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十高铁的经济效益分析

2020-02-28 09:19周稼文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十堰高铁旅游

◎周稼文

一、汉十高铁基本概况

(一)建设背景

铁路运输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运输方式,而我国人口众多,物资量巨大,因此对铁路的需求更大。而中国铁路曾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客运速度慢、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高速铁路相对具有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等特点,因此高速铁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外,湖北省自身情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湖北目前只能靠汉丹襄渝承担货运压力,而在汉十高铁开通之前汉丹线客货混跑,动车在该线上占用了非常多的货运资源,使得货运效率低下。因此取消动车开通新线路的汉十高铁是对客货运输的双重促进,既释放了货运压力,又提高了沿线地区乘客的出行效率。

(二)建设历程

在过去的4 年间,汉十高铁从无到有,建设速度之快堪称奇迹。2015 年12 月2 日汉十高铁开工建设;2018 年4 月11 日首座6000 米以上隧道贯通;2018 年6 月15 日高铁隧道群全线贯通;2018 年9 月5日开始铺设轨道;2019 年6 月22 日汉十高铁全线铺轨完成;2019 年9 月4 日全线开始联调联试;2019 年9 月29 日"黄医生"检测车开进十堰;2019 年10 月17 日首趟复兴号动检车组开进十堰东站;2019 年11月29 日,汉十高铁正式开始运营。

(三)创新之处

汉十高铁是全国第一条由地方政府主导投资建设的高速铁路,实现了一年内完成立项、科研、核准和开工,创造了国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的最快速度,凝结了苦干实干、务实重行的智慧和汗水。作为目前湖北投资最大、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铁路项目,汉十高铁是湖北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精彩缩影。其次,建成世界上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拱桥——崔家营汉江特大桥。

二、汉十高铁带来的机遇

(一)串起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经济带

1.方便城市群经济交流。

汉十高铁连接了"武汉城市圈"与"襄随十城市群",将沿线的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十堰五个城市连成一体,经济交流将更加密切、更加频繁。对于武汉周边城市群来说,汉十高铁意味着投资的引入和产品的引出,不仅可以转移武汉过剩的产能,还能更好的扶持随襄十等市的经济。

2.促进产业转移。

武汉市产业结构的现状为:第一产业内部协调发展,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比例逐步调整,都市农业特色不断凸现;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增速不断加快,先进制造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产业内部不断调整,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汉十高铁的开通运营,可使武汉将"夕阳产业"过渡到周边城市群,集中更多人力、财力、物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这也是增强湖北省发展后劲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选择。

(二)促进"一芯两带三区"发展

1."一芯两带三区"的提出。

在湖北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谋划、重点部署了以"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通过产业这根主动脉,将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细化实化活化,促进全省区域发展更平衡、城乡融合更充分、产业布局更优化、特色优势更彰显,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一芯两带三区"的具体内容。

"一芯驱动",要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培育国之重器的"芯"产业集群,将武汉、襄阳、宜昌等地打造成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芯"产业智能创造中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支撑的"心"引擎,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体系。

"两带支撑",要以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为依托,以沿线重要城镇为节点,打造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汉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

"三区协同",要按照区域统筹、产业集聚的思路,推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竞相发展,形成全省东、中、西三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纵深。

3.实施"一芯两带三区"的意义。

汉十高铁的开通让"一芯两带三区"更好惠及沿线五大城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两带"的其中一"带"即是汉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即汉十高铁的路线,二者几乎完全重合。

构建"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是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协同发展思路和模式的创新。有利于遵循"区域平衡、城乡融合、产业协同、特色分工"的发展原则,有利于坚持"全要素盘活、全产业链对接、全地域谋划"的发展思路,有利于解决我省区域和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融合、不协调、不互补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全省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汉十高铁的运行必将促进"一芯两带三区"的实施,同时该战略又反作用于汉十高铁,如"一芯"中的"十大重点产业",每一产业协同带动了多个城市,包括襄阳、孝感、十堰、荆州等。二者相互作用,合作共赢。

(三)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1.促进旅游收益大增。

汉十高铁经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十堰5 个地级市,沿线有4 个国家5A 级景区、50 多个国家4A 级景区,占全省国家4A 级及以上景区的47%左右。据统计,汉十高铁沿线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7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从旅游市场的联动共享上来看,我省旅游点状分布较多,真正连点成线、串线为环、聚环为片的旅游目的地还不多。汉十高铁的开通将鄂西北的旅游胜地一线串珠,真正实现了连点成线。

据估计,汉十高铁正式运营后,汉城景区的客流量将会提升30%左右。高铁发展,最先受益的是旅游业。2009 年12 月,我国第一条长距离的高铁线路——武广高铁开通。据当时武汉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10 年春节黄金周,武汉市共接待游客181.9 万人次,同比增长6.4%,实现旅游收入6.36 亿元、同比增长15.5%。7 天中,武汉市共接待旅游团队351 个,同比增长160%。这是武汉市自1998 年以来,首次出现游客量"进"大于"出"的现象。2014 年7 月,宜万铁路开行动车,沪汉蓉大通道全线驶上"快轨"。2013 年,恩施州全年接待游客265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7.5 亿元;2018 年,恩施州游客接待量突破62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55 亿元,5 年间成倍增长。

2.倒逼服务业升级。

高铁是把双刃剑。旅行时间缩短的同时,也让游客有了更多选择。今年以来,十堰取消1 家4A 级、2 家3A 级、限期整改3家3A 级不达标的旅游景区。同时,大力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发展特色民宿,开展旅游执法培训、导游大赛、服务技能大赛等活动,全方位提升景区软硬件。十堰主动发起与武汉、襄阳、随州、西安等高铁沿线城市的沟通对接,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和"襄十随城市带",打破地区行业壁垒,寻求旅游票务、人员转接等多方面的优惠和合作,形成高铁旅游经济链。

旅游业的发展,将倒逼十堰餐饮、酒店、消费等服务业全方位升级,这将极大促进十堰经济结构优化。据介绍,十堰正在实施服务业3000 亿元产能培植行动计划,力争到2022 年,生态文化旅游形成千亿级产业。

三、目前影响汉十高铁效益发挥的因素

(一)新建高铁站位置较偏远

以襄阳、十堰为例,配合汉十高铁运行新开通的襄阳东站、十堰东站距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导致乘客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直接影响高铁的盈利。

(二)途经武汉设站太少

中国铁路局每天安排十二趟由武汉发往十堰的高铁,每一车次的起点都是汉口站。此举的弊端主要有二,一是大大增加了汉口站的吞吐量,这给汉口站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提出了较高的升级要求,短时间内现有硬软件设施可能跟不上需求,降低乘客出行体验;二是给在武汉中转的乘客造成了不便,高铁目前大部分集中在武汉站,导致乘坐以汉口站为终点的汉十高铁的乘客无法同站换乘,花费额外时间、精力、金钱。

(三)受其他出行方式冲击大

在取消动车后,武汉到十堰目前有高铁、普快、飞机等主要公共交通工具。高铁所需时长最短1 小时57 分钟,最长2 小时56 分钟,平均时长为2 小时40 分钟;二等座票价最低140 元,最贵213 元,平均200元。飞机所需时长(直达)1 小时10 分钟,淡季经济舱票价为150、180、200 元不等,多为150 元。普快(直达)所需时长平均为6小时,硬座票价为72 元。

对于经济尚不独立但时间较充裕的大学生、条件不富裕的底层人民来说,偏向选择票价较低的普快;对于追求最大化缩短出行时间的乘客来说,偏向选择更高速、淡季票价也较实惠的飞机。相比之下,高铁受众面不是太宽,性价比有待提高,容易受到其他出行方式的冲击,导致盈利受损。

四、促进汉十高铁经济效益发挥的建议

我国高速铁路取得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然而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是以大规模的投资为基础,高铁运营的经济性和持续性是高铁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新建高铁站配套交通设施。

以襄阳市为例,为实现公交与高铁无缝对接,该市公交集团对九条高铁线路班次时间实行灵活调配,保证末班高铁到站客流迅速疏散,方便市民往返襄阳东站。襄阳市公交集团通过模拟演练和大数据分析,客流主要集中在13 点至17 点之间。为此,市公交集团结合高铁进出站时间,精确计算乘客从购票、安检、进站等每个环节时间,充分考虑因市区道路拥堵,造成公交不能准点到达襄阳东站的问题,每天11 点30 分开始,在九条线路正常运营的班次的基础上,在襄阳东站预备15 台应急车辆,一旦市区出现拥堵,公交无法及时赶到襄阳东站时,启动应急预案,调动应急车辆疏散从襄阳东站返回市区的客流。

其他城市也应加快形成集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长途客车、出租车、城市航站楼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换乘"。方便乘客在市区与新建高铁站之间往返,进而提高高铁上座率,增加高铁收益,加速成本回收。

2. 完善沿线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

汉十高铁沿途经过随州的银杏谷、大洪山,"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等地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安陆李白故里、襄阳古隆中、随州炎帝神农故里、武汉黄鹤楼等名胜古迹厚重典雅,历史文化景观令人神往。沿线旅游景区应该抓住机遇,对特色餐饮、度假酒店、特色集市、商业街区、集贸市场、现代化娱乐设施等方面进行设计,建成现代化旅游小镇。

一是引进和培育一批旅游龙头企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引进一批知名旅游企业集团,引领鄂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鼓励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旅游企业,走集团化、网络化经营的路子快速成长壮大,形成以大型旅游企业为主导、中小旅游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要认真研究旅游商品消费的特点和旅游者的购物喜好,紧紧依托丰富的特色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旅游商品开发企业,积极开发原生态食品、绿松石、银制品、石制品、根雕工艺品、武术及宗教用品、地方土特产品等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地方特色、游客信得过的旅游商品,提升旅游购物消费水平。实施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集中布局,推进旅游商品基地化建设,加快旅游商品的规模化生产。三是加强旅游消费专业市场建设。围绕旅游六大要素,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加快认定旅游定点饭店、定点购物商店、定点娱乐场所,打造特色餐饮区、综合购物区、休闲娱乐区。鼓励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完善以星级宾馆为主体,以汽车旅馆、家庭宾馆为补充的旅游接待设施体系。

(二)创新观念,合作共赢

高铁巨额的投资要保证相关的经济效益,而据铁路研究人员预测,已经运行的高铁,按目前运营状况,要实现正收益至少在20 年以后。要实现高铁的有效收益,必须创新观念,合作共赢。

一是要做好高铁与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轨道交通、航运等交通网络衔接,深入研究综合交通站点布局,优化城市骨干路网和快速公共交通线路布局,使高铁成为人们真正快捷高效的出行交通工具首选。二是多源开拓,提高效益。高铁的经济效益不能仅仅着眼于高铁的车票收益,单纯依靠提高高铁车票价格来提高经济效益无异于饮鸩止渴,车票的价格既要考虑高铁的成本,更要着眼于民众和社会的可承受度。车票的效益应是高铁效益中的一部分。要延伸高铁产业链,从高铁的技术、生产和服务中寻求经济效益。例如,高铁释放的铁路货运能力,产生的经济效益本身就是高铁经济效益的一部分;高铁服务的延伸,对国外技术出口产生的效益也是高铁效益的有效组成。

(三)加快推进高铁小镇项目建设

高铁小镇是基础,是交通枢纽、集散中心,必将是南来北往人流停留之地,成为鄂西北地区的示范亮点。一是要搭建组织架构。建立高铁小镇前期协调推进机制,成立高铁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推进特色小镇群落前期工作,下设综合、招商、征迁、前期等办公室。二是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建议采用TOD+XOD+PPP 模式,一揽子统筹谋划高铁线、高铁站、高铁小镇、高铁新城、高铁经济等问题。通过TOD、XOD 模式,激发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热情;通过PPP 模式,解决高铁新城建设的投融资问题,二者双管齐下、相辅相成,从而破解高铁小镇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难题。三是要强化要素保障。建立省级层面政策对接机制,争取省级部门对高铁小镇建设的支持,引导全省的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向特色小镇群落聚集,促进与武汉的产业技术、人员人才、资金要素的融合。其次要建立高铁小镇和汉十高铁联动推进机制,结合招商引资现状,有重点、依规划、按时序推进小镇和项目建设,实现资金平衡。

猜你喜欢
十堰高铁旅游
中职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饮食指导
Shiyan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 Manager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高铁会飞吗
人地百米建高铁
旅游
追梦的地方
——2015年元月到十堰市总工会挂职锻炼有感
第一次坐高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