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台风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 116081)
关键字: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王弼本;对读
长久以来,学界对于《老子》研究长盛不衰。1973 年,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一时间震惊世界,其中就发现了《老子》甲、乙两种写本。甲本“不避汉高帝刘邦、高后吕雉讳,字体接近秦篆,可能在高帝时期”,乙本为“隶体,共二百五十行”“避邦字讳,不避汉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抄写年代可能在文帝时期”。[1]帛书《老子》写本,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老子》最古本子。王弼本《老子道德经注》是传世文本中较为权威的版本,晁说之在序言中指出:“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2]足以见其影响。通过两版三本对读,可以查找出存世文献中的诸多不足。现选取其中部分内容进行研究,以图管窥其中真意。
4.猒—厌
帛书甲、乙本第二十九、三十七章、乙本第十六章均出现“猒”字,如乙本十六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猒食而财〔有余,是谓〕盗杅,〔盗杅,〕非〔道〕也。”王弼本五十三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说文》:“猒,饱也。”《集韵》:“厌,足也。”饱、足意义相近,二字由饱足而又引申为“餍足、厌恶”之意。在《说文》中,“厌”训为“笮也,从厂猒声”,证明二字古音相近,故帛书中“猒”同“厌”。
5.趮—躁
帛书甲本第八章作“趮胜寒”,乙本作“趮朕寒”,王弼本第四十五章作“躁胜寒”;帛书甲、乙本第七十章分别为“清为趮君”、“静为趮君”,王粥本二十六章作“静为躁君”。《说文》:“趮,疾也”,段注:“按今字作躁。”故“趮”同“躁”。
1.后—句
帛书甲本第一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乙本作:“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句仁,失仁而句义,失义而句礼。”王弼本第三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后”为匣纽侯部字,“句”为见纽侯部字,古音相近。在诸多简帛典籍中,“后”“句”通用,如:郭店简《缁衣》:“母以卑御息妆句”,传世本《逸周书·祭公解》作“莊后”。因此“句”通“后”。
2.皮—罢—彼—被
帛书甲本第一章:“故去皮取此。”乙本作“故去罢而取此。”王弼本第三十八章:“故去彼取此。”此外甲本三十八章:“故去被取此。”“皮”“罢”“被”均为并纽歌部字,“彼”为帮纽歌部字,属于音近而假借。
3.霝—灵;浴—谷
帛书甲、乙本第二章:“神得一以霝,浴得一以盈”,王弼本第三十九章:“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说文》:“雨零也。从雨,霝 象 雼各形。”段注:“正义本作灵。笺云:灵、落也。灵落卽霝落。”“九店56 号墓”楚简:“丁亥有霝。”睡虎地秦简《日书》甲《衣》:“丁亥灵。”《正字通》:“古令、霝、灵并通。”因此“霝”通“灵”。《说文通讯定声》:“浴,叚借为谷。”故“浴”通“谷”。
4.正—贞
帛书甲本第二章:“侯〔王得一〕而以为正。”乙本:“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王弼本第三十九章:“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说文》:“正,是也。”《玉篇·卜部》:“贞,正也。”“正”“贞”含义相同,字音相近,含义相关,在《郭店简·缁衣》中写有:“情共尔立,好是贞直”,传世文献《劝学》中写作:“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因此“贞”“正”通假。
5.珞—硌
帛书甲本第二章:“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乙本作:“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王弼本第三十九章:“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玉篇·玉部》:“珞,璎珞,颈饰也。”《玉篇·石部》:“硌,石次玉。”《集韵》:“说文:小石也。一曰石皃。或作硌、、珞。”故“硌”通“珞”。
6.致—至;胃—谓;莲—裂;毋—无;已—以
帛书甲本第二章:“其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将恐〔裂〕。”乙本作“其至也,胃天毋已清将恐莲。”王弼本第三十九章:“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说文》:“致,送诣也。从夊从至。”段注:“言部曰:诣、候至也。”含义相关,字音相近,且典籍中多有通假的用法,如《史记·酷吏列传》:“然独宜以小致大”,《汉书·酷吏传》“致”写作“至”。“胃、谓”同样属于该种情况,甲本“胃”共计出现32 处、乙本34 处,都是“胃”通“谓”。“莲”为来纽元部字,“裂”为来纽月部字,属于音近而通假。《说文》:“毋,止之也。”段注:“其意禁止、其言曰毋也。古通用无。”故“毋”通“无”。《玉篇·巳部》:“巳,止也,毕也,弃也。”《正字通》:“已,与㠯(以)古共一字,隶作㠯、以。”因此“以”“已”二字通假。
式中:djl为协同成员节点pj到pl的最短路径长度,djl(i)为pj和pl之间经过pi的最短路径数。
9.监—览
帛书乙本第五十四章:“修除玄监,能毋有疵乎?”王弼本第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说文》:“监,臨下也。”段注:“毛传:监、视也。”《说文》:“览,观也。”《尚书》:“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孔颖达注:“示民行事见吉凶。”“监”“览”皆表“看”,故二字相通。
帛书甲本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乙本写作: “是以
2.仞—信
帛书甲本第五十四章:“修除玄蓝,能毋有疵乎?”乙本:“修除玄监,能毋有疵乎?”王弼本第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说文》:“蓝,染青草也。”其字形与乙本“监”相似,但字义无关,应为形近之误。
1.居—处
帛书甲、乙本第一章:“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在王弼本中写作:“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玉篇·尸部》:“居,处也。”《说文·几部》:“凥,处也”,其后又有:“凥,谓闲居如此”。因此居、处通用。
2.邦—国
帛书甲本第二十八章:“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乙本:“故以知知国,国之贼也。”王弼本六十五章:“故以智治国,国之贼。”《说文》:“邦,国也。”“邦”“国”二字常通用。帛书乙本以及王弼本全文皆作“国”,以避汉高祖刘邦讳,这也是判断帛书乙本抄写年代的重要根据。
3.送—徙
帛书甲本第三十章:“使民重死而远送。”乙本:“使民重死而远徙。”王弼本第八十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说文》:“送,遣也。”《正字通》:“徙,迁移也。”“送”“徙”皆有“从一处到另一处”的含义,在该语义环境下构成同义词。
4.恒—常
帛书甲本第四十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乙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王弼本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说文》:“恒,常也。”帛书甲、乙本全文皆作“恒”,不避文帝刘恒讳,这也是判定帛书抄写年代重要因素。“恒”“常”二字通用。
5.美—善
帛书甲本六十四章:“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乙本作:“美与亚,其相去何若?”王弼本第二十章:“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
6.籥—楗;启—开
帛书甲本第七十一章:“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乙本:“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王弼本二十七章:“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说文》:“楗,限门也。”段注:“月令:修键闭,愼管籥……按楗闭卽今木锁也。”《正字通》:“通作鍵”。《小尔雅·广服》:“键谓之籥。”故“籥”“楗”二字意义相关而通用。《说文》:“启,开也。”“开”“启”二字为同义词互用。
7.作—起;成—层
帛书甲本第七十一章:“〔九成〕之台,作于羸土。”乙本:“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王弼本:“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说文》:“作,起也。”《论语·子罕》:“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何晏注:“包曰:作,起也。”“作”“起”为义近通用。《广雅·释诂四》:“成,重也。”如《吕氏春秋》:“为之九成之台。”高诱注:“成,犹重。”《玉篇·尸部》:“层,重也。”二字有共同的义项,义近而通用。
2.帛书甲本二十七章:“〔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乙本:“是以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王弼本六十四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此处王弼本缺少大量文字内容。
3.帛书甲本三十九章:“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乙本:“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又司杀者。”王弼本七十四章:“常有司杀者杀”。王弼本当脱落“若民恒且必畏死”一句,原本“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又司杀者”两句连读,脱落后使“则恒又司杀”与后句连读,影响了句意,当补充。
4.帛书甲本五十四章:“〔戴营魄拘,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乙本:“戴营柏拘,能毋离乎?槫气至柔,能婴儿乎?”王弼本第十章:“载营魄拘,能无离乎?”王弼本脱落了“槫气至柔,能婴儿乎”一句。
1.帛书甲本第三十章:“使民重死而远送。”乙本:“使民重死而远徙。”王弼本第八十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此处王弼本多出“不”字,根据帛书注释:“远与重对言,作为动词”,表示“避免”。“不”表否定,句意改变,应据帛书本无“不”字。
2.帛书甲本第一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乙本:“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王弼本:“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王弼本“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为根据“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窜加,当按帛书无此句。
3.帛书甲本第二章:“浴(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乙本:“(谷)得一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王弼本三十九章:“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帛书本“天、地、神、谷、侯王”等五个主体联系紧密,“万物”一词和另外五者关系疏远,应按帛书本无“万物得一以生”。
4.帛书甲本第三十六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乙本“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王弼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王弼本:“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与“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重复,当按帛书本无此句。
5.帛书甲本第六十八章:“同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乙本:“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王弼本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王弼本将一句拆为两句,且多有窜改,增加“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一句,应按帛书本无此句。
6.帛书甲本第七十一章:“是以声人恒善㤹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胃明。”乙本:“是以人恒善㤹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胃曳明。”王弼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王弼本与将帛书本中“物无弃财”对应的内容写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应按帛书本。
7.帛书甲本第七十四章:“〔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乙本:“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之。”王弼本第三十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二句在帛书本中皆无,应按帛书本。
8.帛书甲本第七十八章:“道,呵〔汎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乙本:“道,渢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王弼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一句在帛书本中皆无,应按帛书本无此句。
9.帛书甲本第八十一章:“道恒无名。”乙本:“道恒无名。”王弼本:“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无不为”四字增加后篡改原意,应按帛书本。
在帛书本与王弼本对读时,会发现大量语序、次序不一致。如帛书甲本二十九章:“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乙本:“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王弼本六十六章:“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对于文义影响不大。帛书甲本七十四章:“果而毋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乙本作:“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王弼本第三十章:“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六书故·动物一》:“骄,引之则为骄矜。”意为“傲慢”。《正字通·矛部》:“矜,骄矜自负貌。”《说文》:“击也,从人持戈。”段注:“又引伸之自功曰伐。”“骄”“矜”“伐”统言“骄傲自满”,但析言有别,三者“骄”程度较轻,“矜”次之,有“自负”之意。“伐”本意为“击打”,因此在“骄傲自满”的基础上还有“抨击”的含义。程度上层层递进,因此当依帛书甲本。
通过逐字逐句比较,可以发现帛书本《老子》中存在着大量的虚词,如“之、者、也、矣、夫、呵、其、则”等,而在王弼本中虚词数量极少。一方面说明《老子》本要远远超过“五千言”,马王堆汉墓帛书对上古典籍中的词汇研究是极佳的参考材料。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随着时间的演变,虚词易脱落和消失的特点。
通过将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与王弼本《老子道德经注》对读,可以看到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传世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脱文、衍文,和帛书本语序、词序上也有较多不一致之处。通过比较以及对文中内容的辨析,能够勘误传世版本中存在的错漏,同时也可以对《老子》的文本研究有所帮助。由于精力有限,且《老子》体量较大,仅能以点带面对其中个别字词进行分析研究,更多内容以待日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