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诏的词学思想及其填词创作

2020-03-01 00:04蒲岚庄媛媛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

蒲岚 庄媛媛

摘 要:杜诏作为梁溪词人群体的代表作家之一,其词学思想既有地域性特征,又有一定的典范性,对后世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诏身处康熙怀柔政策之下,早期受顾贞观与严绳孙教导,后又与朱彝尊交游,形成了重婉约、重真情、重雅正、重声律的词学思想。他的词学思想与创作实践具有一致性,为后世留下许多真挚和婉、声律协调的醇雅之词。

关键词:杜诏 词学思想 形成原因 创作表现

杜诏(1666—1736),字紫纶,号云川,自号蓉湖词隐,别号浣花词客,江苏无锡人。屡踬场屋,苦不得售,后于康熙四十四年献《迎銮》诗,命入内廷。康熙命辑《御选历代诗余》《钦定词谱》,杜诏皆参与其中。杜诏工倚声,少时师从顾贞观,又得严绳孙指点,后来追随竹垞词,著有《凤髓词》三卷、《浣花词》一卷、《蓉湖渔笛谱》一卷,合称《云川阁词》,附于《云川阁集》后。《全清词·顺康卷》第十九册中收录杜诏词255首。作为清代前期梁溪词人群体的核心成员之一,杜诏的词学思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作为康熙朝文化政策的执行者与见证者,杜诏的词学思想又有一定的典范性。以之為研究对象,既可以剖析梁溪地域的词学风尚,又可以窥见康熙朝的词学走向。本文试对杜诏词学思想的具体内涵、形成原因以及在创作中的表现进行探讨。

一、杜诏词学思想的具体内涵

杜诏的词学思想主要散见于对词的评论和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经过梳理,我们可以总结为重婉约、重真情、重雅正、重声律这四个主要方面。

首先,杜诏认为词应以婉约为本。清人沿袭宋词风格,有婉约与豪放等不同取向,清初各个流派对此展开过激烈讨论。杜诏在《三姝媚》中有云:

风流消未尽。侍先生朝来,侧闻高论。屈指词人,自南唐而后,几多名俊。第一欧秦,歌婉约、苏黄俱逊。总在天然,色淡红嫣,语幽香润。 谁撷清真余韵。只白石梅溪,梦窗无分。净洗铅华,算解人惟有,玉田差近。一笛薲州,夸绝妙、还输公谨。说甚晓风残月,揉酥滴粉。a

在这首词中,杜诏首先于上阕明确表达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点:“第一欧秦,歌婉约、苏黄俱逊。”他将欧阳修和秦观的词看作第一,正是在于其词婉约清丽,而苏东坡、黄庭坚的豪放词则略逊一筹。词的下阕提及“谁撷清真余韵。只白石梅溪,梦窗无分”,杜诏对姜夔和史达祖持赞扬态度,是因为他们的词中带有周邦彦《清真词》的余韵,而周邦彦正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由此可见他对婉约词的推重。另外,杜诏在为其师顾贞观的《弹指词》所作序中提到:“迦陵之词,横放杰出,大都出自辛、苏,卒非词家本色。”b杜诏对豪放词所持“非词家本色”的批评态度,也表现出他以婉约为正宗的词学观念。

其次,杜诏论词特别重视真情实感的抒发。杜诏所处的年代正是浙西词派大放异彩之时,然而浙西词派中后期的词作过于注重体格与字句的雕琢,减弱了情感表现的力度。谢章铤对这一问题做出过尖锐的批评:“大抵今之揣摩南宋,只求清雅而已,故专以委夷妥帖为上乘。而不知南宋之所以胜人者,清矣而尤贵乎真,真则有至情;雅矣而尤贵乎醇,醇则耐寻味。若徒字句修洁,声韵圆转,而置立意于不讲,则亦姜、史之皮毛,周、张之枝叶已。虽不纤靡,亦浮腻;虽不叫嚣,亦且薄弱。”c他认为此时的浙西词派学习南宋只求清雅,将“委夷妥帖”作为最高的要求,却忽视了于词中表现的真情,只学到了姜夔一派雅正词的皮毛,最终囿于浮腻薄弱的境地,落于下乘。其实早在谢章铤之前,杜诏已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他在《弹指词序》中指出:“彼学姜、史者辄屏弃秦、柳诸家,一扫绮靡之习,品则超矣,或者不足于情,若《弹指》则极情之至,出入南北两宋,而奄有众长,词之集大成者也。”d杜诏认为竹垞词虽然继承了姜夔、史达祖一派的雅正典丽而一扫绮靡之风,品格极高,然而在表现情感方面略有不足。基于此,杜诏认为顾贞观的词要略胜朱彝尊一筹,因此他称顾贞观的词是“极情之至”。在杜诏看来,真情实感的表达是词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再次,杜诏不喜艳俗之词,重视词之雅正。“雅”与俗相对,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美学标准之一。词兴于民间坊市之中,因情感表达上不加节制而成为“艳科”。针对这一问题,北宋时期的文人在不断锤炼词的过程中将其逐步推向雅的方向。至南宋,词中尚雅之风不断高涨,雅词作者的队伍也日益壮大,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等为首的雅词作家自成一派,开南宋词坛上清正典雅之风。姜夔这一派雅正词人影响深远,在清初词坛得到了极大的回响,杜诏在《山中白云词序》中曾云:

词盛于北宋,至南宋乃极其二。姜夔尧章最为杰出,宗之者史达祖、高观国、卢祖皋、吴文英、蒋捷、周密、陈允平诸名家,皆具夔之一体。而张炎叔夏庶几全体具矣。仇仁近谓:“叔夏词意度超玄、律吕协洽,当多与白石老仙相鼓吹。” e

《山中白云词》的作者张炎深受南宋以来雅词一派的巨大影响,在其词学专著《词源》中提出了以“雅正”为核心的词学理论。杜诏在为张炎所写的序中表达了对雅词的看法,他以姜夔为雅词之首,接下来的史达祖、吴文英、周密等都沿袭了姜夔的雅词一派。张炎之词因具备姜夔的雅正之风而被杜昭称赞,可见其对雅正词的推崇。

第四,杜诏还十分重视词的声律。张炎曾云:“词以协音为先,音者何,谱是也。古人按律制谱,以词定声,此正声依永律和声之遗意。”f张炎作词时十分讲究音律协调,杜诏对此颇为赞同,因而他在《山中白云词序》中也认同张炎词为“律吕协洽”。杜诏还说过:

惟帝乃歌,百工相和,是实肇风诗之首,亦即开乐府之源。雅颂既兴,歌词间出,始则以诗被乐,继且按律填词。虽小部新声,类是缘情之作;而禁庭春昼,争传应制之篇。至于大晟府官,以协律为名,金马门时,以能词待诏。g

他指出,乐府是诗词的源头,词是词句与声乐的结合,因而需要按律填词。词作为抒发感情的文学作品,又有其特定的声乐要求,尤其需要注重声律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合乎词的标准,甚至借协律之词待诏。在《金缕曲》中即有这样的句子:“大雅今谁是。十年来、一经题品,便成佳士。共说绵津诗律细,吴下风流如此。容易得、受知天子。我亦挂名门下久,唱迎鸾、几曲天颜喜。”h杜诏本人便是因为其作品雅正且重协律而被天子看重,由秀才一跃入内廷侍召,因而在他看来若想倚声得志,对声律的重视与钻研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杜诏虽然没有专门的论著来论其词学思想,但从《弹指词序》与《山中白云词序》这两篇重要的序言及其词的创作实践中,可以为其概括出重婉约、重真情、重雅正、重声律的词学思想。

二、杜诏词学思想的形成原因

杜诏重婉约、重真情、重雅正、重声律的词学思想,是在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从个人经历角度来看,顾贞观、严绳孙及朱彝尊这三位名师的教导,对杜诏词学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顾贞观、严绳孙与杜诏皆为江苏无锡人,杜诏有幸得二人指点:“诗词之学渊源于两先生极深。”i《听秋声馆词话》中评价杜诏:“生平恬退寡营,少时从顾梁汾、严藕渔两先生游,故其词如水碧金膏,纤尘不染。”j在顾贞观与严绳孙二人的影响之下,杜诏的词显出清新和雅、纤尘不染的特征,这也是他不喜绮靡之词的根源所在。顾贞观在《柳烟词序》中表达了对艳词的批判态度:“词本于诗,忽云‘词人之则丽以淫,一体之中,强分泾渭,于是高者不屑为,而下者则漫为之,致荡佚而不可返,填词之弊,值此其由。”k他认为当时词人大量填写艳词导致了不好的风气,而雅正之词却能较好地克服这一弊端,杜诏重雅正的观念也正受其师顾贞观的影响。

顾贞观所著的《弹指词》因“以情为重”而被称为“词家三绝”之一,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言:“顾华峰词全以情胜,是高人一著处。”l顾贞观所倡导的性灵说,即指主张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重视情感的体现。杜诏在为《弹指词》作序时曾经评价顾贞观道:“若《弹指》则极情之至,出入南北两宋,而奄有众长,词之集大成者也。”m他在詞《绮罗香》中也曾写道:“遍题辞、彩扇榴裙,风情那许拟弹指。”n他对于顾贞观《弹指词》极情之至、风雅含情的高度评价,正是被顾氏重真情的思想所影响。

杜诏年少时期的另一位老师严绳孙曾言:“文之有源者,无畔于经,无窒于理,本乎自得,抒中心所欲言,固不在袭古人以求同,离古人以自异也。”o他与顾贞观有着相似的词学追求,都重视性灵说,认为写文作词皆要发自内心,曾向严绳孙求学的杜诏也不免被其观念感染,重视内心感情的自由表达。杜诏在词作中的情感抒发往往呈自然流露之态,如《迈陂塘》中:“眄江皋、去程应远,舟行时夜将半。离家便作还家梦,风急柁楼吹断。愁历乱。问此去、何由粗了平生愿。欲眠辗转。念寸草谁怜,寸心谁解,唯望老亲健。”p句中并无繁复的典故,简单平易的语言之下,作者思念家乡、挂念亲人的情感却不言而明,真挚动人,颇得严氏词的余韵。

此外,杜诏为官期间曾向朱彝尊请教,朱彝尊对杜诏重雅正的词学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明末清初之际,词坛风气唯淫靡、粗豪夹杂,朱彝尊作为提倡“醇雅”词的代表人物,高举“清空”“醇雅”的理论旗帜,以南宋姜夔、张炎等人为典范,使得清代词风因南宋词的重新被发掘而产生了巨大变化。杜诏也深受熏陶,在《弹指词序》中他就提到过这一点:“予少好填词,每为吾师所矜许,后遇竹垞先生,复窃闻其绪论,乃摩挲白石、梅溪之间,词体为之稍变。”q杜诏年少便喜爱填词,经顾贞观、严绳孙教导之后,又遇上朱彝尊,在他的影响之下开始揣摩雅正之词,词体为之一变。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杜诏处于康熙文治举措与怀柔政策的时期,他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气的熏染。经历过顺治时期的高压政策,康熙所采用的文治举措给了文人更多的选择。“清兴,首开鸿博,以网罗知名士;不足则更征山林隐逸,以礼相招;不足则复大开明史馆,使夫怀故国之思者,或将集焉。上下四方,皆入其网矣。”r从梁启超所说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的局势,清廷采用各种方式网罗天下名士,想让他们为朝廷所用。朝廷除去科举的传统途径,另还通过特招、开“博学鸿词”等方式大量地任用文人,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杜诏等人都是通过康熙帝特任而为官的。杜诏早年屡试不第,直至三十九岁康熙南巡时,才以秀才之身被皇帝任命为官,因而他在应召期间也就更深刻地受到康熙帝的政策影响。据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记载:“吾邑杜云川太史诏,先以监生膺荐,食七品俸。预辑《历代诗余》,蒙恩赐进士。”s杜诏被任命为监生,赐进士,参与到《御选历代诗余》和《钦定词谱》的编撰,深受朝廷“清醇雅正”的文学倾向熏陶。在康熙帝“辑其风华典丽悉归于正者”t的标准之下,整个文坛风气都为之一变。

康熙着重讲求词的声律也对杜昭产生了很大影响。康熙帝在《钦定词谱序》中提到:

词之有图谱,犹诗之有体格也。……唐之中叶,始为填词,制调倚声,历五代、北宋而极盛。崇宁间,《大晟乐府》所集,有十二律、六十家、八十四调,后遂增至二百余。换羽移商,品目详具。逮南渡后,宫调失传,而词学亦渐紊矣。夫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否则,音节乖舛,体制混淆,此图谱之所以不可略也。u

康熙认为,词要求声律协调与诗严格要求体格是一样重要的,词经历五代、北宋,对声律的讲究达到了顶点。然而宋代南渡之后,词就逐渐失序,不复从前的规范了,词的音节若不符合声律,则词体都会陷于混乱。为了纠正这个弊端,他在命人编订词谱时,便格外重视词的“中分句读、一字一韵”。

康熙对于雅正词的推重和对于词格律的讲究,并不只是他个人之事,作为封建中央集权制下的皇帝,他的观念会导致整个时代观念的变化。对此,严迪昌先生指出:“康熙在其后期亲政阶段‘钦命编纂《历代诗余》和《词谱》就是从‘意的指归和‘谱的规范上加以制约,特别是强调词必须协律,将合乎音律的问题提到学术的高度来倡导。……于是唯美、唯雅的,专事阴阳四声的各种醇雅风流、格调派别‘幡然从而和之。”v当时不仅诸多流派应康熙之意,崇雅词、重格律,如朱彝尊所推崇的雅正词正因为与康熙帝的观念相合,浙西词派才能超越当时的诸多流派,在整个词坛大放异彩;受命辑词的杜诏,在数年的编撰过程中更与康熙帝的观念紧密相连,其重雅正与重声律的词学思想在此基础上也就进一步形成了。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
浅析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
浅谈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其转化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中学习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探析
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