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锐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与教育教学部,广东 汕头 515078)
1986年《渥太华宣言》呼吁健康应该从人们日常生活出发,利用资源和机会提高生活质量,维护和改善人们健康。近30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促进是一项多因素、多资源、多形式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达到健康状态,离不开多种因素协同和正确的理论指导。20世纪由于缺乏政治和经济支持,健康促进没有引起重视,80年代末期关注健康资源和健康促进过程的健康本源论的提出为健康促进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30多年来健康促进运动的发展影响深远。
我国自1995年开始引进健康促进学校理念并进行试点和推广工作,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开展了健康促进学校试点、推广和提升工作,并取得广泛成功。2016年全国卫生健康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大学校健康工作力度,使健康促进学校建设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健康促进行动中的重要组织,健康促进大学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从健康本源论的视角探讨高职健康促进大学的建设。
健康本源论(Salutogenesis)是Antonovsky在其著作《健康、压力和应对》中创造的一个词语,由词根健康和源头而合成。传统医学模式认为健康是一种两分的类型变量,要么有病(完全不健康),要么没病(完全健康)。健康本源模式则认为:健康不是类型变量,健康和疾病是一个连续谱,疾病在一端,健康在另一端,人的状态在其间移动。
传统病理学注重风险因素识别、疾病诊断和治疗,健康本源论则强调潜在和现有的资源使用,通过转变范式把主动适应作为治疗的理念,强调健康的资源和健康促进的过程,而不仅仅注重减少风险因素。相比而言,健康本源论有更宽广更主动的视角,不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角度,而是多学科方法的整合。它不仅仅适用于个人、小组和群体,还可以在职场管理等整个社会的层面上运用[1]。
健康本源学有两个核心概念:心理一致感和应对资源。
1.心理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 SOC)
心理一致感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内外环境刺激时,体现出对环境的应激、应对压力所具有的控制以及对生活意义感知的内部倾向,包含可理解感、控制感和意义感,其具有普遍性、动态性和持续性三种稳定特征[2]。心理一致感强对健康有促进作用,影响个体在健康不健康这一连续体中所在的位置。
2.应对资源(Resistance Resources, RRs)
应对资源是指个体有效应对内外压力时所使用的资源。应对资源缺乏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反之则有助于压力应对和提高SOC。应对资源包括物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物质基础、知识水平、弹性应对策略、文化习俗、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自我水平、社会资源等)。通常分为两类:一般应对资源(GRRs)和特异应对资源(SRRs)。前者是指群体或团体层面普遍存在的多样化资源,后者是个体应对某一种特定压力的资源[3]。
健康促进大学建设(HPU)是20世纪末健康环境运动中的一部分,由英国兰开郡大学1995年发起,一直活跃至今。健康促进大学是在整个大学文化中通过流程和结构整合,实现对师生健康和健康促进活动的支持,并通过这些举措来提高教职员工、学生及整个社区的健康水平,让学校不仅是一个获得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获得健康的场所。
建设健康促进大学要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以自身条件和周围社会环境为基础,通过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而使大学成为在学习工作中人人都能够维护健康、有幸福感、充分享受生命和发挥潜能的地方。在这里,学校及社区的所有成员努力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积极的经验和结构,以促进和保护他们的健康[4]。健康促进大学建设离不开政策和经济的支持,也离不开包括全校师生在内的全社会的参与,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策略、措施,包括人力、物力、组织、经费等来落实。健康本源论强调关注资源运用和促使人的状态向完全健康的一端移动,在这个意义上与健康促进大学的工作内容不谋而合。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是一个力图得到更多更好资源以及社会环境的过程,目标是创建健康、安全、支持的学校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供适宜卫生需要,使健康决定因素达到理想状态,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提高且持久。
结合健康本源论,健康促进大学的建设思考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水平考虑:
第一,从宏观层面,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健康促进大学以人的健康发展为逻辑起点,高职素质教育则是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起点,人既是高职教育的起点也是高职教育的落脚点,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能够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对高校师生整体健康水平提升和健康素养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第二,从组织层面,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有利于良好组织氛围的形成。健康作为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其基本信念的体现。良好、健康的组织氛围影响着组织的活动和行为,为组织成员提供心理一致感和应对资源,进而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工作积极性、培养对组织的归属感等。健康促进大学能够从动机、需求上引导组织成员形成强大合力,采取一致行动,能够充分调动成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意义感,又能够成为提高心理一致感的有力支撑。
第三,从个人层面,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和师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大学是各种个体的有机组合,包括师生员工以及所在社区的群众等,不是独立个体的抽象存在。健康促进大学建设的存在影响着个体的健康水平,关注个体获得资源和应对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教师胜任力,通过关注师生健康、职业规划促进每个人的能力发展和潜能实现。
1.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是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大学历来重视健康工作,把培养健康人才作为第一目标具有优良的传统,比如清华大学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建立幸福研习与促进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面向学生的幸福教育,培养积极向上、健康身心的时代新人等。这些做法都与健康本源论基本思路相似,重视学生获得健康的资源和能力。高职阶段是大学生身心成长成熟的重要时期,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青年强则中国强,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既是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也是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程。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作为一种策略,有助于整合多方资源和知识,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2.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办学差异大,学生来源参差不齐。目前,高职高专的办学规模逐年递增,加上针对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职工及应(往)届毕业生等的扩大招生,使高职扩招生源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动力,高职院校要抓住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就是要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行业、企业为依托,结合企业需求与学生个人自身成长需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地、主动地发展,使其成为高素质、复合型、高技能、职业化的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基本工作目标。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影响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未来更可能会带来重大疾病隐患。调查表明,高职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缺乏完整的健康知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5]。锻炼时间不足、不吃早餐、睡眠时间短、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网络、作息不规律等恶习在高职各年级学生中比较常见。以前大学健康促进主要关注疾病、饮酒、心理疾病和其他一些影响学生成长的问题,这些方法主要建立在关注风险和传统医学框架模式之上。随着科技发展和个人生活环境的变化,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基于健康本源论视角出发,建立高职院校健康促进大学建设理念,主动追求健康而非只是关注疾病,从而成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4.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
教师成长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石。通过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并以此为平台,把学校健康教育和学校卫生工作统一起来,在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健康问题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满足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健康需求,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提升育人能力。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学校可以不断改善医疗条件,建立协同医疗机制,加大健康体检筛查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健康促进工作机制,树立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激发健康行为、培养健康习惯。通过政策引导、环境创造、文化建立,把“健康促进”渗透到全校所有工作中。加强学校健康社区环境,改善学校物质及社会环境,创建一个健康支持的环境,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好的资源和社会环境,使资源和心理一致感都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过有质量的生活,实现人人拥有健康资源、人人拥有健康。
学校所有成员为促进人人健康而共同奋斗,从美好校园环境到适宜健康服务,全员参与构建和谐校园是高职健康促进大学建设的理念。以健康本源论为指导,将健康促进整合进教育政策中,有助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学者指出,健康本源论不仅仅包括心理一致感的测量和应用以及应对资源的获得与使用,同时也可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框架,涉及诸如“赋权”“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心理弹性”“幸福感”“行动能力”等概念,在此理论指导下,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采用“幸福学校”“自我效能学生”“有质量生活”“心理弹性学校”的名称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探索。席居哲提出循证实践、学术语言转换和推进中国化的幸福学校研究三点建设性意见,并提出疫情结束之后的社会生活模式会发生何种变化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未来工作中进一步展开理论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