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3-03 06:15颜刚威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子女个体老年人

颜刚威

(澳门城市大学,中国 澳门 999078)

当人们面对挫败时,容易产生消极或负面的情感,导致个体出现偏激性的行为,如果能及时地获得家人与朋友的聆听和支持,则个体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也重新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概念,保持积极的挑战心态,勇敢地应对各种困境。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需要外界社会的帮助,才能维持着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何况是在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观念、社会价值观、人文精神、道德素质等都提到敬老护幼的核心理念,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中国人,必然要秉承这些精神。

一、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欠佳,当子女长大成人后,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和谋求高福利、高工资、高职位,他们往往会被迫离开农村里的父母,到大城市打工和开拓新生活,从而改善下一代的家庭环境。虽然子女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忽视了年老父母的内心感受,使得越来越多的老人寄居于资源贫乏的农村。他们在子女离开的日子里,多数是苦闷的,继续从事农务等体力劳动,获取一份低收入的回报,生活基本状况是朴素且艰苦的,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较差,卫生条件也急需改善。一旦年龄逐渐老去,直至无法从事工作后,转为替子女照料孙辈,担任起教育的重大责任,导致身心疲倦。尽管老人已到了机能渐渐衰退的年龄,却要继续为子女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社会保障,严重影响到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和谐家庭的建立。另一方面,即使日后子女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能力接父母来城里,但是由于部分留守老人几乎大半辈子都是在农村生活,难以融入城市文化的生活圈子。譬如,城市里的房子空间较狭窄、社区环境卫生要求较高、衣着打扮、社交与语言谈吐、人际友谊关系等诸多因素都会让老人感到不自在与不习惯,这都是由于个体受到不熟悉的社会环境影响,自身感到拘束。

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里60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为10.91%,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却达到14.98%,[1]呈现出有上升的趋势,足以表现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老年人会在总人口的比例上增多,反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老龄化。毫无疑问,我国农村地区的贫困状态有明显幅度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城市里居住,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纵使部分老年人依然逗留在农村里生活,但生活方式变得很便利,也能够有快递直达,医疗技术得到提高,周边环境设立了众多的小商店,享受着现代化社会的成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留守老人未必懂得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更谈不上网络购物或手机支付功能,老年人未必能够完全体验到我国信息科技发达的成果。还有极少数的农村老人是独居生活,他们因没有后代的问题(未曾生育子女、子女比父母先行去世)而处于单身,或夫妻二人共同居住,他们所遭受的心理问题与其他长者相比,可能会更严峻,经济状况也因金钱的缺乏,导致生计都成了问题,最终成为社会上的边缘人士。

二、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状况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留守老人急需社会大众的协助,才能够走出贫穷的困境,逃离独居的悲伤场景,回归与子女、孙辈一起的美满家庭生活。如果该群体的社会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必然会涉及到个体心理问题,留下痛苦的情感,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可能,不利于人格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根据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Jung's theory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进一步地分析留守老人的心理状况,探讨如何有效地维护老年人的脆弱心灵。

(一)需求层次理论

从需求层次理论[2]的角度来看,不发达地区的农村留守老人,可能连第一阶层的需要都满足不了。在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上的食物、水源、住所等,由于极少数的老人早已失去工作能力,也没有任何亲属的照料,往往要独自面对贫困的生活。同时,他们在昔日未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字和语言使用能力较差,难以有效地表达内心诉求。与同样是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不一样,老年人多数被负面标签,不被社会大众有较大的寄望。对于第二阶层的安全需要(Safety needs)方面,即使留守老人居住于传统祖屋里,但是由于日久失修,缺乏金钱的重建与翻新,必然造成安全性问题。一旦遇上自然性灾害,房屋的倒塌是常见事例,导致人命伤亡,也易于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如果是与家人共同居住,那么个体更容易获得安全感,不至于缺乏安全的需求。第三阶层的社会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留守老人基本上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子女不在身边,当遇到负性事件(疾病、缺乏金钱、亲友逝世),而且未能及时告知家人,这些负面情绪会被抑制到潜意识(Subconscious)层面;另一方面在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中,纵使是在乡村里获得强烈的归属感(Belongingness),无奈由于交通不便利,难以保持与他人的友谊关系,况且部分老人还兼顾农务和照料孙辈,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在第四阶层的尊重需要(Esteem needs),有不少研究[3]指出留守老人的自尊程度较低,自我认同感也较。老年人在农村里生活,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异样目光和比较,也因顾及自己与子女的面子问题,往往不敢主动提及子女不在身边照顾自己的事实,也易诱发自卑的不良心态,甚至遭到村民的冷嘲热讽,进一步加深负面情绪。最后是第五阶层的自我实现需要(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当个体在前四者的需求都得不到充分满足,那么便谈不上梦想的实现,更没法取得伟大的成就。在现实面前,只能够继续过着苦闷的日子。

(二)集体潜意识理论

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而言,这里的一切是多么熟悉,也是历代祖先传承下来重要的文化和经验,是黄土大地滋养自己的成长发育。这种想法在无意间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观念。自我认同是农耕文明诞生下的个体加上中华民族的情感,使个体构建出人格面具(Persona),它影响着个人的真实自我感受,为了取得社会大众的接纳和认同,不敢表达内心想法。譬如说,部分的留守老人都坚持守护着父辈们所留下来的珍贵土地,尽管个体心有余而力不足,依然每天到农田里进行简单的打理,务求做到保护先祖的财产,免于毁在自己的手上。至于下一代未做到守候土地的责任,那必然是加强留守老人的决心,面对贫瘠的农村,更加要刻苦耐劳,维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特殊情感。罗静[4]指出,原型(Archetype)是人脑中早已烙印的,是表达出人的思想意识,必然受到自然、社会、文化的影响,最终作出认知行为上的判定。当物质生活提高,大幅度地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老人则要求个体的精神也要得到满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确实能保留了原来的风俗人文,但是却受到外界的质疑,有的过于保守和陈旧,未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生活节奏。

老年人的心态相对于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思考方式,较为拘谨和保守。历代祖先都经历过与自己相似的局面,要独自守候,以及照顾子孙的责任无形地强化自我曲解的理论,坚持本能上的安全意识,深信农村地区的生活更美好,拒绝接受到城市里体验。与其冒险到外地重新生活,不如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内继续安享晚年。正如荣格的阴影理论(Shadow)指出,个体的生活习惯是俭省和勤俭,内心却是向往着富贵荣华的奢侈生活,犹如阴阳的协调,当平稳被打破之时,则诱发内在另一个自己的出现,甚至带有攻击性、不道德、不文明。因此,留守老人坚决逗留在农村里的想法,或许是集体无意识里的最佳选择,维持了心灵上的相互协调与和谐,让生命找到活着的意义。

三、应对措施研究

针对于我国农村地区不发达的状况,留守老人的心理问题自然是与社会环境有莫大关联,因此采取的对策不仅要从心灵方面入手,更要注重改善社区生活文化,方可达到良好的成效,让老年人颐养天年,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子女赡养父母的基本义务

不少子女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而完全漠视对父母的关怀,只顾当前的好处忽视了孝顺父母的责任,不符合当代的价值观,也与中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尽管子女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而外出到城镇里打工,无法维持日常的见面和照顾,那至少要做到每逢过节时回家乡探望父母,并且尽早地接家属来城市共同生活,或是赚取一定的金额后便回家承担作为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同时,子女不仅要在生活条件上为父母提供帮助,也要时常嘘寒问暖,定期通过电话等方式表达关心。现在通讯工具高度发达,随时能用手机的影像与视频,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子女陪伴父母逐渐老去,维持原生家庭的和谐,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减少留守老人家庭分工的压力

不少留守老人不仅要独自在农村生活,还要顾及农务工作和照料年幼的孙辈,这些无形的压力极具伤害性。农村里的老人不但没有安享晚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反而是兼顾家庭里的分工压力,这完全是损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由于年龄的问题,个体的机能必然会衰退,让老人来担任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容易出现因长期照顾产生的倦怠感,也影响到日常儿童的人格发展与依恋对象的形成[5],甚至整个家庭的生活型态发生重大改变。所以,不要把照顾幼儿的责任推卸给农村里的留守老人。

(三)社区活动与长者中心

当留守老人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他们有一个愉快的老年生活,避免内心负面情绪的增加。由社区自发性组织活动,譬如说每周固定的集体聚会,让老人们相互聊天,分享一些生活上的趣事和细节;过节日时给予老年人小礼物,送上衷心的祝福,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爱戴;设立类似广场舞的体育文化活动,让老年人能够健身强体,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设立关怀小组,定期性派志愿者走访独居老人的家中,注意到他们的家居环境卫生状况,保障老人的基础生活质量,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6]。

(四)社会福利机构的协助

农村里的经济与城市相比有较大程度的差异,相关部门要与外界慈善团体合作,共同设立和管理社会福利机构,确保其运作顺利且有效。通过当地政府的补贴以及外界的捐赠,让机构得到一定的物质,再设立不同的部门,来协助解决留守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让农村与农民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7]。设置心理辅导室,评估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作出干预行为,防止危害的发生;加强物资的运输,当负性事件的发生时,老年人未必能够独自面对,尤其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时,需要外界的物质援助;提供安全的场所,当节日来临时,邀请老年人共同聚集一堂,营造出美好的气氛,有助于个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总结

留守老人的出现,不仅直接影响到家庭和谐,更是社会性问题,因此要宣扬中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养。同时,针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因素,致力于改善他们的内心世界,维护其自我价值,并认识到老人是社会宝贵资源,而非无价值的负担。最后,该群体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份子,确保留守老人的基本权益,也是重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子女个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