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仲尼燕居

2020-03-03 13:17西汉
领导月读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礼法礼节礼记

[西汉]戴 圣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①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原文据中华书局1989年版《礼记集解》)

【注释】

①相:引导、辅助盲人行走的人。

【译文】

孔子说:“礼是什么呢?礼就是做事的办法。君子一定要有可做的事,那就必定要有做事的办法。治理国家而没有礼,那就好比盲人走路而没有助手,迷迷茫茫不知该往哪里走;又好比整夜在暗室中寻找东西,没有蜡烛能看见什么?如果没有礼,就会不知手脚该往哪儿放,不知耳朵该听什么,不知眼睛该看什么,在社交场合是该进还是该退,该作揖还是该谦让,所有言行就全都乱了套。这样一来,在日常生活中,长辈晚辈也就没有了区别,家庭内部三代人也就无法和睦,朝廷上的官爵也乱了套,田猎和军事训练也毫无计划,作战打仗也没有了规矩,宫室的建造也没有制度而循,量鼎的制造也失去了分寸。五味和四时乱配,乐曲乱吹一通,车辆的制造也不依规矩,祭祀鬼神的规格错乱,丧事办得不像丧事,解释问题离题千里,百官的职守混乱,政令得不到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去身体力行,那就会抬手动脚都出毛病。这样一来,就会无法领导和团结百姓了。”

【简析】

本选段强调“礼”是治国的根本,提出“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的著名论断,明确指出治理国家而没有礼节,就好像是盲人没有引路人、身处黑暗的房间寻找东西而没有蜡烛照明,所以一个国家在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必须都制定合理的礼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礼,就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样。古代圣贤与明君都强调“以礼治国”,这种精神与观念在《礼记》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总结性论述,比如:“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认为治理国家,首先应该重视礼,以礼治国,是政治的根本。“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认为让国君安稳、将百姓管理好,没有比礼更有用的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认为各种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必定要依靠礼仪规范,才能和谐共处。“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认为一个人必须遵循礼法,才能安全地活着,没有礼法,一定会陷入危险之中。失去礼法的人和国家会灭亡,得到礼法的人和国家才能存活。这些名言警句虽然都总结得很深刻,表达得也很精简,但是与本选段的“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相比,确实没有这句话令人警策与过目难忘,因此,这句话堪称《礼记》中“以礼治国”思想诸多经典言论的画龙点睛之笔。

猜你喜欢
礼法礼节礼记
SOUNDS OF THE VILLAGE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传统中国礼法对台湾地区婚姻制度的影响——兼谈我国婚姻家事立法的完善
礼法纠缠:民初异姓继承的交易逻辑与裁判考量
A well-respect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文明
晏子论礼
论魏晋南北朝“礼”与“法”的结合
探病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