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仪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

2020-03-02 01:09沈玉英陈珠珍李艳津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28期
关键词:徒手血气心肺

沈玉英 陈珠珍 李艳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心脏骤停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正常收缩及供血功能突然停止,可引起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多组织器官出现缺氧、缺血性坏死[1]。目前,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方式,传统心肺复苏多为人工徒手按压,抢救效果受操作人员经验水平限制,且复苏过程中受疲劳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按压力度及频率存在一定差异,对心肺复苏结果造成一定影响[2]。而随着医学水平发展,心肺复苏仪逐渐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效果。该仪器可合理设定按压力度、频数及方向等参数,克服人工按压不足,不受经验、疲劳等因素影响,利于减轻医务人员劳动强度[3-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肺复苏仪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6 月于我院急诊使用徒手按压复苏的44 例心脏骤停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2018 年7 月至2019 年12 月使用心肺复苏仪复苏的44 例心脏骤停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5 例,女19 例;年龄22-65 岁,平均年龄(44.28±5.39)岁;心脏骤停原因:24 例心脏病、13 例脑血管病、2 例溺水、5 例电击。观察组男24 例,女20 例;年龄23-66 岁,平均年龄(44.32±5.37)岁;心脏骤停原因:23 例心脏病、14 例脑血管病、3 例溺水、4 例电击。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心脏骤停诊断标准,心电图显示心室扑动、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停跳至抢救30min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随晚期肿瘤;胸廓存在外伤;器官功能严重衰竭。

1.3 方 法

两组均开放气道,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模式调节为A/C 模式,频率20 次/min,潮气量8mL/kg,氧浓度100%,呼吸比设置1:2;并开放静脉通道,反复推注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同时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对照组予以徒手按压复苏,患者取仰卧位,行标准胸外按压,保持每次按压5-6cm 深度,按压频率在100 次/min,每2min 更换一次人员,确保按压力度及频率,持续30-60min。观察组采用美国萨博心肺复苏仪进行复苏,取平卧位,充分裸露患者前胸,取出复苏仪后盖内微重力传感器,之后将复苏仪背板置于患者背部,在按压泵作用下使背板紧贴患者胸骨柄中下段1/3 处,之后连接高压氧,设定按压频率100 次/min,按压深度5-6cm,启动心肺复苏仪,持续按压30-60min。

1.4 观察指标

(1)复苏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记录患者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2)血气分析指标:复苏后,通过血气分析仪对患者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进行监测。(3)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有效率:复苏成功标准:患者意识逐渐清晰,生命持续72h 以上,未出现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复苏有效标准:①瞳孔变小,对光反应恢复;②可扪及大动脉,收缩压高于60mmHg;③心电图存在窦性心律、房性心律;④脑部出现恢复迹象,如出现吞咽动作、恢复自主呼吸等;⑤口唇、面色转为红润。(4)并发症:肋骨骨折、气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苏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观察组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气分析指标

观察组复苏后Sa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有效率

观察组复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并发症

对照组出现3 例肋骨骨折、1 例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9.09%(4/44);观察组出现1 例肋骨骨折、1例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两组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398)。

3 讨论

首先,心脏骤停属于危重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电击、溺水、急性心肌梗死、血容量低等均可诱发该病,导致心脏射血功能终止,体内重要器官出现严重缺血、缺氧[5]。心肺复苏术是临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方式,可帮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带动自主呼吸恢复,使得心脏重新搏动,加快全身供血[6-7]。临床复苏方式可分为人工复苏与机械复苏,关于两种方式复苏效果尚存在一定争议。

表1 两组复苏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对比(±s,min)

表1 两组复苏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对比(±s,min)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有效率对比[n(%)]

其次,人工徒手复苏属于传统方式,需多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操作中受疲劳等因素影响,往往需要人员交替,致使短暂按压中断,使得复苏质量有所降低[8]。同时,徒手复苏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复苏过程中难以保持有效的按压力度及频率,导致复苏效果欠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复苏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无差异,表明心肺复苏仪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效果显著,可缩短复苏时间,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强复苏效果。心肺复苏仪是以胸泵原理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机械按压设备,具有强度稳定、深度确切等特点,可通过提前设定按压力度、频率,重复进行机械性操作,保持按压连续性及一致性,避免徒手按压力度、频率等存在差异,为心肺复苏创造良好条件[9-10]。同时,仪器按压底板可均匀传输按压能量,避免力度不足等现象,并可减少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出现。此外,持续按压时,可解放医务人员双手,同步进行心电监测、电除颤、开发静脉通路等多种医疗措施,提高复苏质量。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仪可增强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缩短自主呼吸及复发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有效率,并改善患者动脉血氧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徒手血气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心肺血管病杂志》
徒手攀岩
徒手“撕开”原子弹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