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攀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教师资格证是所有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必备的职业许可证明。2012年以前教师资格证由各省市自行命题,组织非师范生进行考试,师范专业学校则可以直接给毕业生颁发教师资格证。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除新疆、西藏、内蒙古三个自治区外的所有地区,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必须通过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这项统考措施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技能和临场变能力的要求。从近两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学前教育专业考生的反馈来看,进入面试环节后他们最担心抽到的题目是音乐歌唱类题材,因为这类题目涉及的即兴伴奏技能是多数学生的软肋,发挥起来总是不尽如人意。本文将总结一些幼师教师资格证面试时即兴伴奏的重点和技巧,针对面试提出即兴伴奏教学上的一点建议,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升专业素养。
即兴伴奏是指在考生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拿到旋律谱临时配出相符合的和弦并流畅完整地弹奏出来,本文主要是指为歌唱活动即兴配弹伴奏。即兴伴奏对弹奏者的音乐素养要求比较全面,既要有较为扎实的乐理知识,能够快速分析旋律的调式调性及音乐风格,又要有清晰的首调概念,能够将五线谱的固定音高转换为唱名do、re、mi、fa、sol、la、si,这样才能解决不同调高要求时在键盘上移调弹奏的问题。
即兴伴奏除了可以为演唱者伴奏外,还有提示旋律走向、音准,渲染情境,美化歌曲等作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情趣,引导幼儿性格全面健康发展。其中,歌唱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而学龄前幼儿因为节奏感、音准感尚未到位,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即兴伴奏引导节奏节拍、提示音高音准,来帮助幼儿进行演唱活动,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即兴伴奏需要较全面的音乐素养和敏捷的音乐思维,但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多数是高中毕业生(本科)或初中毕业生(专科),入学前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因此在学习即兴伴奏时困难相对较大。教师资格面试需要临场发挥,从抽题到进考场只有20分钟时间,对应试者的即兴伴奏能力要求更高,既要设计音乐教学活动又要配置伴奏,再加上紧张压力等心理因素,考生很难发挥出色。笔者通过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2018年、2019年的考生沟通,了解到面试中即兴伴奏的常见问题如下:
许多考生在抽到歌曲类考题时,最大的问题是读谱准确性和速度问题。相对而言,简谱较好,但如果是有调号的五线谱,读谱速度基本为简谱的一半。一方面是因为许多考生缺乏首调转换能力,不能快速将有调号的简谱换成实际键盘音高去弹奏;另一方面是节奏节拍的视唱不够细致,比如对四三拍和八三拍的区分、二八节奏型和小附点节奏型区分不严谨,四十六节奏型视奏不均衡等。读谱是即兴伴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读谱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歌曲表达。
即兴伴奏的和弦配置要针对音乐类型、歌曲风格进行恰当的设计,光明恢宏的歌曲多用正三和弦,浪漫温柔的小调则多用副三和弦。考生在给歌曲配置和弦时往往不会全面考虑音乐风格和调式调性问题,导致和弦与旋律无法贴合或者生硬刺耳。比如,经典儿歌《娃哈哈》是一首新疆风格的小调歌曲,伴奏的主要和弦应该是小调的一、四、五级,即首调唱名的la、do、mi(一级),re、fa、la(四级),mi、sol、si(五级)。考生如果不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一味按正三和弦去配弹,将完全背离旋律。还有很多考生因为时间紧张、钢琴基础不够扎实等,全曲都用同一个和弦伴奏,演奏效果会大打折扣。
伴奏织体是指伴奏时采用的音乐结构形式,即音型的组合方式。常用的儿歌伴奏织体有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及分解和弦,不同风格的儿歌对应不同的织体形式。如进行曲风格的儿歌一般采用柱式和弦,抒情风格儿歌一般用分解和弦,活泼、舞曲类儿歌常用半分解和弦。活泼的儿歌用柱式和弦会显得沉重,进行曲类的儿歌用半分解和弦则会显得拖沓,伴奏织体选择对正确表达歌曲有着直接的作用。许多考生拿到考题后,视谱、唱歌、熟悉旋律歌词就占去了大半时间,再加上设计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余力顾及伴奏织体,往往只用一种自己最熟悉的音型弹伴奏,而没有从音乐力度、速度、音色、音区去考虑该织体适不适合这首儿歌,这也是面试官需要考虑的问题。
即兴伴奏的学习需要从钢琴技术和乐理视唱两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在关键时刻游刃有余地伴奏。想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教学中应当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前教育工作者最常接触到的歌曲就是儿童歌曲,这类歌曲旋律跨度不大,音乐结构相对简单,配置即兴伴奏的难度也不高。但许多学生的钢琴基础较差,对于与艺术专业相近的传统化音乐训练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且效果不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大纲内容之外有意识地侧重本专业的实践培养,摒弃难度过高的部分,比如复调、二部创意等需要大量时间练习的高难度钢琴曲,增加儿歌视唱、儿歌弹唱、儿歌和弦编配等内容。在钢琴练习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基础练习之外,着重掌握C、F、G、D、bB这五个儿歌常用调的平行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弹奏。在视唱练耳、声乐课程的考核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儿歌视唱和演唱,这样通过日常学习使学生提前为面试及日后工作打好基础。
儿歌的和声配置直接关系到即兴伴奏的呈现是否准确、动听。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该熟练掌握基本的和声知识和配置方法,以便将来能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教学工作中使用。我们将儿歌按调式调性划分为大调、小调两大类。大调类型的儿歌主要使用大三和弦,它们的进行方式主要有三种:1.T—S—T(主、下属、主);2.T—S—D—T(主、下属、属、主);3.T—D—T(主、属、主)。小调类型的儿歌主要使用小三和弦,它们的进行方式主要有三种:1.Im—IVm—Im(主、下属、主);2.Im—IVm—Vm—Im(主、下属、属、主);3.Im—Vm—Im(主、属、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C、F、G、D、bB调上两种大小调式和弦的三种基本进行方式,前文所说的三种织体与和弦转位的练习是即兴伴奏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布置儿歌配弹和弦的相关练习,每周三到四首,从配置和弦到弹唱回课,以量变争取质变,达到让学生掌握和声知识及配弹技能的教学目的。
首调唱名法是指不管遇到任何调号,都将主音唱为“do”,随着五线谱上调的不同而变更唱名的音高。对于非自幼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首调唱名法相对固定唱名法在学习乐理或视唱练耳课程时更容易接受。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重光曾指出,“采用首调唱名法学习基本乐理的最大优点是无论什么调、音程、和弦、调式音阶的唱名都是统一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从最基础的乐理、视唱入手,培养学生不同调号的视谱能力。尤其是视唱练耳课要多加入五线谱与简谱互译的学习内容,将五线谱翻译为首调唱名视唱,将有调号的简谱翻译为五线谱在钢琴上弹奏(培养视奏能力),从限时视唱、视奏逐渐过渡到拿谱即刻演唱、演奏,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通过结构化面试、试教来考察应试者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道德修养、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平时的学习和积累是考试取胜的关键,但临场发挥也非常重要,所以,在短短20分钟的备考时间内,考生要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教学技能,向考官展示出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果应试者抽到的试题是有调号的五线谱,在视谱练习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将五线谱译为C调简谱单独写出来,进行和弦配置和弹奏。如果是有调号的简谱,在来不及转换键盘对应位置时可直接弹奏C调旋律,然后在备课时间内多唱几次熟悉歌曲,以便弹奏时顺利进行,降低出错频率。
短时间内快速给陌生歌曲配置和弦,要抓住该歌曲的调式风格。儿歌篇幅短小、旋律相对较简单,基本都可以用大小调的一、四、五级和弦配弹完整歌曲。比如《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大调儿歌,第一句可全部使用T和弦,第二句由T—S—D和弦进行构成伴奏,第三句是T—S—T,第四句T—S—T—D—T进行至结束,整首歌都没有超过正三和弦的范围。再如小调儿歌《泥娃娃》,整首歌的伴奏都由Im、IVm、Vm三种和弦构成。这样简化和弦配置,在备考时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陌生歌曲,弹好伴奏。
即兴伴奏是一门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研究、练习的技能,不管是教学活动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它对学前教育学生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仅针对教师资格面试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试和音乐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