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杰,黄雅琪,周勇良
(无锡东谷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191)
面粉加工企业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一部分有条件和资金实力的企业选择新建面粉厂进行扩张外,很大一部分企业还是通过技术改造在现有车间基础上调整新工艺、更新部分设备的方式,达到以最小的投资能满足扩大产能、提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的目的。但与新建项目相比较,改造项目在工艺设计和机电施工上难度更大,不仅需要工程服务人员对改造项目的现有工艺技术、厂房特点、设备状况及产品质量等十分了解,而且需要设计人员在工艺改造设计时能结合原有基础,克服楼层空间限制等不利因素,全面考虑并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才能帮助建设方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提高效率和增值。
目前新建面粉车间的单条线产能与早期相比普遍大很多,但针对具体的终端产品的要求而言,多数新建车间是没有明确定位的,后续支撑新建车间正常运转的多是尚待开发的新客户,因此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不断调整设计。与之相比,改造工程就更加有的放矢,有利于建设方和工程服务方针对不同细节各个击破,取得更加明显的改造效果。
(1)提升质量。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石,任何一个优质企业不断发展的历程也一定是其通过各种方法提升质量的过程。通过改造工程运用新工艺新装备后,既可以稳定现有客户不断满足其对更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又有利于发展更多的新客户,同时通过技术改造调整加工产能以增加产品品种和提升产品质量,追求更高的单位产品利润率。技术改造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提升质量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增加企业利润[1]。
(2)扩大产能。粮食加工属于微利的加工行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利润较薄的中小型企业靠扩大产能来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发展方向[2]。受工艺技术和设备质量及国家经济状态的影响,我国20世纪80年代一个200 t/d的面粉厂已属于规模较大的厂,至今大多数老厂都普遍存在产能偏小和产品单一的问题,而即使近几年新建的面粉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根据自身产能、市场及行业状况设想后续的发展计划,在企业积累了一定资本和市场后,也有很多企业在不多增加土建投资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厂房设备通过优化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增加新设备来扩大产能;以相对经济的方式实现企业产能的扩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增设功能。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进步,面粉或食品生产车间各个工段的工艺、设备和机电自动化也都在不断的更新,如在减少人工用量、增加自动化程度、提高食品安全等理念下增设散装面粉的接收系统;面粉、淀粉车间增设罐车或集装箱的散装发放系统;原有单一面粉生产车间增设全麦粉生产线、全自动包装、小包装及后续二次自动装箱系统等。
(4)满足规范。面粉、淀粉或食品车间本身就是生产或使用粉体的场所,有些车间由于建设较早,一些功能无法满足目前消防安全、生产安全或食品安全等规范的严格要求,故需要对其进行有目的地整改,使整个生产过程和终端产品都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
改造项目在设计时是否能充分有效地利用车间的现有条件非常关键,它会影响整个方案的布局,进而牵扯到改造工程的造价。设计过程中以目标为导向,在利用原有车间的既有条件时可能会采用区别于正常的设计思路或布局方式,既实现改造工程的目标也达到尽可能降低造价的目的。
改造工程开始前期就需要设计布局人员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开阔的设计思路,熟悉生产工艺和机电设备的相关知识。当然,常规的改造工程多数不会过于复杂,建设方和设计方都希望在满足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小地改动。大多数会是车间的某个工段或局部区域,有些项目原有车间的图纸或相关文字资料早已丢失或损坏,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现场勘察并对现有条件进行适当测绘制图,当然这样得到的图纸远不及新建项目的图纸那样详细。例如在制粉车间增加全麦粉生产线或散装粉发放系统时在不影响原车间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车间的既有仓容、设施或建筑空间等。
或许有人认为改造项目很简单,金额很小,施工起来也比较随便,有点经验的人都可以做到。其实不然,针对不同的改造工程都有其自身或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改造工程在某些方面更能体现设计和施工时对细节处理的水平[3]。
在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除考虑与新建项目施工相同的安全要素外还要关注施工过程对现有车间安全的影响,如施工过程中对结构主体是否造成破坏;在食品、面粉或淀粉车间里的卫生安全,施工过程中不得污染其它相关设备和管道;施工区域与无关区域的围挡隔离;在车间划定区域内不得实施动火作业,以免造成火灾或爆炸等其它损害;结合原有车间环境进行安全文明施工[4]。
虽然改造工程的施工受多方面的局限,而工程的施工质量则不能因此打折扣,一样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符合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和检修方便等要求,否则同样对后期的验收、生产和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改造工程的成功与否。
几乎所有改造工程都是时间紧、周期短,多数都是车间正在正常生产的状态下进行停产改造。虽然前期已经为停产改造做了尽可能完善的准备,但能给予停产的施工时间依然非常地紧张。有时候需要边生产边施工,把施工区域隔离或者在车间每天允许的一两个小时内抢时间施工,在规定时间段内施工后要能投入生产满足全生产链的要求,这要求施工方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尽可能地缩短机电设备的施工工期,在有限作业面和短时间内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并需要合理的施工作业管理和相关物资的保障。
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改造工程,工程服务人员从准备承接某个工程进行投标报价开始到竣工验收都是一个不断“填坑”的过程,其中改造过程中可能尤为明显。它需要富有经验的工程服务人员尽可能充分预估后进行专业合理的估价,改造过程一般对以往的状况不太了解,短时间接收的有效信息有限且并不全面;有些明显的“坑”可以进行合理预测,这些大多数承包商都可以预见并有效处理[5]。而有些“坑”则是“暗坑”,需要凭借丰富专业的综合经验、高效的执行团队及翔实的现场勘查等才可能填补,比如改造工程不会像新项目一样按照常规的顺序进行施工,多数存在设备施工顺序的穿插,原有的设备更换和新设备的安装时需要将周边其它无关设备移动后再进行复原;由于空间受限造成多次搬运或吊装;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所需洞孔的开凿与复原及其它相关的辅助管理。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能否将这些“暗坑”处理好是后续车间使用人员的关注点,对服务商来说也是一个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点。
熟悉了解改造工程的特点可以极大帮助改造工程的参与人员更好地实现改造目标,同时任何一次改造工程结束后车间生产人员和工程服务人员都需要进行复盘总结,作为车间生产人员这些经验和认识可以帮助他们对后续车间进行更加高效的生产运营和管理;作为工程服务人员可以逐步积累经验并形成良性循环,将成功的经验运用在以后的工程中,同时将目前存在不足在以后改造工程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