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旎
(1.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2.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教学部,长沙 410014)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和工匠精神的国家。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充分表明了国家着力培养“大国工匠”的决心和意志。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问题成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发挥育人合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工匠一般是指在某一行业或领域拥有高超技艺的匠人,工匠精神就是工匠身上体现出的对工作专注敬业、对产品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等优良品质。历经岁月考验,工匠精神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
1.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
一方面,制造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从我国古代的“如琢如磨”“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到现代工业生产的精密制造、高端制造,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精细化和专业化生产制造的商品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这就对现代工匠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立足自身岗位,以现代制造业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生产制造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1]。另一方面,精益求精更是一种职业态度。工匠精神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它蕴含了对品质的强烈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生产制造过程的背后,是一种严谨务实的职业态度,它要求现代工匠们不能抱有“差不多”的心态,而是应该严谨细致地从事精细化生产,树立精品意识,对产品精雕细琢,使之趋于完美。
2.实践创新的创造精神
一方面,创造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延伸。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造,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创造的发展进步史,尤其是在如今资源紧张的生产条件下,低消耗、高质量的精细化生产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要求各行各业的工匠们必须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和凝练,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勇于突破创新,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有效的生产实践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在进行技术改进过程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充分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新问题,同时也不断深化对理论的理性认识,真正达到知行合一、提升能力的目的。
3.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一方面,奉献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工匠精神是一种为社会、为人民忘我奉献的精神和情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一代代人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舍小我而顾大我、舍小家而顾大家,这正是对现代工匠“德行”维度的衡量标准[2]。另一方面,爱岗敬业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没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就无法专心投入到工作生产中,做不到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也就无从谈起。爱岗敬业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由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凝聚而成的,这些年不断涌现出来的感动中国人物、劳动模范等,很多都是扎根平凡的岗位,尽职尽责,不断投入,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工匠精神,真正做到了敬业奉献。
1.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过去连一辆汽车都造不出来的落后国家蜕变为如今的全球制造业大国,工业品种四成以上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辉煌的背后,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等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差距仍然存在。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10年的努力,分“三步走”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纵观日德等老牌制造强国,其工业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做工工艺上之所以能享有盛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培养的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因此,在新的工业革命浪潮来临之际,人才和科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将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2.有利于推动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发挥社会发展中的创新活力,“双创”的实现呼唤着工匠精神。创新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扑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在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都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找到行业内的有效创新点并加以实现。以互联网行业为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各类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娱乐性App的盛行,都是网络时代自媒体创新创业带来的结果,但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背后,如何有效地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以低俗内容哗众取宠,成为新一代网络自媒体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互联网工作者需要培育工匠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敢于创新,对自己制作的网络信息内容精益求精,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抄袭;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传播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媒介,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3.有利于推动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一些老牌跨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他们都非常注重对职工的精英化培育和产品的精品化生产,持续构建职工技能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技术革新体系,着力将人才与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制造优势[3]。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关注短期效益,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网络曝光出来的假冒伪劣产品触目惊心,其中不乏颇有口碑的品牌商家。深入来看,这就是缺乏工匠精神的一种表现,只有高度关注产品质量,追求精益求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考验和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现在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观念和消费层次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把握市场走向,企业必须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生产人才,弘扬工匠精神,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素质职业素养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工匠精神包含着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举措,是高职院校的育人之石、强校之魂、兴学之基。
当今社会,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正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能够极大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事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和精湛技艺,通过职业能力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校企合作事业锻炼等平台,不断磨炼自己的职业技能,充实和完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有效地为高职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工匠精神和工匠文化能够极大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当今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要具有职业本领,更重要的在于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刻苦钻研的工作信念。技能和经验可以在参加工作后逐渐增长,但一个人的人格品质、职业追求却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在其求学成长阶段,高职院校里的工匠文化氛围就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参加工作后进而将这种精神和品质转化为职业荣誉感,在工作中继续保持精益求精的钻劲和韧劲,逐渐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骨干人才。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是促进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的血脉和灵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得这种“灵魂”不断强大,“于国,工匠是重器;于家,工匠是栋梁;于人,工匠是楷模”。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通过工匠文化与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在高职扩招的大背景下取得招生优势,进而扩大办学规模,取得连锁效应,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检验。一所学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会直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不进则退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占据先机,也是高职院校在内部挖掘潜力,在外部争取资源的有效途径。总的来讲,培育工匠精神既能保障高职教育坐稳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也能为“中国制造”走上“精品制造”提供技术人才的支撑。
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能够有力改善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为国家、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性政策文件中都有着重提及,因为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力量。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的重要起源地,必须坚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谨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学生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为高职学生实现职业规划提供坚实保障,而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从某种意义上也直接代表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发展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通过着力培育学生的工匠意识和工匠精神,锻造出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技能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不仅能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蓄足够的职业力量,也可以以具备优良素质的就业力量逐渐改变职业教育在就业市场受到的偏见,逐步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的正面形象。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然而长期以来,历史和现实性的种种因素导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间的结构性矛盾始终存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
长期以来,传统的偏见阻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比如在古代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十分普遍,社会普遍认为工匠工作都是些奇技淫巧,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道,重读书士子而轻技术型工匠。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看来,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都是些“受人管”的一线工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狭隘观念仍然存在。很多家长也对职业教育有着误解和偏见,片面地认为“普高职低”,职业教育属于“二流教育”,只是因为子女高考分数才不得不去高职院校学习,加上一定程度的就业歧视,认为高职学生毕业后也是很难找到工作,因此在高职院校学习日后当工匠成了“没出息”“不成功”的代名词。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很多高职院校放弃自身职业特色,盲目追求向本科院校转型,有的高职院校则是片面追求就业率的硬指标,对毕业生的就业缺乏有效的指导规划,也导致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技术不对口的工作。这样一来,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无心奋斗,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混日子”的现象普遍存在,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是无从谈起[4]。同时由于国家缺乏相关顶层制度设计,也导致高职院校缺乏有效培育工匠精神的政策指引与保障,很容易陷入认知上的误区,高职院校教师的参与动力不足,也逐渐使得工匠精神培育被忽视、边缘化。
高职院校的教学手段直接关系着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挥。目前看来,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学方法整体较为落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困境。首先,很多人将职业教育视为“差生的教育”,甚至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都将高职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技术教育,片面推崇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导致学生“外强中干”。其次,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课程等其他教学方式比较少,而高职学生一般对于理论知识和概念学习比较抵触,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兴趣会更高一些,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仅仅是把教学方式定位在课堂讲授为主,这样也导致教学实际效果的延伸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打折扣。最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育和专业课程设计规划时,既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难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这样就导致许多高职学生既没有完整的理论知识结构,又不擅长职业技能的实践操作,各种教学活动没有实现有机的统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就成了一个口号。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必须要坚持强化实践锻炼环节,高职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实习过程中,企业文化、职业氛围、生产标准都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有利条件。但从目前我国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协同育人的现状来看,许多企业对参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愿较低,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困境[4]。首先,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的意愿不强、深度不够。部分企业认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只是学校的事,看不到合作发展对企业发展的优势,狭隘地把培养学生作为资源投入负担。一些高职院校也只是更多地关注如何利用外部资源为学校所用,很少考虑如何利用职业教育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正因为这样,在合作办学中企业的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直接导致了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不强。其次,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虽然政府一直鼓励校企合作,还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但总的来看,现行的体制机制还无法确保校企合作发挥真正实效。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将校企合作作为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指标任务完成,没有深入考虑专业特性和企业的契合程度,而一些企业也只是把实习的高职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没有投入资源和精力进行培养锻炼。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没有协调统一,协同育人合力得不到发挥,极大地阻碍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需要通过多种实践途径协调进行,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等四个方面,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校园文化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氛围,加强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工匠精神的理念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环境中,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其职业精神素养。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又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小到一花、一石、一木,大到校园整体布局,都可以借以宣传工匠精神。同时,通过着重培养校园精神文化,将工匠精神纳入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引导师生对学校办学宗旨、办学文化、精神风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加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都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工匠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6]。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结合时代特性,结合学校实际。文化的时代性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基本特性之一,校园文化建设也要体现时代性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持续挖掘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同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把学校发展客观实际与工匠文化培育深入结合,充分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实现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离不开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传递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二者的结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职业荣誉感。一方面,要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中。工匠精神作为珍贵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中,为国家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国工匠”,正是职业教育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另一方面,要打造“工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媒体传播平台。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通过校园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和学校广播、校报、展报等线下渠道,建立科学高效的传播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功能,深入挖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的联系,在广大师生中掀起培养工匠精神的热潮,在立德树人的实践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推动二者协同共进。
高职院校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既要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要适时根据新的形势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及时对人才培养和考核方案做出优化调整。一方面,持续加强职业技能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无论哪个层次的高等院校,专业知识学习始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方式和首要任务,因此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这个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搭建专业平台课程,将工匠精神纳入专业教育目标及考核中去,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知识结构,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帮助其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要坚持实践出真知,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根据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科学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和平台,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第二课堂实践锻炼中,采取团队协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真切理解精益求精、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工匠文化和精神,并在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实践中,努力践行和传承这个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7]。
无论是工匠精神的内化,还是健全人格的塑造,都离不开实践的作用。校企合作正是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环境中的有效实践,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从发达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经验来看,推进校企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他们的培养体系中,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型人才,首先要经历一定时间的职业技能培训,之后要到企业和工厂做几年的学徒工,在考核达标的情况下才能拿到职业教育合格证。正是这种学以致用的长期实践,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企业对合格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特质的需求,进而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精神追求。一方面,推动校企合作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应的指导文件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来抓,充分调动各方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培育和实训教育紧密结合。学校通过聘请企业专业人士作为专业兼职导师,举办企业文化名家讲坛,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实时的行业动态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再加上企业实训和企业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工匠精神的魅力,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