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庆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为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高〔2004〕4号) 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教高〔2004〕3号),结束了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体系不完整、标准不明确的历史;2015年教育部通过修订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专业目录 (2015年)〉 的通知》 (教职成〔2015〕10号),并指出上述规定“是高校设置与调整高职专业、……的基本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职专业布局、……的主要依据”,使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走向了专业目录明确与专业设置科学的内涵发展新阶段;同年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 (教职成〔2015〕9号),进一步要求“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支持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骨干专业建设。”但由于没有明确高水平专业的评价标准,使得高职院校在高水平专业建设上缺乏科学的指导与引领,导致建设出的高水平专业未必就真正具有行业与社会认可的“高水平”标准。因此,必须明确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标准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的实现。
如果说专业是一所高职院校的灵魂,那么高水平专业无疑则是这所高职院校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这要求我们在评判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时必须注意如下问题。
任何一个专业要达到高水平专业的标准,都无法避开专业建设长周期带来的“时间差”、专业建设惯性带来的“时间差”、针对岗位设置专业带来的“时间差”、升学带来的“时间差”、学历培训和资格培训错位带来的“时间差”、社会逐步认同的“时间差”等[1]六个“时间差”,以及达到高水平专业标准后,如果不能动态地对这个业已建成的“高水平专业”进行与时俱进的诊断和持续不断的调整,而是开始固步自封。则这个所谓的“高水平专业”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落后并最终成为淘汰专业的“时间差”一系列问题。因此,评判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时,一定要在强化专业建设的前瞻性、提高专业能力的适应性、加强专业建设的开放性、保证专业建设的可靠性、维持专业建设的动态性的同时,以动态的理念科学地促进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长期达标性。
尽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专业体系,但问题的实质是,这些专业急剧扩张的专业是否真的综合了,课程体系是否真的综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真的综合了,学生是否真的享受到了跨专业的多元教育资源。现实却是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壁垒越来越深,专业藩篱越来越增多,资源共享越来越难,这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通病[2]。究其原因,是我国尽管早已走向市场经济,但教育领域全国统一设置专业、统一规定教学计划、统一制定教学大纲、统一使用规划教材、统一实施教学管理等集中管理的计划模式及高度专门化的教学体系形成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却根深蒂固并在实践中将其推向了极致。因此,在高水平专业评判上,不仅必须改变原有的专业设置过细过窄的思维惯性,而且需要通过跨专业、交叉专业相融合的方式,科学设置高水平专业。
高水平专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敬业乐学的专业教育体系、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体系、紧跟科技发展的课程体系、特质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等[3]四个部分。
首先,高水平专业必须构建出敬业乐学的专业教育体系。《论语》雍也篇第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学习的三层境界是“知、好、乐”。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后汉书·光武帝纪》有“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可见,只有喜欢这个专业,才能在校内学习与未来工作中获得乐趣,成为这个专业的敬爱者。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把握好如下四个环节:一是在专业教育中要让学生知道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面向岗位和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是什么特别是有哪些核心课程,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二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始终注重全程地将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文化融入其间,使学生的言行符合职场的基本要求;三是通过杰出校友今天的示范效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明天;四是“双师”教师团队不仅要将企业实务和工作技巧提前教给学生,而且带领学生不断进行实践。
其次,高水平专业必须构建出对接产业的专业建设体系。
再次,高水平专业必须构建出紧跟科技发展的课程体系。“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4]只有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高水平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最后,高水平专业必须构建出特质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因此,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在培养体系上不能将上述四个环节相割裂。
所谓“过窄化”是指培养学生拥有的知识不能过小与偏窄,即不是美其名曰的“专业够用”,而是在通过通识教育使学生获得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并获得专业发展必需的知识,即让学生接受全人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如下误区:一是通识教育并不是添加几门通识课程那么简单,而是要体现在整个专业能力培养的所有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全环节之中。二是全人教育并不是人文与理工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那种只重“理工”或只重“人文”的教育,就是梁思成所说的“半个人的教育”[5]。通识教育是一个综合的全人教育,对于高水平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6]。三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并非排斥、割裂和对立关系。重要的是如何把通识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中,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中,使高水平专业培养的人才拥有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能力。
首先,专业评价主体过于偏重行政导向。尽管教育部在2014年就指出:“研究制订关于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若干意见”“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教育满意度测评”[7],但以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为前提的专业评价更像是专业审批,很难充分发挥其对高水平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专业评价方法过于单一片面。具体表现:一是过度依赖终结性评价,却忽视了评价结果的形成过程、有何问题、产生原因和改进措施,对专业建设的现实诊断及今后改进的作用有限[8]。二是过分追求定量分析,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全面性。最后,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效性不足。一定程度上是在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代替专业评价指标体系,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9]。即由过去的单一性评价、外在化评价、终结性评价、静态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构,逐步转向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发展评价、动态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与评价结构。
设立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体系既要从类型上区别于本科教育的“双一流”标准体系,也要从层次上区别于中职教育专业评价的标准体系。高职教育与上述两者相比,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是地方产业、行业企业发展,专业建设的途径是产教融合,培养导向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作为一个评价体系不仅要将专业的各个核心要素都涵括到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而且各个分级指标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关联的依存关系。每项二级指标都是每项一级指标的一个子系统,每项三级指标都是每项二级指标的一个子系统,依次类推。总之,各级指标及其子系统无不相互关联的指向一个共同的评价对象。
尽管定量评价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数量化、简便化等特征,但必须注意定量评价也只能关注到那些可测性的品质与行为,却无法涵盖那些难以量化的个性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等品质与行为。而定性评价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的方面,强调对人才培养的优缺点进行系统的调查,可以关注更广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结果,更具有现代人本思想和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因此,要将定量评价关注“量”而走向抽象并且侧重定量描述与定性评价则关注“质”而走向具体并且侧重定性描述的两种方法相结合。
一是可靠性。如充分利用每年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质量年报及各高职院校上报和备案教育及财政等主管部门的有关报表和资料等[10]。二是有效性。设立的指标体系要能真正科学反映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客观状况和潜在问题。三是规范性。设立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要内涵清晰和操作明确、标准统一、口径一致[11]。四是指导性。明确指标标准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做成啥”,以发挥出对高水平专业建设特有的指导作用。四是示范性[12]。指设立的各项指标具有较高的层次,建设实施后该专业能逐渐成为高水平专业性。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包括建设依据、培养方案、运用保障、质量水平等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
建设依据指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基础与依据。主要包括外部需求、内部优势、需求论证等3个二级指标及8个三级指标。
1.外部需求(10分)
外部需求包括专业适应性与市场需要性2个三级指标。
(1)专业适应性(5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符合地方及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否与其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基础产业相对接;该专业对应的产业是否纳入了国家、区域、当地重点支持的产业发展规划;该专业是否为全国或区域紧缺专业;是否符合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地方及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升级变化趋势的需要;是否符合地方及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专业结构与布局的不断优化等。
(2)市场需要性(5分)
市场需要性指考核该专业的设置与发展有无行业及产业需求背景,对地方及区域人才市场需要是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掌握了科学的预测依据,是否紧贴行业企业对应的岗位群拓展专业面向等。
2.内部优势(10分)
内部优势包括办学定位、发展思路、专业布局、依托条件等4个三级指标。
(1)办学定位(3分)
主要考核学校是否坚持一贯的办学方向,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是否找准了在地方及区域产业发展的位置等;高水平专业的设置是否与学校发展的地域属性相一致及能否适应地方及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设置是否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并充分发挥了历史积累的比较优势;专业设置是否有利于地方及区域内校际之间的专业布局优化等。
(2)发展思路(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具有清晰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专业定位是否准确等。
(3)专业布局(3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符合已有的专业布局规划;是否有利于发挥学校特色与人才培养的优势;专业之间有无互补关系;专业结构有无趋同现象;是否专业优势过于分散等。
(4)依托条件(2分)
主要是考核该专业是否具有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形成了人才培养特色,在地方、区域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是否有以相关的地方、区域乃至全国性示范性、骨干性、精品专业或试办专业为依托;是否积累了优秀的师资力量,实习实训条件是否足够且先进,是否有深度融合的校企关系为基础;是否为地方、区域乃至全国急需的新兴专业且具备边开办边建设的条件等。
3.需求论证(5分)
需求论证包括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需求论证2个三级指标。
(1)人才需求调研(3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坚持开展年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专业设置与地方、区域产业发展是否吻合;是否深入调研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政府的发展规划;在人才需求调研论证中是否掌握了人才结构的现状及今后的趋势,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及岗位群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企业到底需要专业培养的人才拥有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标准;是否对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岗位及薪酬水平等进行过系统分析;是否在中学老师、考生、家长及社会人士中进行过对专业的评价调研等。
(2)专业需求论证(2分)
主要考核专业的市场需求调研是否充分,调研态度是否端正,调研方法是否科学,调研资料是否翔实,调研结论是否客观;市场需求调研是否由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对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背景、技术要求、人才素质等是否进行了深入研究;是否准确把握了专业对应的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等的要求[13]。
包括专业定位、培训标准、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4个二级指标及9个三级指标。
1.专业定位(5分)
包括专业定位与建设思路2个三级指标。
(1)专业定位(3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定位是否准确;能否与地方、区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对接,在做好专业“静态”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专业内涵,对未来的专业发展做出“动态”准确定位[14]。
(2)建设思路(2分)
主要考核专业建设思路在办学理念上是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向;在人才培养上,是否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模块、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是否坚持“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15]的方针;在教学改革上,是否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实践条件建设上,是否完善实习实训车间,特别是加大先进设备的投入等。
2.培训标准(6分)
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计划3个三级指标。
(1)培养目标(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培养目标能否通过通识课、专业课的学习,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工具和手段性知识等;能否通过学思习践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技术的能力、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否通过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德操品位,切实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智商情商俱佳的高品位、高素质人才。
(2)培养方案(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能否处理好行业企业需求标准与学校教学工作的关系;是否充分发挥了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作用;能否科学地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能否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能否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能否处理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关系;能否处理好从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经验等与开发专业课程与丰富教学资源的关系等。
(3)培养计划(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能否充分体现全面发展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理念,师资配置、课程设置、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培养方式、考核标准、评价主体等等能否体现这一根本目标。
3.课程体系(5分)
包括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2个三级指标。
(1)课程体系(3分)
课程体系是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由各类课程构成的课程系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15],包括课程体系(1分)、内容改革(1分)、教学方法[16](0.5分)、教学资料(0.5分)。
(2)课程标准(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的课程标准是否齐全规范、课程目标是否明确具体、能否体现全面发展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是否经过了校企行专家的论证并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了鉴定;理实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是否相一致;能否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之中;课程及教学内容能否与专业必需的职业资格鉴定相对应;现有课程中是否有市级以上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方案是否合理、能否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与顶岗实习的时间能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4.培养模式(4分)
包括办学模式与培养模式2个三级指标。
(1)办学模式(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形成了具有影响的办学模式,如,市场目标模式、行业主导的品牌模式、区域明星模式、政绩(学校发展计划与地方“政府任期目标”)融合模式[17]、五位一体(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办学模式、“亦厂亦校”办学模式、“产教融合”办学模式[18]、“总部—基地”办学模式[19]、混合所有制高职办学模式[20]等。
(2)培养模式(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以培养全面发展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并以此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毕业生是否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等特点;是否构建又以应用为特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否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其课时能够达到规定的比例;是否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途径能否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教学与实际劳动结合等。具体模式可分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21]、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四合”(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四位一体”(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就业服务)人才培养模式[22]、四融入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23]等。
包括办学设施、师资力量、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4个二级指标及12个三级指标。
1.办学设施(3分)
包括校内软硬件办学设施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2个三级指标。
(1)校内软硬件办学设施(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有设备先进、仿真氛围和功能且专业生均教学仪器值及专业生均实验室面积、教学实践课;教学实践课开出率、生均可用图书册数与专业选修课门数及比例等能否达到规定要求[24];是否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及网络学习条件能满足学习的要求等。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1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具有稳定且能提供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实习指导师傅的数量是否足够与质量是否优秀;是否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办学体制,教学与生产是否密切结合;是否建立了“厂中校”形式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以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色;是否形成了行业企业内在主动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
2.师资力量(9分)
包括建设思路、构建标准、团队水平、教师文化等4个三级指标。
(1)建设思路(2分)
主要考核该专业是否注重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与结构、素质与能力、理论与技能、个人与团队、静态与动态、学历与经验、专职与兼职等的相结合的建设思路。
(2)构建标准(3分)
入职基本标准(1分)、职中一般标准(1分)[25]、职中发展标准(1分)[26]。
(3)团队水平(2分)
包括团队素质(0.5分)、团队结构(0.5分)、团队建设(0.5分)、专业带头人建设[27](0.5分)。
(4)教师文化(2分)
教师文化是教师职业文化的简称。重在考核该专业教师是否在职业文化、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优良的教师文化,这是办好专业最根本的保障。因此,要考核教师能否继承良师传统以塑造当代教师文化、弘扬创新精神以塑造教师文化、营造尊师氛围以塑造教师文化[28]。
3.实践教学(5分)
包括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等3个三级指标。
(1)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2.5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建立了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教学之间是否有效衔接及融合且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要达到规定标准;行业企业是否参与设计特别是审核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校内生产性实训课时占总实训课时的比例能否达到80%以上[13]。
(2)实践教学管理(1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建立健全了完善的校内实训,校外短期实习与顶岗实习等管理制度;在实训与实习全过程中是否配备了校企双导师等。
(3)顶岗实习(1.5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建立了顶岗实习运行机制;顶岗实习是否达到了全覆盖;能否保障学生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且达到了真实工作情境的标准。
4.教学管理(3分)
包括教学规范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柔性管理等及3个三级指标。
(1)教学规范管理(1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建立了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如机构、人员及素质与能力、制度、执行、考核、应用等。
(2)教学目标管理(1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建立了科学地人才培养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教学标准乃至各个教学环节上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多样化可行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能否坚持每年由第三方机构对专业人才需求、毕业生状况跟踪、社会对该专业评价等方面进行调研,并据此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师资、实训、考核等进行优化。
(3)教学柔性管理(1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建立了灵活、弹性,适应校企合作要求的多学期、分段式、多规则、多评价、多选择的教学组织形式。
包括培养质量、服务水平、特色创新等3个二级指标及7个三级指标。
1.培养质量(20分)
培养质量包括该专业学生掌握的理论与技能、拥有的能力与素质、对学校的评价、就业质量等4个三级指标。
(1)理论与技能(4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在理论与技能上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非计算机专业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与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等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等。
(2)能力与素质(4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毕业生是否获得了“双证书”;学生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能否获得较好成绩等。
(3)学生评校(教)(5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学校文化、管理制度、实训设施、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满意率能否达到90%以上。
(4)学生就业(7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能否达到70%以上及初次就业率能否达到90%以上;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实习期的满意率能否达到60%以上及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能否达到80%以上;等等。
2.服务水平(10分)
包括该专业提供的社会培训、科技服务及与产业的匹配程度等3个三级指标。
(1)社会培训(3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为本区域专业培训定点单位及获得过何种奖励;培训人次数能否达到该专业在校生人数的2倍以上等。
(2)科技服务(3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承担过地市级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项目或其调研报告与建议被采纳;发明专利出售数及收入增长速度能否达到20%以上;近三年技术服务年均到账额不低于学校实际总收入的5%[29]。
(3)专产匹配(4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对应的产业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是否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科研创新性产业、地方支柱产业等及人才供给数量与质量能否使地方政府、企业较为满意。
3.特色创新(5分)
重在考核该专业是否开发出了被省级以上机构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质量考核标准、合作企业遴选标准、师资建设标准等(2分);是否获得省级以上机构立项的教改课题及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分);是否为省级以上品牌专业、示范专业(1分);是否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等(1分)。
总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既要指出建设方向,更要建立科学的建设标准,从而使各个高职院校对照建设标准确定建设路径,以事半功倍地高质量完成高水平专业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