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社会的哲学反思

2020-02-28 09:19夏东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展

◎夏东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们生存的每个角落里似乎都打上了技术的烙印,自然变成了人工的自然。"不仅如此我们的个人习惯、理解方式、自我概念、时空概念、社会关系、道德和政治界面都被强有力地重构,而这种力量就是技术"。伽达默尔提出:"20 世纪是第一个以技术起决定作用的方式重新确定的时代。"同时埃吕尔也把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称之为技术社会,而且他认为技术社会中的技术具有自主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抛开伽达默尔和埃吕尔的观点不谈,就我们自身经历而言,技术社会的概念已经深入每个人的观念之中。

一、技术社会带来的问题及其根源

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或许不再为因缺乏衣食住行而担忧,但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并不幸福,因为技术给我们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打破了我们内心对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平衡。使得人人都安于物质享受,而忽略精神的追求。人们都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其实成为单向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乐于成为这样的人。为了人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破解这种阻碍,为了探寻方法,我们必须了解技术社会产生的的根源。对于根源的探寻我想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揭示。

首先,在哲学层面上。技术社会的形成的一个根源就是主观二分世界观的形成,在这种世界观的作用下,人们开始把自然当做客体,当做剥削的对象,刺激了人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这样一方面不仅打破人内在需求的平衡,而且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所以在近代哲学中主客二分,突出主体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哲学主题。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弗朗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都从不同的角度彰显了这一主题。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意味着人们拥有了战胜自然的利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突出了这个世界是因我而存在,我有权利操纵着世界,而把这一哲学思想推向顶端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他的人为自然立法,自由为人立法的思想揭开了人类统治自然的序幕。

其次,在实践层面上。从这个角度谈技术社会形成我们都无疑问的把目光投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技术的第一次大发展,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但是这么多的物质财富并未给人们带来幸福而是破坏了人和技术的平衡关系,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精神的空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前工业革命时代技术无论是石器时代还是农业文明时代,技术的发展的都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技术始终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手段。而工业革命的到来似乎打破了这种平衡,技术的发展开始脱离了人的控制,人成了技术的附庸。技术成了目的,人成了手段。后来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更加重了这种趋势,整个社会都在技术的笼罩之下,人的一切行为的合法性都冠以技术的名义。似乎是技术能够战胜一切,无所不能。

二、人们对技术社会的态度

技术社会带来的问题就像它带来的好处一样明显,面对技术社会的问题,各方的观点差异很大。首先是哲学家,哲学家是整个时代最敏感的群体,看问题的深度往往超过常人,在工业文明的初期,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卢梭就在《文明与科学》一文提出技术的发展将对人类的文明和艺术产生巨大的破坏,虽然卢梭提出这种思想带有很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是今天的现实却印证了卢梭的预言。所以在当今社会很多哲学家对技术社会这个问题一般都持批判的态度。首先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是座架。现代技术除了是一种解蔽方式之外,还认为这种解蔽带有促逼的特点,现代技术促逼人不断把自然变成持存物,不仅如此技术也摆置人把人变成持存物。埃吕尔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技术的的社会,技术在统治着人们,而且技术拥有一种自主性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摆脱技术的束缚。马尔库塞认为当今社会技术理性充斥着整个社会,成为了统治的合法性,统治者借助技术的权威统治人们,技术理性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使人们失去了否定性思维成为了单向度的人。整个社会缺乏否定超越的思想,技术社会阻碍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哈贝马斯观点:科学技术成为了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新的合法性,技术统治社会将变得合法,技术又是生产力,本来通过解放生产力来解放人民大众似乎变得不可能了。

政治家在面对技术社会时态度似乎有点矛盾,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巩固阶级统治不得不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的实力,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增加了国家运行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们又深知科技发展的会给生态环境来很大的破坏因而想限制科技发展,但是国际竞争的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参与"技术马拉松"。在技术社会中,技术理性成为人们之间的最高法则,这种法则成为构建一切社会组织的依据,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者也会把技术放在很高的地位。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因技术异化给工人带来的损害。技术的应用减轻了工人的劳作,但也使劳动变得单调乏味,使得工人无法体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在某程度上将使他们长期带着某种负面情绪参与生产活动。总之在技术社会中政治家和人民大众在面对技术社会时持一种矛盾的态度。

三、走出技术社会的出路

哲学家在批判技术社会的同时也提出了走出困境的途径,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的结尾提出:"哪里有危机,哪里就有救赎。"他把解决问题的出路诉诸于艺术即诗意。他认为:"诗意的东西贯通一切艺术,贯通每一种对进入美之中的本质现身之物的解蔽。"[5]马尔库塞提出发展一种新技术来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马尔库塞认为有两种支配的方式:压制的支配和自由的支配。"如果自然本身是科学合理的、合法的对象,那么它就不仅是权力理性的合法对象,也是自由理性的合法对象,不仅是统治的对象,也是解放的对象。"[6] 当自然获得了这样全新的概念以后,科学"在保持它的合理特征的情况下,它的假说就可能在一个根本不同的经验联系中(即在一个和平的世界的经验联系中)得到发展。所以他认为发展新技术是破解技术社会难题的唯一途径。事实上马尔库塞提到的新技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现实中无从实践。哈贝马斯则把希望寄托于抗议力量,而在抗议力量中他特别提出有社会科学和语言-历史学科的大学生积极分子,是一支有希望的力量。因为其他力量受到政府补偿而失去反抗。而马克思提出的出路是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对于这条出路我认为前途很美好,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要经过极其漫长的道路才能最终得以实现。伯格曼的焦点实践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条可行的出路,重塑焦点物,通过焦点物来重建人的意义世界。

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来重建技术社会中新文化和新伦理。这或许是一条可行的出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以人为本、刚健有为。我们可以根据这四条来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在道家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简单的理解为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来安排我们的时间,有所不为,排斥强作妄为,滥用技术,使得人和技术协调发展。同时我也要利用儒家出世的精神,"制天命而用之","顺天安命",一方面利用自然规律积极地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做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不要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盲目发展技术而忽视自己的发展。

最后是政治家提出的出路,也是当前可以实践的策略。现在很多政府为了减少技术带来的风险,开始建立技术的预测或者技术预见机制,以及用技术评估系统来强化对技术的管理,使技术朝着人们预期的目标发展。但是这种政策的制定缺乏社会公众参与,而且政府往往会以各种国家安全的理由来强制推行新技术的研究,原子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我们整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应该从全世界的利益出发来发展技术,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破解技术社会的难题。

四、结语

无论何种方法和策略最终都要付出于实践,而在当前社会人们对技术带来的问题时往往说的多做得少,而且"说"和"做"存在分离的倾向。下一步我们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把理论诉诸于实践。只要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科学技术观,我想技术社会带来的问题才能最终得以解决。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