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依婷 周健美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提出,“在21世纪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要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课程,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优秀的信息化技术素养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信息技术既为教师提供了优质的网络资源和便利的教学条件,同时也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带来了挑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作为技术类院校公共基础课部队伍的鲜活力量,有义务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结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更加形象地呈现学科内容,使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本文通过TPACK理论指导,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旨在帮助并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个人专业发展。
2005年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为了全面理解教学内容知识,首次有效地将第三元素即教学技术知识融入教学结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TPACK理论框架,全称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即教师需要拥有综合、动态、高度复杂的学科教学知识形态。TPACK知识框架展示出三项核心要素:学科内容知识CK——指教师所要教的某特定学科具体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理论、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技术知识TK——指教学环境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支持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互联网、计算机、数字视频等,因而教师须不断及时更新技术知识结构;教学法知识PK——指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基础、实践、遵循的教学规律、策略、程序和方法,可帮助教师少走弯路。TPACK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之间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共同帮助教师提升知识框架,提高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需要拥有由核心要素形成的四项复合类多元知识要素:学科教学知识PCK——指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即教师教授某一具体学科的教学法知识,合理安排学科教学过程;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指将教育技术与教学法进行整合的知识,即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指教师运用特定技术改变所要教授的主题内容的方式的资源应用能力,即教师卓有成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有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定最合适的教育技术,甚至能加工处理和设计开发教学资源,以全新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指技术、教学法及某一门特定学科知识的融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知识模型,即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最高要求,能有效整合教学过程层面和课程层面,以此达到信息化环境教学的最优化。国内外学者均一致认为技术与教育之间密不可分,TPACK的四类复合型类知识要素是当前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提高教师的TPACK水平成了必然的趋势。
职业院校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影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相关术语了解程度较为浅显,仅仅知晓少数主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慕课和“互联网+教育”,但对创客式课堂教育深度信息化教学了解不多,且未能深入理解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2.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常用信息化教学软件掌握能力欠缺,仅仅能使用简单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因缺乏培训和应用无法掌握中高级软件,因而教师的课堂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实施能力尚处于中等,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获取信息化知识途径单一,一般通过学校组织培训和听讲座丰富自身的信息化知识,或主动通过网络在线知识进行相关软件学习,以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4.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式缺乏多样化,教师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使用率较低,虽具备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能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堂讲授、以及布置和批改学生学习作业,但信息化教学手段实际操作能力欠缺,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一般。
TPACK理论为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在TPACK相关原理指导下,广大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能认清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不断完善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以紧跟日新月异发展的信息化技术,进而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主要体现了TPACK理论框架之中的TPK,是有效完成信息化教学的根本保障,也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即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有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法,有目的地使用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技术,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规划教学资源的能力。广大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亟需真正务实高职学生的需要,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相关培训,根据自身的教学内容,提升信息检索、获取能力,利用网上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例如,选择合适的英语目标信息资源,精确搜索网络上合适的课件,制作优质PPT,筛选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文件。教师还需在课堂上切实应用,关注教学和学生的有机融合,通过交流获得更多相关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反馈教学效果用以改进教学设计,从而不断系统化地提升信息化教学技术知识能力。
2.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主要展现了TPACK理论框架之中的TPACK,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部分,即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课堂实践能力,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学实践中予以实施,整合课堂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层面和课程层面,是对教师教学知识的最高要求。广大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需要加强信息处理、课堂呈现及交互能力,在广量资源中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并优化教学。例如,依靠多媒体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多方法混合式教学,注重培养高职学生公共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将口头传递的单一互动模式升级为视觉、听觉多种方式并进的多模态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囿于环境与条件的限制,促进教学与技术的有机融合。
3.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主要再现了TPACK理论的TCK,以信息化技术为媒介全新呈现教学内容,是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最具挑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即教师灵活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与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的能力,体现在对教学资源的加工、处理、调整和开发,以新的知识形态呈现在教学中。广大高职公共英语教师首先贯彻教学需求,有效利用多样化信息资源和媒介,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法和信息化资源的融合;另一方面须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指导下,结合英语教学法和英语学科信息化教育技术,设计和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实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及时调整策略,确保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真正提高教学的品质以及内涵,切实提高教师自身运用信息化资源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4.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彰显了TPACK理论框架之中的TPACK,完美展现了信息技术与特定某一学科的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作为教学评估对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全面监控有着深远的影响,即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的能力,须贯穿到信息化教学实施全过程。当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经验和评价能力不足,亟待进一步培养。广大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要重视形成性、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监督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记录、监控进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调节并控制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目标,以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教师需要主动适应教学辅助和在线测试软件的课堂课后应用,监督课后教学质量和效果,全面客观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调节信息化教学活动,克服传统评价手段的单一化,以丰富教师信息化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习得。
5.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与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是决定信息化教学能否持续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对教师的信息化反思评价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针对信息化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实施评价进行反思,做到自我判断和分析的能力。广大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培养信息化教学反思意识,首先须反思信息化的学生学习状况,如学生的兴趣激发、课堂参与度和课堂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个体性的差异,及时发现问题;其次须反思信息化教学的教学实施效果,如教学目标的完成度、教学实施过程的顺畅度、调整整合教学手段的方式、教师自身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提升反思,合理调整教学策略;最后须反思信息化教学的“技术”应用,如网络资源的适用性、教师对多种信息化手段的熟悉度和学生对数据资源的应用性,注重具体的数据分析和应用,做到虚实结合,及时更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媒介。教师需要做到以上“三反思”才能更好地反思新知识,反思信息化教学应用,以提升教学效果。
TPACK理论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和技术知识理念,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传播知识的有效途径,丰富了英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的认识,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灵活融合各种教学风格和路径,获取TPACK理论框架的必要性。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TPACK多元统一体理念,恰当和准确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为主,资源应用、评价及反思为辅,有效发展整合三项核心素养,四项知识要素间信息技术与教学法、教学内容的交融,以切实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