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学校传承的思考

2020-03-02 12:46郑雪松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遗产舞蹈

郑雪松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民族民间舞蹈进校园提供良好契机。关于民族民间舞蹈的相关研究不少,但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研究还不多,而民族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对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民族性和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学校传承的意义

随着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思潮影响的加深,主张科际整合、边缘知识和相异观点的讨论、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关注等课程观不仅倍受重视,而且被现代主义所摒弃的艺术风格渐渐复活并进入校园。但学校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开发由其育人价值和功能来定,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民间舞蹈都可进校园。那些能被“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的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应该进校园。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不仅入选非遗名录日益增多,而且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蕴藏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一) 民族民间舞蹈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入选非遗名录渐增

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以来,中华文化认同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华文化认同不仅是一个民族基本的价值认同,而且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基础”[2]。随着中华文化认同的加强,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也日益加深,许多民族民间舞蹈及其传承人入选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在2013年新增第四批省级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中,西藏有卡热卓舞、增其贡卓舞、洋嘎卓舞等25项。内蒙古有鄂伦春族舞蹈(黑熊搏斗)、鄂温克舞蹈(阿罕拜)等4项。黑龙江有朝鲜族长鼓舞和东北传统大秧歌2项。江西有大余旁牌舞、赣县云灯、黎川舞白狮等18 项[3]。根据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1082人)》[4]统计,第五批国家级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21人,其中少数民族60人、汉族61人。在这60位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藏族20人,土家族和瑶族各6 人,彝族和维吾尔族各5人,蒙古族4人,傣族2人,苗族、朝鲜族、傈僳族、基诺族、鄂温克族、土族、纳西族、拉祜族、白族、哈尼族、壮族、满族各1人。

(二) 民族民间舞蹈凝聚着新时代教育理念

新时代要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具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5]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八大基本理念。民族民间舞蹈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形体美,而且因其是群众性的集体健身,有助于增强参与者的参与和责任意识,以及民族认同和家国情怀。这些都是新时代对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我国许多集体性民族民间舞蹈是建立在共同劳动和相互协作基础上的。这些群众性舞蹈一般是自娱自乐的,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能增强参与者的参与和责任意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体现了我国东北长白山下的朝鲜族在集体劳作期间相互协作的娱乐形式。集体舞蹈活动中形成的互助关系成为他们日后赖以生存的共同体。民族成员在集体舞动中形成集体意识,领悟本民族的文化性格,文化性格凝聚着该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情感。

为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要求增强学校教材的民族性。我国许多民族民间舞蹈承载和彰显其特有的民族性,如维吾尔族舞蹈的移颈、翻腕等动作就是这类民族民间舞蹈的代表性动作,而在其他的民族舞蹈中很少见到;朝鲜族喜欢鹤,民间舞蹈的动律中不少有模拟鹤的形象等。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固定的动作,或者说民族舞蹈动作交叉混淆使用,那么民族特性就很难分辨了。

二、新时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和学校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不仅具有民间性,而且传承着农耕时代传统性。新时代所培养出来的人更能理解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价值,因为“现代化倾向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化的健康的继续和延伸”[6]。新时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不仅具有增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社会参与”意识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发展的功能,而且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也日益加强。

(一) 学校更加重视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改革面临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新高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的新举措,为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学校传承带来蓬勃生机和活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文化基础”中“人文积淀”精神、“自主发展”中的“健全人格”功能、“社会参与”中的创新实践经验。所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15年) 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和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地方课程资源一般源于地方文化,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地域性,是地方文化的重要部分。与舞蹈民间表演相比,学校教育更具有计划性、系统性、层次性、教育性等。学校通过设置规范的课程内容、安排恰当的学时,适时诊断改进,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不同年级的舞蹈教育内容、学时安排、诊断评价等是循序渐进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学校舞蹈教育从课程内容选择到评价改进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其教育性是毋容置疑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通过学校舞蹈教育这个平台系统有序传承。

学校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视还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变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使一些非遗类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登上普通校园的表演舞台,非遗类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还会成为普通校园健身和娱乐的亮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这种教学方式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表演形式和风格保留提供保障。关于藏族的“锅庄”,有研究者要求“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标准化’的‘锅庄’教学模式”,因为“这些被整理出来的民族民间舞蹈经过整理和改编以更适合教学的形式被放置到舞蹈教学中。这种加工整理的方式一方面得以让更多的舞蹈学生学习和继承这些民族民间舞蹈,但是另一方面却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原始形式甚至风格”[7]。

(二) 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蕴藏着学校教育特色课程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 (2010年)明确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建设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系列课程、教材和教学软件”等教育精神鼓舞下,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非常重视特色课程资源的挖掘和特色课程建设。民族民间舞蹈储备和传承着民族草根文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孔雀舞即使由男性表演也能呈现出阴柔之美。这与傣族先民自古以来就临水而居有关,傣家人民以水稻为主食,水是傣族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孔雀舞蹈动作充分表现出水的灵动、柔静,傣妹看上去就有水的感觉,那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孔雀舞通过“林中窥看”“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等表演无不透射出傣家人民居住的特色自然景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雍苗族芦笙舞蹈“滚山珠”是苗疆独特的根文化,具有高亢雄浑、厚重如山的品格。民族舞蹈舞动的草根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民族性,也是学校的特色课程资源。“文化的积累就是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后人享有前人的文化,在前人基础上向更高水平发展”[8]。特色课程不仅积淀、传承着前人文化,而且不断创新自己民族的特有文化。学生通过接触和研习这些特色舞蹈类课程资源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综合素质。

三、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策略

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常与一个民族的信仰有关。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崇拜鸟兽,就以鸟兽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并模仿鸟兽的动作形成舞蹈风格以示信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学校传承的实施通过落实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学校传承工作、加强学校与民间舞蹈传承人和相关机构的联系、挖掘多民族化的学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资源、发挥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功能等,使其成为传承主体的一种文化信仰,而不是外在要求。

(一) 落实民族民间舞蹈校园传承的国家政策文件精神

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优秀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2005年) 强调:“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了厚植各民族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应纳入课程计划,成为全国青少年共同学习的课程资源,增强课程的多元文化性。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基础。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些文件和报告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学校传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学校应确保切实落实,将民族优秀文化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深度传承。

(二) 加强学校与非遗类民间舞蹈传承人和相关机构联系

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人和相关机构对所传承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领悟和理解全面和周全,是民族民间舞蹈赖以存活的“守护神”。他们不仅在守护中传承,而且还创新民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的朝鲜族农乐舞曾濒临失传的境地,之所以能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益于安图新村农乐传承人李其益、汪清农乐象帽舞传承人金明春、龙井农乐传承人禹相鹤等的传承。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编导并主演的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将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歌舞中70%的演员是来自云南各地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演出服装还原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9],这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最完美的诠释。学校若能与相关文化机构和传承人加强联系,将地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人和相关传承机构的成员请进校园,为学生定期做讲座或表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增强民族民间舞蹈学校传承。

(三) 挖掘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资源

民族民间舞蹈凝聚的民族文化性格为学校挖掘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奠定基础。民族民间舞蹈承载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我们提到锅庄舞时难免会想起既庄严肃穆又圆活无滞的藏族,提到非遗“安代舞”和“那达慕”等就想起心胸宽广的蒙古族;提到非遗坡会“芦笙踩堂”舞和反排“木鼓舞”就会想起热情奔放的苗族;欣赏到美妙的非遗“孔雀舞”和祈水的“泼水节”就联想起“水一样”的富有诗意、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的傣族;提到非遗“骆垌舞”和“翡翠鸟舞”就会想起易于且善于与不同民族相处共融的壮族;提到非遗“萨满舞”就想起善用资源的赫哲族;提到非遗佤族“木鼓舞”就想起曾将“竹”运用到极致的佤族;提到“长鼓舞”就联想到既包容又不屈不挠、果敢刚毅的瑶族;提到非遗“棕扇舞”“牛皮烟盒舞”“地鼓舞”等就会想起以“梯田文化”著称的坚忍不拔的哈尼族;提到“赛乃姆”和“十二木卡姆”就会联想到讲究礼节的维吾尔族等。这些多民族化性格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沉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民族化性格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特色教育所在,正如教育部印发的《艺术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上所明确的,学校通过设置相应的艺术和多元文化课程可使学生“在对中华民族艺术的欣赏和评价中,更加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在对世界多元文化艺术的欣赏和评价中,学会珍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艺术的价值,尊重多元文化,形成多元文化意识”。

东西方教育改革都非常重视课程资源多元文化性,特别是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生活,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储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草根文化,而且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性格。民族民间舞蹈的学校传承是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四) 发挥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功能

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具有美育和健体功能,而且具有促进参与者的交流与合作功能,交流与合作是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校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民族民间舞蹈的交流与合作功能主要体现在民族仪式性上。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信仰仪式和节日文化。在这些仪式的举办和节日的庆典过程中,参与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民族民间舞蹈使参与者之间加深了友谊,促进了团结。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撒拉族的“婚礼舞”和回族婚俗舞蹈“宴席舞”都是民族内部成员参与的仪式活动。撒拉族的“对委奥依纳”仪式表演“不仅是撒拉族婚礼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撒拉族人民接受民族历史教育的重要场合”[10]。回族婚俗舞蹈“宴席舞”,以歌为主、舞蹈为辅,从迎亲、送亲、宴席、闹房一系列婚俗中都是回族人参与的特定的民族舞蹈。人生礼仪类民族舞蹈的参与者一般是民族内部具有一定亲属关系的成员。苗族青年喜欢跳的古朴的“正月十七安陲芒哥坡会”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系列坡会群》的一部分,凝聚着苗族人民的期望和信仰,共同的信仰是人们团结的力量。随着民族交往的加深,一些原本单一的民族舞蹈融合了多民族文化成分,还有一些民族舞蹈产生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中。正如有学者认为,“在对待其他民族时,承认他民族的文化个性,尊重其民族宗教信仰、生活及风俗习惯,理解其民族的心理特点、民族个性,是维护民族文化多元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则”[11]。

“维护民族文化多元和谐发展”不仅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许多非遗类民族民间舞蹈蕴藏着民族团结和共同体意识,有研究者认为,藏族锅庄“围圈起舞隐藏着民族古老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更有匡扶现代制度文化的社会整合力和民族文化认同之要意”[12]。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不仅促进民族成员内部的团结,而且有助于不同民族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各级学校可根据学校民族文化积淀搭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民间舞蹈交流平台,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与合作。

此外,加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师培训和校园特色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和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各大中小学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方面是学校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另一方面是随着多民族文化融入,许多擅长民族民间舞蹈的少数民族学生将本民族舞蹈带进内地非民族校园。非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通过动态的舞蹈和音乐,使汉族学生在美妙的舞乐声中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欣赏和感受少数民族文化。汉族学生也可借此传播自己所了解的文化,真正做到“三个离不开”,共创和谐和共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有研究者认为,“如果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日常的学校活动,学校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增加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会让所有学生在生活中真实感受到民族地位平等,促进民族间的交往”[13]。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文化遗产舞蹈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