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与技术创新教学研究

2020-03-04 00:22:29王显庭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第七小学313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劳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王显庭(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第七小学 313300)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项目学习教学模式融入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素养。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贯彻落实陶行知教育理念,基于项目学习开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活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与技术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教育改革背景下,促进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开设了劳动与技术课程,并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技术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而项目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贯彻落实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注重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教学改革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劳动与技术创新教学具体措施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课程对小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将劳动与德育思想贯彻落实到小学教育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需要教师意识到创新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实行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项目学习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育中心,围绕学生开展劳动知识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放学生思想,增强学生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了达到创新教学目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制订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完成《水果拼盘》教学后,不能急于完成下一个教学任务,要为学生提供消化空间,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时间,使学生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究中,逐渐掌握水果拼盘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项目学习教学模式讲究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基于项目学习教学理念开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活动,要求教师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教学问题,注重课程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因此,教师要结合以往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可行的指导工具。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以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以及公益劳动为主,学生在借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时,容易思维混乱,影响自主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归类整合,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引导学生制订正确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例如,《风筝的制作》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教学工具,掌握风筝制作中的削刮、剪粘、绷线、拴线等要点,使学生掌握风筝制作技能。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风筝制作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完全把握风筝制作技巧,因此,学生需要在课下借助教材来完成。而综合性的教材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风筝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知识的理解。

4.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1)“趣授练评”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学习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趣授练评”教学模式,将新时代“趣味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趣味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各种花的制作》教学中,教师以玉兰花为制作对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制作玉兰花的材料,使学生初步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正式进入课堂教学后,教师以独特的讲授方式加深学生对玉兰花制作过程的理解,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多元评价互动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玉兰花制作方法和步骤的理解,以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对劳动实践与技术理论的学习兴趣,发挥项目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2)构建情境教学课堂

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和具体性。将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对于情境教学课堂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劳动课程高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考模式,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编花瓶》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符的问题,如“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花瓶”“这些花瓶是什么形状”等,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自主探索花瓶制作规律,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学习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在劳动与技术创新教学中应用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统一,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掌握书本理论知识。例如,在进行《小镜框》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镜框制作的动态视频,以有趣的视频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融入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同时,教师在完成理论知识教学后,结合教学进度,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开展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实践活动。

三、结语

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应用项目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习劳动文化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