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雄, 李朝霞(邵瑛)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荨麻疹是由于肥大细胞活化释放组胺和其他炎症介质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一过性、局限性水肿反应,是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临床以大小不等的风团伴自觉瘙痒为主要表现,可伴随腹泻、腹痛和气促等症状。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指出现风团伴瘙痒反复发作,近乎每天发生,且持续6周或以上者。慢性荨麻疹是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1]。现代医学认为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甚至精神因素等均与荨麻疹的发生密切相关[2-4]。目前,现代医学临床治疗荨麻疹多选用口服抗组胺药物,但其存在治愈率低、远期疗效差、易出现药物抵抗或依赖、经济负担重等问题。中医治疗荨麻疹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在整体改善和患者依从性方面优势凸显。针刺及推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疗效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影响人体神经及体液调节,从而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强化T细胞主导的体液免疫及B细胞主导的细胞免疫功能,使复杂而完善的防御体系恢复平衡[5];(2)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可以有效控制B 细胞合成IgE 的能力,从而降低血清IgE的含量,强化机体对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以达到细胞修复的作用[6]。
邵瑛教授为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传承了其合作导师——国家级名中医赖新生“通元疗法”的学术思想,即“通督养神,引气归元”学术思想,并将该学术思想运用于小儿推拿临床,能有效控制小儿慢性荨麻疹的发作,改善患儿体质。小儿推拿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等优势。现将邵瑛教授采用推拿手法诊治小儿慢性荨麻疹的经验介绍如下。
慢性荨麻疹属于中医学“瘾疹”“风丹”“风疹块”等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伴瘙痒难忍,骤然发生,迅速消退,退后皮肤不留痕迹,并反复发作。该临床表现符合中医风邪“善行数变,走窜不定”的特点。《金匮要略》谓“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指出风邪袭表,与人体卫气相争为该病的病机。但临床依据外感风邪运用疏风解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不佳。
邵瑛教授结合《灵枢·百病始生》中“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与《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下》中“游风在于皮肤,逢寒则身体疼痛,遇热则瘙痒”等相关论述,认为慢性荨麻疹患儿体内存在“伏风”,伏风游行于腠理之间,易受外界风邪引动而发于皮肤肌表,从而形成风团。其根本原因为营卫不和,气血相对偏盛,从而形成气血郁滞的病理状态。营卫不和则易导致外邪引动淤滞的气血外发于皮肤肌表。若血郁甚者,则风团色鲜红且伴瘙痒剧烈;若气郁甚者,则风团色多淡红或苍白,虽有瘙痒但多不剧烈。另因营卫周游全身,且于四肢关节及衣物阻隔处易于郁积,故慢性荨麻疹好发于上述部位且游走不定。
有学者认为“伏风”为先天禀赋特异患儿伏藏体内的俟时而发之风[7]。但邵瑛教授认为除先天禀赋外,“伏风”还应包括患儿因饮食、居住环境、疾病用药等后天形成的阴阳失衡的体质现状,常表现为气虚、气滞、痰浊、阴虚等症候群。
小儿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现代中医常从风寒、风热、湿毒、气血虚弱、阴虚血燥等方面入手[8-9]。邵瑛教授认为小儿慢性荨麻疹为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乃因小儿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常不足。肺为华盖,不足则易为外邪侵袭体表而发病;脾主运化,不足则易因过食膏粱厚味、荤腥动风之品,而致运化失司,痰湿内生,助长伏风之势;肾主封藏,不足则元阴、元阳失泻不收,阴阳失衡。另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气虚则卫外不固,血虚则化燥生风,此皆易助长伏风之势。标实者,即“伏风”外发肌表的症候群。
除此之外,尤需注意心、肾二脏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谓“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指出荨麻疹的发病和少阴肾息息相关。肾主封藏,少阴有余者,肾气升发有余,而肾精蓄藏不足。肾气升发有余则上济心火,致使心火亢盛于上,形成心肾不和之象。《素问·刺禁论》云:“心部于表,肾治于里。”心火郁积而好从营外发表部。营出中焦,奉心化赤,卫出下焦,得肾气化。故慢性荨麻疹在外为营卫偏盛,在内实为心肾不和。
邵瑛教授据此提出,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应在抓住主要病机的前提下,分虚实二证论治。虚症以突发瘙痒不剧,搔抓之后很快出现白色或淡红色风团疹块,迁延难愈为其主要特点,平素易感,舌淡,苔白,指纹淡;实证以红色风团状皮疹,高于皮肤,痒甚为主要表现,多伴夜间哭闹或翻覆眠不安,舌红,苔黄,小儿指纹滞。
赖新生教授早年致力于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机制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针刺特定穴位可使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lgE水平下调,从而控制过敏症状的发生[10],并据此创立“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疗法(简称“通元疗法”;以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为调治核心,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引气归元以调气机、固本原,通元以达阴平阳秘)。邵瑛教授继承“通元疗法”的学术精髓,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小儿推拿特定穴之特色,创立以“通元消敏”为法治疗小儿荨麻疹的小儿推拿基础方,再据患儿虚实之证型辨证加减。该疗法主要通过推拿刺激天枢、膻中、关元等穴调整人体气机,使气之清浊各从其道,以调和营卫,安和五脏,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消除过敏症状。
通元消敏推拿基本方:①点筋分阴阳100 次。②平推肺经200 ~500次。③补脾、肾经200 ~500次。补脾经手法:医者持患儿拇指桡侧缘,用拇指沿患儿拇指螺纹面旋推;补肾经手法:医者持患儿小指桡侧缘,用拇指指腹沿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④顺、逆运内八卦各100 ~200 次。运内八卦手法:医者左手握持患儿左手掌面朝上,右手沿患儿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做圆周运法。顺时针方向运称顺运内八卦或运八卦;反之称逆运内八卦。⑤按揉一窝风1~2 min。按揉一窝风手法:医者用拇指揉按患儿左手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⑥推上三关100次。⑦拿揉双侧血海1 ~2 min。⑧按揉通元四穴(膻中、双天枢、关元)各1 min。⑨按揉双侧肺俞、膈俞1 ~2 min。⑩按揉八风、八邪1 ~2 min。按揉八风手法:医者用拇指按揉小儿双足背侧、第1 ~5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按揉八邪手法:医者用拇指按揉小儿双手背侧、第1 ~5 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1拿肩井24 次(收式)。虚证甚者加补肺经200 次,补肾经100次,揉二人上马200次,捏脊6行。实证甚者加清肝经200 次,清小肠200 次,揉曲池100 次,清天河水100次。揉二人上马手法:医者用拇指按揉小儿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清肝经手法:医者持患儿无名指桡侧缘,用拇指指腹沿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清天河水手法:医者左手持患儿左手前臂,右手以食中二指蘸清水,由总筋至洪池(曲泽)。
随证加减:外感表邪者加拿风池、风府穴1 ~2 min、开门见山200 次;积食者加清大肠200 次、摩腹1 ~2 min;大便秘结者加清大肠200次,退六腑200次,推下七节骨200次;夜寐不安者加猿猴摘果9次,摩前囟1 ~2 min。涉及手法具体操作如下:开门见山:即开天门,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两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正中。推坎宫:医者用两拇指指腹自眉心同时向眉梢分推。按揉太阳:两拇指或中指置于该穴揉动。揉耳后高骨:以两拇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耳后乳突下约1寸许凹陷中按揉。清大肠:医者持患儿食指,用食指与中指腹沿食指桡侧缘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退六腑:医者左手持患儿左手前臂,右手以食指与中指沿患儿前臂尺侧从肘推至阴池。推下七节骨:医者以食、中二指沿患儿腰骶部沿直线自上而下从第四腰椎推至尾椎骨端(长强)。猿猴摘果:医者两手拇、食二指夹持患儿两耳尖向上捏提后,拇指稍用力沿耳屏向下推至耳垂,向下捏揉耳垂,如摘果状,继以拇指指腹从上到下、由内而外摩耳画圈,顺序为耳尖→耳屏→耳垂→耳廓,最后从上到下依次掐耳,顺序为耳尖→耳廓→耳垂。
邵瑛教授在基础方中以点筋分阴阳为起式,激活诸穴,宣发气血,调和阴阳;此外,分阴阳又称分推手阴阳,在此病中以调和阴阳为重,强调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并达阴阳贯通。平推肺经补泻同施,祛邪补正,以和营卫。补脾、肾二经可固先、后天之本,以充气血生化之源。以上3个手法相合以调理脏腑阴阳,使气血生化无碍。顺、逆运内八卦通调一身气机,使气周行;拿揉血海、膈俞养血活血,使血通行,并透疹止痒;按揉通元四穴可引气归元,疏导气血;以上手法相配伍可通调一身之气血,使气血各从其道,气行则无滞,血行则无郁。按揉一窝风能温散风邪,具透疹之效;按揉八风、八邪以开人体孔窍,外疏风邪,缓解瘙痒症状;推上三关温补气血,升提阳气;以上手法相配伍可内提人体正气,外开皮肤孔窍,祛风透疹,逐邪外出。最后以拿肩井作为收式,收散气血,巩固疗效。
在虚证甚者的推拿方中加补肺、肾二经,配合基础方中的补脾经,以安肺、脾、肾三脏;加揉二人上马补肾滋阴,调和阴阳,顺气导滞;加捏脊以通督脉,升阳调神,增强体质;三者相合气阴双补,通调阴阳。
在实证甚者的推拿方中加清肝经清泄肝火,清小肠通腑以泄心火;加揉曲池清热疏风透疹;清天河水可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以上手法相合共奏清营凉血之功。
以上推拿处方操作次数和时间适合1~3 岁小儿,大于或小于3岁患者应酌情增减推拿操作次数和时间。此外,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推拿操作次数和时间也应相应给予减少或增加。
患儿冯某,女,3 岁,2018 年8 月14 日初诊。主诉:反复全身瘙痒4个月余。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发痒,抓挠后局部出现风团,多发于腹部、四肢部,皮肤粗糙、干燥,纳差,眠尚可,大便时干时稀,2 ~3 d 一行,小便调。至当地医院就诊,过敏原测试显示包括鸡蛋、牛奶等在内的10 余种过敏原阳性。口服抗过敏药物及脱敏治疗可暂时缓解,但多反复。患者欲求推拿治疗遂来诊。刻下症见腹部、四肢部多发淡红色风团块,伴瘙痒,皮肤粗糙、干燥,纳差,眠尚可,大便色黄质稀,每日一行,小便调。查体:发育中等,精神不安,抓挠皮疹部,腹部、四肢部多发淡红色风团块,舌淡红,苔白,指纹淡红,皮肤划痕征(+)。诊断为“瘾疹”(虚证),予上述基本方加虚证甚者方治疗,隔天操作1次。2018年8月21日复诊。患儿皮肤风团消退,无瘙痒,未见新发风团,胃纳改善。嘱家属清淡饮食,继续坚持治疗2周。随访至2019年3月底,患儿荨麻疹未再复发。
按:患儿反复风团发作伴瘙痒4个月余,口服抗过敏药物及脱敏治疗,虽可暂时缓解但疗效不佳。其疹色淡红,伴瘙痒,舌淡红,苔白,指纹淡红,诊断为瘾疹(虚证)明确。皮肤干燥、粗糙,为肺阴不足,津液疏布不利之象。纳差,大便时干时稀为脾虚运化不利之候。小儿推拿以通元消敏为法,取基础方加虚证方补益肺脾肾,调和气血,疏风消敏,最终使风团消而瘙痒退。
邵瑛教授作为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传承了国家名中医赖新生教授的“通元疗法”学术思想,并将此精髓运用于临床小儿慢性荨麻疹的诊治,创立“通元消敏法”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是中医传承+创新的经典示范。“通元消敏法” 推拿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具有以下特点:(1)推陈出新。“通元疗法”本为针灸疗法。邵教授传承赖新生教授思想,认识到“通元疗法”的实质是调整人体气血运行模式以调和阴阳,据此结合小儿推拿理论,拓展新的推拿诊疗思路,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2)异于常法。有小儿推拿医家[11]认为慢性荨麻疹的病机为邪犯血分,热毒内蕴,临床多采取凉血散血和清热解毒为法的推拿治疗原则治疗,用于临床虽可暂时缓解荨麻疹症状,但易复发,迁延难愈。赖新生教授认为慢性荨麻疹多因气血虚弱而致病情迁延难愈[12]。过用清热凉血之法虽可改善其症状,但过泻无补易致气血愈虚,最终导致病情复发难愈。故赖新生教授治疗该病宗旨为调阴阳,和气血,培补先后天之本,辅助正气,以祛邪外出[13]。“通元消敏法”正是基于赖新生教授对慢性荨麻疹的独到理解,以调和脏腑气血为主,通过相应脏腑所主以分调营卫气血。该疗法虽立足于脏腑调节,实则着眼于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以达治病求本的治疗理念。(3)章法有据。邵教授在临床工作中认识到小儿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虽有不同的病因,但其根本病机均因内有伏风,外邪引动。治疗时着眼于这一点,创立基础方,通治该病。并结合不同病因辨证分型,抓住疾病诊疗要点,简化临床思路。(4)立方规矩。邵教授立方谨守病机,取点筋分阴阳为起式,以激活诸穴,宣发气血,调和阴阳;以拿肩井为收式,疏散气血,巩固疗效;两者一开一阖,一发一收,调和气血于开阖之间。着眼于病机的不同方面,选取顺、逆运内八卦,拿揉血海、膈俞,按揉通元四穴以调和气血,断“伏风”之源;按揉一窝风、八风、八邪,推上三关以疏风解表,除外邪侵扰。另兼顾透疹及止痒之功,全方严谨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