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洋
【摘 要】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引入自制教具这一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较容易地理解数学中晦涩难懂的东西,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了其在实践方面的潜能,并锻炼了探究和思考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将自制教具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自制教具;策略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对万物好奇、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纪,但其思维尚不成熟,对于数学中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抽象性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很好。在课堂中引入自制教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激发对数学的热情的基础之上,以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将自制教具融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引入自制教具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年龄尚小,在思维方面并不成熟,同时也不能够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事物,又由于数学中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氛围相对枯燥,使得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不很大。因此,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将自制教具引入课堂是一个较可行的方法,于教师而言,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又保留了学生的独立个性,于学生而言,通过对教具的自行设计和制作,既激发了其对学习的好奇心和热情,又在无形中掌握了不易理解的数学知识。
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七张硬纸条,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平行四边形,之后为了将平行四边形和其他图形的特点区别开,教师首先让学生复习三角形的性质,即用三张硬纸条制作一个三角形,并通过移动硬纸条得到三角形稳定的结论。然后学生再根据图片中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用剩余的纸条自制一个平行四边形,也移动硬纸条,并与三角形进行对比,可以得知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图形,对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产生了主动性,从而在接下来教师提出的“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如何才能让不稳定的平行四边形固定住吗?”的提问中积极地回答,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在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是固定的。”有的同学回答:“我用一张纸剪出来的也是固定住的。”等。学生用简单的教具,将知识通过自己的诠释理解并记住,同时提高了自身对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引入自制教具挖掘动手制作的潜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机会,随着近年来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自制教具的过程,能够在体会到数学本身奥秘的同时,激发自己在动手方面的潜力,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如在教授《几分之几》的一课中,课前,学生应教师要求准备好一张圆形纸片,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将圆形纸片均匀地对折三次,得到平均的6个扇形,按照自己的意愿,学生随机剪下自己想要的几份扇形并且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得知:“1份是整个圆的1/6,2份是整个圆的2/6,3份是整个圆的3/6。”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得到结论如果某分数是六分之几,那么该分数就是由几个六分之一构成的,其他的分数也是一样的规律。在使用教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实践归纳总结了难以理解的规律,而且还挖掘了自身在动手方面的潜力。
三、引入自制教具提升探究思考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尚不成熟,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让学生通俗易懂地理解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灵活地运用知识便显得较困难。自制教具的引入将学生觉得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形象化,使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对相关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认知,并在实际操作中无形地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在教授《圆柱体的体积》一课时,学生在课前提前准备好三个由硬纸板制成的圆柱体,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在第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均匀地画12条直径从而把底面平均地分成24份扇形。之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将第一个圆柱体以扇形为底,高为高均匀地剪下24个立体结构,并用胶棒将24个立体结构再粘起来得到一个模样近似为长方体的图形。通过小组计算得知近似长方体虽是圆柱体拼接而成的,但体积并没有发生变化。同理,教师让学生把另外两个圆柱体分别分成48份和64份,通过同样的分析,学生可以得到,拼接而成的还是近似的长方体且体积不变。通过此过程学生分析得到,长方体的体积是通过底面积和高的乘积得到的,而近似长方体的体积又等于圆柱体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那圆柱体的体积也可以通过底面积和高的乘积得到。这样,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通过自身的思考从事物本质上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教具的过程,学生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化为可以理解的直观化的知识,同时激发了自己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挖掘了动手方面的潜力,并提高了自身探究思考的能力,为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要因知识内容适时地采用自制教具的形式,将自制教育与教学相融合,提高课堂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茂林.小学数学教具的制作与使用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51.
[2]马敬雄.用而有度,简洁高效——小学数学教学中课件合理使用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5):97-98.
[3]刘婷婷.结合教具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0):8-10.
[4]唐传奇,张丹君.小学数学学具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2):32-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