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莹
(长春大学 美术学院,长春 130000)
1988年我国正式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以环境艺术作为主要载体,向学生讲解环境艺术领域知识及施加影响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将多门类学科知识相结合,所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横向包括消防环保、装饰材料构造、设计学、艺术学、美学、人机工程学、建筑结构、建筑学等;纵向涉及公共事业设施、娱乐空间环境、商业空间环境、办公空间环境、人居环境等很多与人们工作、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环境艺术设计。新时期要不断完善与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体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简知识结构,着重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适应课程建设要求
近些年,我国很多学者将研究范围从经典艺术设计方向逐步转变为数字艺术设计方向。以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安排实践时比较简单化,所以教学环境不符合实际。在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发展的今天,在选择教学设施和制定设计方法、教学目标时,重视单一性设计主体、封闭性设计过程,这些研究首先是以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为主要对象[1]。而一般高校艺术类学生和专业艺术院校学生存在一定差异,他们来自于社会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求学目的:部分学生专业对口,为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填补工作不足而继续学习深造。其次是改革课程内容,更加重视计算机艺术设计,通过计算机进行艺术创意和艺术设计,以计算机图形学的颜色模型和颜色体系为主要学习内容,属于数字化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教导学生通过计算机增强艺术设计创意和艺术设计的水平和能力,进而达到无纸化设计。
2.适应环境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养成学习习惯、了解艺术设计规律、增强艺术修养为最终目标,如此既能够增长学生实践能力,也能够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术交流气氛更加活跃。应把艺术设计复杂的、多重的属性关系深入浅出、由繁到简地全面解读,而后恰当地应用在专业设计中。所以,要让学生了解系统知识和国内专家学者的先进设计思想。目前很多高校学生没有深入理解艺术设计,大部分只是能简单地识别颜色,学生平时多为高艳丽、高纯度的艺术设计,不了解灰色系、复色系的设计,更难以调配出艺术设计。对于今后的设计师及预备队伍而言,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他们开展社会实践,结合他们自身素质来分析与探索,设计出满足学生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的艺术设计课程,基于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多方位教育引导,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团队精神。且能够更好地适应艺术专业类学生整体素质综合发展的要求,为其今后更好地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也可以建立艺术设计工作室,促进企业、科研、教学的相互结合,引导艺术教育紧跟时代脚步。
1.将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当今,新观念、数字信息技术持续发展,推动我们要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新形势要求,要分析目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高校与教师应遵守培养学生能力和知识的基本原则,将以教为核心的灌输模式逐步转向以研究为核心的互动模式,重视增强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教学内容方面,不但要教学传统艺术设计,也要增加多媒体艺术设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不但能通过电脑进行搭配艺术设计、软件设计,也能设计传统艺术作品,在信息时代培养更多具有综合艺术素养、创新精神、现代化设计意识的创意人才,传授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为其今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将多媒体艺术设计和手绘艺术设计妥善结合
高校要向每个新生进行专业介绍,让他们了解专业特点,而后增强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艺术类学生缺乏扎实的多媒体设计应用技术,缺乏手绘艺术设计能力,而很多新生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础能力,因而教师要结合学生情况,全面体现和充分调动学生个性,增强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难度。教师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时,将师徒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将电脑配色训练和传统手绘技法妥善结合,通过电脑设计软件来深入学习艺术设计配色。高校与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是教学根本[2]。手绘艺术设计关注感性认识,以颜料来体现色与光之间的关系,颜料调配具有微妙的变化,设色细致工整,但要求拥有较强艺术修养和功底,同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多媒体艺术设计重视感性和抽象理性的运用,体现出艺术效果丰富、设计光泽度高、色域选取广等特点,能够重复填色、选色,方便修改。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一定要满足学生特点,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服务,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增加实训内容、创设教学形式,转变传统课堂单一、陈旧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质量,更快捷、更广泛地为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1.制定完善人才教育目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定的人才教育目标为培养人才指明方向。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着眼点,确保人才拥有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高校要立足于职业本位思想,注重增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市场需求这一导向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全面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职业范围和专业特点,把握市场契机,持续发展本专业,让人才培养能够符合市场需求。通过试卷分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比较科学的评价方式,却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和弊端。学生一般在高校学习四年,了解基本专业知识,能够通过软件来具体操作,能够评价经济指标,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高校要增加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如校内实践项目、企业就业实习等,根据学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2.拓展教学空间,增加实训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只将教室作为唯一学习空间,要全面了解现代信息资源和得到资源的各种方式;要构建生活环境空间和社会环境空间,积极走向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要构建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智能教育环境,在不同信息的刺激下,产生更多设计灵感。在网络环境下构建起的协作学习空间,借助FTP系统、虚拟教室、新闻组、聊天室、E-mail、BBS等方式进行学习,摆脱地域与时间局限,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另外,手工作坊、公园景点、外景拍摄地、实习工厂等场所都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学习场所,教师的引导特别重要。环境设计专业要积极建设民间工坊空间、市场考察空间、实验室空间、虚拟教室空间、实习基地空间、创新基地空间等。
以前开展实训课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造型训练,大部分是绘画写生课程,就是延伸了以前的艺术教学模式。如此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设置却没有广泛地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内容妥善结合,造成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和科学应用专业知识,难以充分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者钱品辉曾提出:“艺术设计专业形成创新思维和设计师心理层面有直接关系,同时环境、冒险、交流、体验、观察等外部因素也会对设计师塑造创新概念和创新思维有直接影响。”可见,创新思维并非只是通过课堂就能够获得的理性知识,而是要超越课堂,积极体现、积极观察,在沟通与融会贯通后领悟到的感性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比文本更加丰富,进而共享教学资源。其涉及与管理的信息既包括书本文字,也涉及视频、动画、图形等多媒体信息,就是超媒体系统。通过此超越文本的特性,结合环境设计教学目标,将不同教学内容融合为有机整体,设计出包括视频、语音、文字的电子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如市场动态调研、经典赏析、设计快题、单元练习、理论测试等,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习与复习。
3.采取课题式、情景式教学方法
(1)课题式教学法。在设计界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目前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设计和艺术学科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摆脱传统教学格局限制,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进行重新定位,让其适应学科发展[3]。课题式教学是通过预设课题,根据实际条件和教学环境进行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教学有机结合,能够充分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实现高校教学目标。也可以选择“以赛代练”的模式。现在环境设计专业领域的比赛不断增加,部分比赛涉及目前社会需妥善处理的热点问题。学生参加这些比赛项目,可以锻炼他们技术能力、增强他们知识水平,在研究与处理问题过程中总结自己的问题和优势,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以便更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2)情境式教学法。设置教学情景包括四方面:首先,多元化教学资源。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包括交互性、降解型教学内容,让实际和理论相结合并增加课程内容,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率。互联网的诞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和资源,且优质网络课程为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其次,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信息含量。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制作工具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来设计教学内容[4]。高校学生在思维模式方面重视综合功能、想象、直觉。多媒体课件则能够符合学生的感官与视觉要求,可以有效借助教学媒体建立形象、直观的课堂情景,提升教学内容的形象化与直观化[5],帮助环境艺术设计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再次,策划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建立问题情景将学生注意力进行引导,提供材料并激发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学习资源,形成个人知识系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按照学生学习喜好、学习水平、个人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与合作。最后,在情景设计中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彼此互动。如通过网络沙盘、微信群、QQ群、在线论坛等形式来互动,让学习过程更加完整。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妥善应用在实践中,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处理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其能够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市场变化,了解社会变换,帮助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企业与设计公司需要更多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在此大环境下,改革与完善教学模式成为现阶段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这将是长期、艰苦的改革过程,并且实现过程离不开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