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教育

2020-03-03 03:45康莉莉
林区教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历史使命中国梦核心

康莉莉,陈 龙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福州 350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跃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声音”逐渐传播,“中国力量”持续展现,中国在世界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发展的最高位,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毅力,带领“中国巨轮”乘风破浪。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目前我们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应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中国梦”、“青春梦”和“我的梦”有机融合。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做历史使命的传达人,让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使命认知,理解使命内涵并逐步自觉承担责任,在承担历史使命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一、“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内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详细阐述了“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一概念的提出随即成为日后我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成为广大青年学子的前进方向和动力源泉[1]。简而言之,“中国梦”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着全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

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当代大学生应明确“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还应明确个人梦和“中国梦”这一“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切实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梦”与“民族梦”之中,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让个人的人生价值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也一并体现[2]。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培养基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把使命教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动力,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使命的缘由、内涵、重要意义以及自我实现的能力,并为此积极主动投身其中。高校教育者要明确使命教育的方向性、实践性、忠诚性和坚定性[3],要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中,必须紧紧围绕“中国梦”开展使命教育,建立战线、树立防线、守住底线,切实把使命教育演化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起点。

二、高校开展使命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逐步由一个被列强欺压的弱国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大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飞跃。大学生正处于吸收与融合知识文化的高峰期,但他们对外来文化中隐含的糟粕无法有效清醒地辨别,极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潮的影响,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脱离正常的学习生活轨迹,形成奢靡、低俗、盲目攀比的物质追求陋习,政治上信仰缺失,学习上懒散随意,生活上吃喝玩乐,缺乏理想信念,与“求真、务实、担当”的大学品格背道而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而实现“中国梦”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要紧紧围绕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历史使命,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教育形式,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受教育之余能够深刻领会历史使命的内涵,并自觉地为承担使命不懈奋斗。

1.开展使命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历史使命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为个人人生理想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这一历史使命能最大程度地振奋人心、昂扬斗志,促使青年学子将个人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激励大学生不畏艰难、发奋努力、顽强拼搏,在不断推进“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最终实现个人价值[5]。与此同时,实践历史使命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舞台和更广阔的空间,引导他们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人生理想,激励他们不断追求梦想,在实践中施展才华、得以历练,从而健康成长。当代大学生只有坚定不移地树立为党和国家奋斗的志向,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最终成就个人事业,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2.开展使命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核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深刻体现了这一体系的根本性质、丰富内涵及其实践要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自然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这正需要以开展使命教育作为新的精神价值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6]。这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展使命教育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和思想保证。实现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历史使命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创新精神等硬实力的同时,还应有思想、文化及价值观等软实力的支撑,更是要求大学生要自觉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在艰难险阻、大风大浪中始终如一[7]。

3.开展使命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数先烈的夙愿,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正大步朝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迈进。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扎实开展使命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8],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树立崇高远大理想,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并最终将自己铸造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服务社会,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高校在开展使命教育时应紧紧围绕这一内容,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品牌,探索科学的教育模式,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巨大力量,让使命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见到实效。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大学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它将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有机融合起来,以文化促进教育,以教育提升文化。所以,开展使命教育必须在高校搭建良好的文化平台。一是引导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将民族复兴的目标和任务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成为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二是融入物质文化建设,依托图像、视频、宣传画等形式在校园建筑、道路标语、宣传栏、LED电子屏等硬件设施中展现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历史使命内容和目标,让大学生置身于充满历史使命精神元素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了解历史使命。三是纳入制度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切实传播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引领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成事、直面困难的进取精神与探索精神,体现使命教育的规范化、具体化和强制化,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9]。

2.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开展使命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一是要以学校党委为中心,抓好顶层设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效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二是要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衔接,以专业班级为单位,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师和学生中的先进积极分子为主要传播者,利用课堂上下、教室内外共同开展使命教育,并将其融入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和文娱活动中,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0]。三是要构建立体教育模式,将党支部、课堂教学和企业相结合,强化专业教育和使命教育的深度融合,发挥专业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校企合作,促进专业教育不断向使命教育靠拢,形成高效、立体的教育教学模式。

3.发挥大学生自身的巨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使命与国际环境的关系,要明确和领会历史使命的内容与实质,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践行历史使命,发挥主体意识,激发自身的潜在力量,成为建设伟大祖国的生力军,成为实现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历史使命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坚力量[11]。未来中国,是一群有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唯有集中精力想事业、干事业,才能心怀苍生,大爱无疆。因此,面对现今的世界格局和我国的发展形势,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开展使命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意识,使其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历史使命中国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
牢记历史使命,把握时代机遇,再创未来辉煌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