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捷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1)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承担着数以万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作为职业教育活动主体的中高职学生,他们入学考试录取成绩较低,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方法等方面弱于本科生,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希望运用行为矫正学中的一些技术,探讨如何通过控制一些前提刺激,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比率,以此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学业的进步。
行为矫正方法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传统方法,它是客观而系统地处理行为的有效方法。行为矫正方法的含义有二:一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经条件作用的过程,改变个体已有的不当行为或矫治不良的习惯,而令个体获得健康生活;二是采用认知学习理论,用以改变个体的态度、观念、思想等较为复杂的心理历程,从而达到改变某种不良行为的目的。行为矫正方法最终目标是帮助个体消除不期望行为,建立起期望行为。行为矫正方法有很多,刺激控制技术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刺激控制技术就是通过操纵前提刺激(包括对物理或者社会环境的某些方面的控制),提高期望行为的发生比例,并降低干扰期望行为的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当事人可以操作的前提事件主要有三个维度:行为的先行刺激、行为的强化价值、行为的反应难度。
行为的先行刺激包括行为的辨别性刺激(简称SD)和促进性线索(简称SP)两类。为了提高期望行为发生比率,并降低不期望行为的发生比率,施行人需要对期望行为和不期望行为的先行刺激实施操纵,呈现期望行为的SD和SP,消除不期望行为的SD和SP。
例如,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业余时间不喜欢看书,只喜欢打游戏和玩手机。学生意识到这样不好,也希望自己能花点时间静下来看书。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准备一些有意义且必须要看的书放在床头或者桌上,与手机或者电脑并排放置,保证取书与取手机及开电脑一样方便;制订计划,规定每天一定的时间看书,并把计划粘贴在桌面或床头显眼的地方,随时提醒自己。这样做就是帮助学生设定一些先行刺激,便于学生呈现“看书”的期望行为。同样,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消除不期望行为的SD和SP。比如,减少手机与电脑上的游戏软件,尽量少与别人讨论玩游戏的体会等。总之,增加这些期望行为出现特定刺激和提示线索,同时减少不期望行为发生的引发性刺激和提示线索,可以实现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控制。
为了增进期望行为和减少不期望行为,施行人不仅可以操纵行为的先行刺激,也可以通过改变当事人的机体状态和环境事件,以控制行为的强化价值来实现。控制行为的强化价值包括提高期望行为的强化价值和降低不期望行为的强化价值。
提高期望行为的强化价值,可以通过改变个体先前的身心状态和环境状态来实现。例如,为了提高某一行为训练的效果,施行人可以在安排用餐之前进行训练,要求达到一定的效果才能用餐,当个体身体处于食物缺失状态,食物的强化价值就会提高,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同样,降低不期望行为的强化价值,可以减少不期望行为的出现。例如,不少学生白天课堂上昏昏欲睡,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功能分析显示,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晚上在宿舍聊天太晚。如果宿舍同学约定晚上按时睡觉,那么白天课堂打盹的价值就会减低。总之,通过改变当事人机体状态和环境事件,可以实现控制行为的强化价值,增强期望行为,减弱不期望行为。
为了增进期望行为和减少不期望行为,施行人还可以通过安排一种前提,来减少或者增加从事这种行为所需的努力。控制行为的反应难度包括降低期望行为的难度和提高不期望行为的难度。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两种行为具有相同的强化效果(功能等值),那么反应难度小的行为比反应难度大的行为更容易发生。如,学生把每天需要记的英语单词记在小本子上,随身放,随时记忆,就轻松得多。反之,增加不期望行为的反应难度,例如,大学体育课上,学生请假比较多。如果增加请假审批手续,让学生觉得非常麻烦,不是迫不得已的原因,学生也不再请假,从而减少了请假的现象。总之,控制行为的反应难度,能有效增加或者减少行为的发生。
唐红(化名),女,19岁,某职业院校学生,财务管理专业。3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显示,她一共有2门课程不及格,及格的课程大多也是六七十分。在初中阶段,她的成绩是班上前几名,到了职业院校成绩则一落千丈,平时虽然花的时间不多,但考试那几天也是很拼命。她很着急,来到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和咨询人员交谈后,咨询人员了解到,她是一个很外向、肯帮忙、朋友多的学生,每天下课后,总有同学或老乡来找她聊天、访友、聚餐、逛街,晚上,每当想在宿舍看书时,经常被同学拖住,不是在宿舍里聊天,就是约到校园里谈心。时间过得很快,一晚上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她经常连教师布置的作业都忘记做,结果,每次考试前都很紧张,会学到很晚,想把成绩赶上去,但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间来不及,结果考试成绩总是很不好。
咨询人员与唐红交流后,明确了唐红的问题所在,即她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了。咨询人员与她一起分析了她的问题,认为可以用刺激控制法来帮助她增加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唐红与咨询人员一起制订了下列计划。
1.唐红在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留出2小时用于复习功课和做作业,周六、周日每天必须保证3小时学习,并做出学习计划,在学习计划上标出这个时间段。
2.唐红决定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必须到图书馆或者教室里去学习,因为在宿舍里,即使她想学习,也总有朋友来打扰她,让她的分心,而选择图书馆或者教室就不会再有人来干扰她。
3. 唐红要找一个每天都坚持学习的朋友,互相汇报学习的情况,互相鼓励与监督。
4.每周初,唐红将学习计划写在一张纸上,把它贴在床头,告诉朋友在这些时间里她要学习,不要打扰她。
5. 唐红将学习用的书和笔记本等学习用具装进书包,以便一有时间就可以学习。(如课程被取消的时间里,或者两节课之间的时间)
6. 唐红在房间的日历上标出所有考试和交作业的时间,每天晚上划掉一天,这样就可以清楚看出离考试和交作业的时间还有多长。
7. 唐红与咨询人员签订了一个有关学习时间的行为契约。
以上七个步骤都是帮助唐红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每个步骤都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前提操纵。下面,我们从前面的三个维度来分析这个计划的有效性。.
第一,控制行为的先行刺激,即帮助当事人呈现期望行为的SD和SP,消除不期望行为的SD和SP。从帮助当事人呈现期望行为的SD和SP上看,为了增加学习时间,唐红把书装进书包里,一有时间就到教室或图书馆学习,因为教室与图书馆里的桌子、书包里取出的书本与笔记本等,都是学习行为的SD。此外,为了促进期望行为的形成,唐红安排了引发期望行为的SP,即将用于学习的时间在学习计划上明确标出来,将每周的学习计划张贴在醒目的位置,这里的“时间标注”“张贴计划”都是学习行为的SP。
从帮助当事人消除不期望行为的SD和SP上看,舍友和朋友找唐红聊天,是她减少学习时间的SD。为了消除这些不良的竞争行为的SD,唐红要到教室或者图书馆去看书,那里没有干扰她学习的人。此外,唐红将学习计划张贴出来,并要求朋友在这个时间内不要去打扰她,也进一步消除了不良的竞争行为的SD。
第二,控制行为的强化价值,即提高当事人期望行为的强化价值和降低不期望行为的强化价值。从提高当事人期望行为的强化价值上看,首先,唐红在她的学习计划中清楚地标注各种考试和交作业的日期,每天晚上划掉一天。看到考试日期和交作业日期的日益临近,唐红会因为担心考试失败而焦虑,而学习恰好可以减轻这种焦虑感,从而使学习更具有强化价值作用。其次,唐红与咨询人员签订了有关学习时间的行为契约,其中规定的履约行为可以得到咨询师的赞同,不履约行为则会被咨询师惩罚。为了得到咨询师的赞同和避免惩罚,唐红就会增加其学习行为。
第三,控制行为的反应难度,即当事人降低期望行为的难度和提高不期望行为的难度。从降低当事人期望行为的难度上看,唐红平时就注意把要用的书与笔记等学习用具放进书包里,这样她就可以随时背上书包就走,降低了学习行为的反应难度。
从提高当事人不期望行为的难度上看,唐红坚持到教室或图书馆里学习,使和同学聊天变得比较困难,若她想聊天就必须要从教室或图书馆回到宿舍,这就提高了想聊天的反应难度。如果她在宿舍学习,聊天玩耍就要容易得多。因此,唐红到教室或图书馆学习的行为,即消除了干扰期望行为的竞争行为的SD,也增加了竞争行为的反应难度。
大量的研究证明,用刺激控制技术来促进行为改变是有效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对期望行为的特定刺激SD或提供促进性线索SP方法的研究。当需要提高某种期望行为发生率或减少不期望行为的发生率时,选择三个维度中任何一种程序和方法,或者几种程序和方法都是可以的。但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我们把刺激控制技术运用在正常群体的行为改变上时,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主观努力才能获得的期望行为时,一定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愿望和需求。在唐红的案例中,唐红有改变现状的需求与愿望,并愿意积极配合,刺激控制技术才是有效的矫正方法。二是刺激控制技术使当事人实现了目标行为后,就完全取消刺激控制,这是不利的,当事人仍然需要保持一些刺激控制,如必须到图书馆或者教室里学习、继续制订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等,要维持这些刺激控制,靠的是个人的自我监督与不断建立目标来维持呈现期望行为的SD和SP。三是刺激控制的方法经常与其他技术方法结合使用。如,在刺激控制安排后,若学生能做到,则可以得到各种形式包括代币的积极强化,这是与提高行为发生率的技术结合;若学生不能做到,仍表现出不期望行为,则安排各种厌恶刺激,这是与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技术结合。案例中,唐红与咨询人员签订了有关学习时间的行为契约,契约上双方会约定,做到了会得到代币等积极强化物,做不到就会采取取消休息娱乐时间、增加学习时间等当事人不愿意的厌恶刺激。一般而言,刺激控制的方法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的情况要比单独使用多得多,这在矫正较为复杂的问题行为时更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