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理念下高职环保专业群建设思考

2020-03-03 14:18何丽莉阎品初蒋绍妍邢献予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职业

何丽莉,阎品初,蒋绍妍,邢献予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五位一体”全面统筹推进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当前,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了社会发展始终。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目标。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能更科学有效地协调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生产、生活活动之间因发展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就需要有更多了解掌握环境保护知识的人才大量涌出,参与到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尤其是环境污染治理方面,需要具有较高水平较高技术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才能实现自然环境的生态美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培养既具有系统理论知识,又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输送高级别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环保专业群建设要结合环保产业发展,科学设置专业群培养目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强、职业素养好、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型人才。

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投资也稳定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污染投资占GDP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十九大报告中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我国已由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转为盼环保、求生态,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报告中提出,2020年前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结合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目标,未来十年我国环保行业将持续蓬勃发展。

我国环境治理于“十二五”初期开始加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总投资约4.5万亿元,“十三五”期间达到8万亿~10万亿元。行业空间主要来源于政策驱动,我国诞生了诸如中咨华宇、南京国环、中圣环境、浙江环科和中环博宏等技术过硬、服务优质和信誉良好的环保类公司,以及一批拥有雄厚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内外知名企业,如水处理设备行业的利欧集团、除尘脱硫行业的通明除尘设备、净化设备行业的中正净化设备、环卫清洁行业的原典环卫科技等。此外,环保企业服务链较长,与环保相关的各环节被有机组织,如现场调查、环境监测、风险评估、工艺设计、施工管理、安装调试、设施运营与管理等,每一环节均需吸纳大量胜任本职工作的岗位对口人才。近年来,我国环保行业通过体制创新,引进和消化新技术、新装备,其提供服务、创新技术和研发产品的能力已有明显提升,随之在技术领域和操作环节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工种、岗位和新的人才缺口。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自然界资源不断的索取与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纵观世界历史,曾出现的许多环境污染事件,用事实证明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不断攫取自然资源,势必会造成自然的反抗。当人类活动影响达到自然界所能承受的极限时,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因此,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保护自然一方面需要全社会普及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到整体的经济建设中,在经济建设同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这些人员从何而来,如何培养,怎么培养,是我们当前所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在自然环境中,按环境类别可分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按环境污染保护技术体系可分为监测、评价、治理、修复、审核、规划等。所需的环保专业人才培养就是为能满足环境保护行业所需的技术人才,即为环保岗位的人才需求。根据环保技术体系,高职环保专业群可按“监测—评价—治理—修复”产业链条需求进行专业群建设布局。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环保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可根据环保行业产业进行需求分析,从自然环境及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入手,以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的岗位技术需求进行设置。通过对行业发展规划的预判,分析专业技术发展需求;结合专业技能培养要素及行业人员能力水平,分解细化行业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职业岗位任务所需掌握的知识体系;根据知识体系需求,分解专业知识架构,以此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设置,设计课程链条,分解知识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

三、高职环保专业群建设方法分析

依据专业群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专业群所需的专业知识结构及特点,及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细化,可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实现。通过课程系统的建设,实现专业的特色建设与发展。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高职环保专业群建设需坚持行业需求引领,遵循人才培养的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及职业素养培养多方融合。可通过递进式、模块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式知识结构搭建、链条式知识点教学,有效促进具有环保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依据国家教学标准,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过程的总体设计,是实施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1]。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是通过人才培养设计蓝图,实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同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创设保障条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利于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技能特点,在环保专业群建设总体布局下,规划并设定各自的专业建设特色。如:环境监测类专业可侧重对人才的环境污染物监测、检测技术技能方面进行培养;环境评价类专业可侧重对人才的环境污染评价方法与评价技术、环境验收管理、审计管理等方面进行培养;环境治理类专业可侧重对人才的污染物治理技术、环保设备维修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培养;环境修复类专业可对人才进行污染场地的监测、评价、生态角度进行设定的技术技能培养;等等。根据环境保护产业对环境保护各种技术的需求,对环保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内容加以细化、区分,为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二)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现

专业课程体系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既要遵循认知规律,又要兼顾技术技能成长规律;既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又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既要坚持道德、文化素养培养,又要促进学生技术水平提升。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在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2],根据学生在校年限及年龄特点,可进行阶段步进式模块化设计。对新生以入学专业教育、职业知识基础课程为主,可逐步过渡为职业知识前导课程;在适应学校及学习后,可转入职业素养教育及职业技术技能课程教学过程;在完成职业基础知识掌握后,可通过综合性的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完成职业综合技能课程教学。同时,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及技术要求,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课程时长、课程内容、技能培养、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等,在有效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这样实现学生的角色递进,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培养过程[3]。

(三)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知识结构的架构

在课程体系建设细分情况下,环保知识结构的架构需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共享、互通及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知识架构需要与产业对接,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工学结合、学用一体”的专业课程[4]。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与环保企业单位合作共建课程标准[5]。坚持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职业基础课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内容基础夯实,宽泛,实用。职业技能课教材采用的是力争与企业合作,引入行业标准,共同开发和推广工作导向的项目化、立体型教材[6-7]。按照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组织设计知识结构,形成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模块化的知识结构网络。并将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知识内容融入教学,实现“课、证”融合。让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零对接,实现“1+X”证书建设知识结构体系。

(四)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创建

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可通过设计系列的学生课余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忠诚等品质与作风。通过对国学及历史等的学习,对学生的文化修养进行熏陶与培养;通过创新创业等活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进行培养;通过社会公益性活动,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进行培养;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对学生的组织能力与沟通、协调、合作能力进行培养;通过专业社团活动,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与专业知识运用;等等。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能更好地体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为社会输送优良的有用之才。

三、高职环保专业群人才培养特色形成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融入政策宣贯、社会元素、产业发展、企业文化等,不断打造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与重构,凸显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形成专业特色发展。通过递进式、模块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式知识结构搭建、链条式知识点教学,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模块化知识结构网络架构,“课、证”融合课程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零对接,可实现教学与专业知识有效对接,实现学生教育与员工标准的有效对接,实现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的有效对接[8]。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可针对性引入企业、社会、政府等多方资源[9-10],合理有效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多元化,开放性、实践型”的人才教育培养。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职业写作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区块链和比特币相关主题的知识结构分析:共被引和耦合聚类分析视角
我爱的职业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