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芳 曹教育 周晓娟 胡昊 周俊岭 马礼坤
冠状动脉旋磨术作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病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临床治疗方法,它基于“选择性切割”的理论,选择性地去除钙化或纤维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因此对血管壁的牵拉及对血管内膜造成的损伤较小[1]。 但冠脉旋磨术作为介入手术的一种,因操作复杂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同时部分病人因术后护理不当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进而额外增加病人的治疗成本及住院时长[2]。 为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个性化护理源于常规护理干预,并由其逐渐演变而来,能够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进而更好地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研究证实,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脑血管介入病人的术后护理中能有效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3]。 我院心内科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病人冠脉旋磨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旨在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我院收治的冠脉病变病人110 例,将其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55 例,其中男32 例,女23 例;年龄60 ~81 岁,平均(67.6±5.3)岁;合并高血压38 例,DM16 例,曾有过心肌梗死6 例,曾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11 例,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1 例;平均LVEF为(60.5±10.2)%。 观察组病人55 例,其中男34 例,女21 例;年龄60~80 岁,平均(67.5±5.0)岁;合并高血压36 例,DM14 例,曾有过心肌梗死8 例,曾做过PCI 12 例,CABG 1 例;平均LVEF 为(60.8±11.2)%。2 组病人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入组病人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心绞痛;(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严重冠状动脉狭窄,伴严重钙化。 排除标准:(1)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2)冠脉造影显示靶病变存在明显血栓;(3)存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或LVEF≤40%。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对照组病人进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1)术前护理:为确保手术成功,在手术前为病人做好术前常规检查的护理,特别是血常规、肝肾功能、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同时遵循医嘱让病人服用抗凝药物。 (2)术中护理:提前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为术中用药做好准备;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病人血压、心率的情况,特别是在手术的进行过程当中,避免病人出现血管痉挛,或者是因为旋磨的碎屑使血管堵塞,一旦发生变化,应及时根据医嘱给予病人镇静止痛药物[4]。 在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注意扩血管药物及抗凝药物的使用,及时告知医师旋磨时间过长,间断旋磨(因为球囊对病人冠脉堵塞部位的扩张,会使病人的冠脉压力下降,如果在此过程中压力下降幅度太大或者是压力曲线不正常时,一定要及时告知手术的操作者,在旋磨头进行工作的时候转速可以达到16 万~18 万转,这样强烈的刺激很容易会引发病人出现血管痉挛[5]);在手术期间提前准备好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急救器械,以及在术中进行急救时的药物;预防感染,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必要时对病人进行预防感染干预。 (3)术后护理:术后将病人移送至CCU 病房,密切监测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心电变化,同时做好病人恢复期的心电、心肌酶、血流动力学以及药物凝血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尿液颜色及尿量,准确记录,对病人的临床症状进行细致观察,出现异常时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1.3.2 个性化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术前为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评估病人的负性情绪水平并为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进而提高病人对于手术的配合程度;同时术前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以及进行手术的必要性,为病人提供一些院内成功的案例,增强病人的信心,使病人的心理压力得到降低,增加对医师及护士的信任感[6]。 (2)术中护理:旋磨术开始后护士随时监测旋磨仪的各项数值,及时报告旋磨的转速及旋磨的时间;每处病变部位需旋磨3~5 次,每次约15 ~20 s,间隔时间为30 s 至2 min。旋磨头的导管在冠脉血管内保持8 万~22 万r/min 的均匀转速;旋磨术过程中严密监测动脉内压力的变化。(3)术后护理:术后心绞痛是较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做出判断并迅速处理,必要时病人可复查动脉造影[7];手术结束后给予病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预防病人术后出血,应当观察病人有无出血症状,比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便血、咳血等情况[8];冠脉旋磨术会使旋磨下的硬化结成为细小的颗粒,会随着病人自身血液循环进入血管远端[9],如果病人的病变比较长,在术中旋磨下的细小颗粒比较多,很容易会出现毛细血管阻塞的情况,而且因为旋磨头造成的机械刺激,导致发生痉挛的概率也会比较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后密切关注病人的血压、心电图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生异常应及时做出处理,可以根据医嘱适当给予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2 组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2)对2 组病人护理质量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态度3 个方面进行评估,采用我院自拟评分量表进行,各项分值设置满分为100 分,由病人根据自身感受进行填写,分值越高证明该项护理质量越高;(3)术后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将护理满意度依据问卷得分分为满意(90 分以上)、基本满意(60~90 分)、不满意(60 分以下)3 档,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分析。 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应用Pearson 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入院诊断情况比较 2 组病人入院时疾病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 组病史及入院诊断情况比较(n,%,n=55)
2.2 2 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慢血流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 2 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2 2 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n,%,n=55)
表3 2 组病人护理质量比较(±s,分,n=55)
表3 2 组病人护理质量比较(±s,分,n=5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健康宣教 护理态度 心理护理对照组 84.2±1.1 82.6±1.9 82.4±1.5观察组 95.5±1.3∗∗ 96.5±1.8∗∗ 93.6±2.2∗∗
表4 2 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n=55)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指采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将病人血管内的钙化病变斑块研磨成细小的粉末,从而起到恢复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该手术方式对于有弹性的软组织基本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10],同时还可使病人的病变血管内壁恢复光滑[11]。 但同时冠脉旋磨术操作较为复杂,术后的再狭窄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12]。 为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干预措施对于降低病人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为重要。 个性化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根据不同病人的实际病情需要,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研究表明,个性化护理应用于2 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病人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13]。 慢血流作为本次研究最主要的术后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病人慢血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田莉[14]、冯立红等[15]将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脏介入治疗病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俞佳嘉等[16]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心内科老年病人的临床护理中,一方面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病人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认可程度也显著提高。 郑秀英[17]的研究结果提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心胸外科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冠脉旋磨术病人围手术期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能显著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认可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冠状动脉钙化多发于老年病人,但是老年病人受年龄因素影响,血管脆性增加,因此在进行治疗时,操作难度明显增加,很容易因操作不慎而导致病人血管破裂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老年病人因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在治疗后更容易出现冠脉痉挛、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甚至会引发心血管事件,威胁病人生命。 因此,对于老年病人,在接受冠脉内旋磨术治疗时,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主要针对术后并发症预防,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将个性化护理引入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认可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相关科室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