现自我管理。
汉字由笔画构成,只有让学生掌握笔画写法,才能写好汉字。三位教师在笔画教学中,采用单个笔画、偏旁、汉字的递进方法,把枯燥的笔画呈现得活灵活现,帮助学生实现了愉悦学习:陈莉老师采用问题引导,“同学们喜欢中国的汉字吗?为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陈莉老师各种理由,接着教师出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学生不约而同地读“头正,身直,脚平……”,并根据朗读内容快速调整坐姿;张文老师让学生欣赏褚遂良、柳公权、欧阳询、颜真卿的“比”字差异,让学生感受这些“比”字的不同;李再湘老师一边举例说明,一边展示PPT,引导学生产生如下,“联想苏轼——脚踏蛤蟆”“怀素——惊蛇入草”“黄庭坚——死蛇挂树”“郑板桥——乱石铺路”。通过创设更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情境,使学生自主沉浸在汉字书写氛围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位教师都很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陈莉老师在综合运用环节出示了“宗、官、安、容”四个字,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与分类,选择一个字写两遍,并问学生 “最喜欢哪个字或哪个笔画”“为什么最喜欢”“怎么写出来的”。而张文老师则用“察—写—比—改”四字法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长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正确评估,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把字写得规范美观。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练—展—评、看示范”的循环方法,使得汉字理解呈螺旋式上升。正如陈莉老师反复强调的“提笔就是练字时”“动笔必规范,逢笔必不苟”,学生通过课堂内学习、练习、评估、反馈,初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运用到日常书写中。
在陈莉老师《“宀”的写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和美共生。特别是在写“容”字时,陈老师侃侃而谈“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动笔必规范,逢笔必不苟”,并用“包容与避让,规矩与兼容”来结课,让人感受到宽和友善,如沐春风。
拆开汉字看人生,汉字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留存方式外,还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张文老师为了让学生写好“比”,从“二人向阳为从,向阴为比。士之趋向,不可不慎”出发,让学生了解、观察“比”,理解如何写“比”,以及该如何“比”,达到明辨是非、规则意识与明理守礼的本质教学目的。
书为心画,道在平常,功夫在字外。李再湘老师在诠释书家创作理念时,提出要从“法、力、势、韵、意”五个方面下功夫,同时又叮嘱学生“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人生于无字句处读书!
总之,汉字教学能够达到在学科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深奥目的。必须在方块字教学中渗透育人理念,以汉字为载体,达到立德树人、综合发展的新时期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