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2020-02-28 11:26杨国华黄剑钊邱娇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32期
关键词:球囊胸痛心肌梗死

杨国华 黄剑钊 邱娇清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水平过高,超过正常上限,属于心血管内科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1]。临床上该疾病的发病先兆为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但是由于该疾病在临床上患者发病速度和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发病后患者的病死率较高[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造成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增多,从而使得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为及时地通过再灌注治疗来开通STEMI 患者的梗阻血管,恢复缺血心肌血液的供应,从而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梗死范围,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本研究旨在分析通过胸痛中心进行持续改进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400 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基于患者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改善前组与改善后组,改善前组均为胸痛中心进行持续改进前收治,共有患者200 例,改善后组为胸痛中心进行持续改进后收治,共有患者200 例。40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3 例,女性患者197 例,年龄最大69 岁,最小30 岁,平均年龄(53.32±3.08)岁。选入标准:(1)符合2015 年心血管学医学会制定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判断标准[4],并且患者在发病12h 内及时就诊、同时行急诊PCI;(2)临床历史病历资料齐全;(3)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知情且自愿参与实验者。排除标准:(1)选择其它方式治疗的患者;(2)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无法直接进行PCI 及行PCI 后未能开通血管的患者;(3)术后无法进行预后随访的患者。

1.2 方 法

(1)救治流程:依据胸痛中心规范流程对患者进行救治,主要是对到院进行就医或住院的疑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检验;通过数据检验确诊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将患者送入介入导管室进行PCI手术;而针对由救护车接来的患者,则需要在接诊患者的地方进行心电图检查,经心电图检查确诊后,通过数据检验确诊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知医院准备介入导管室,等待救护车到达后立马送入导管室,进行手术。(2)改善后组进行持续改进治疗,主要治疗内容如下:①要加强与120 急救医生及网络医生的交流沟通,并且及时上传心电图,以便快速了解到患者的病情,及时开启介入导管室,减少急诊救治的时间;②每月胸痛中心核心科室固定召开至少1 次典型病例讨论和质量改进的分析会议,从而探讨出在救治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足之处,从而规范整体的救治流程和救治方法;③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安排专门的护士进行陪护,同时建立胸痛绿色标识袖带进行区分;④定期对院前120、区域网络合作医院、急症科进行培训胸痛知识和胸痛中心规范流程;⑤定期到周边社区进行急性胸痛的义诊活动,帮助群众了解急性胸痛相关知识,从而使得患者在发生该疾病后能够及时进行自救。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FMC 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心肌总缺血时间、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时间、术后30d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别。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FMC 至植入球囊扩张时间、心肌总缺血时间、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时间

改善前组200 例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112min,心肌总缺血平均时间为241min、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103min、术后30d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改善后组200 例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至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84.5min,心肌总缺血平均时间为204.8min、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为72.5min。具体数据见表1。

2.2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术后30d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50%。具体数据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FMC 至植入球囊扩张、心肌总缺血、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时间(±s,min)

表1 对比两组患者FMC 至植入球囊扩张、心肌总缺血、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时间(±s,min)

注:两组患者FMC 至植入球囊扩张、心肌总缺血、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时间,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分析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研究发现[4-5],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是除冠状动脉病变外的其他情形引起的心肌需氧与供氧失衡,导致心肌损伤和坏死。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在规范救治流程中,无法有效快速对该疾病进行确诊,因此常常会导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率较低。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率,规范胸痛中心的内部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影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是否能够接受再灌注治疗效果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为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同时这一决定性因素也是评估及认证胸痛中心救治效率的一个关键性指标[6-7]。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改善前组和改善后组患者的FMC 至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心肌总缺血平均时间、进门至患者植入球囊扩张平均时间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30d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胸痛中心的持续改进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时间,从而降低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使得术后30d 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这可能与胸痛中心内部流程优化具有相关性,因此优化流程从院内急救延伸至院外急救,将院外和院内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急救体系连贯,从而能够很有效地缩短发病至初次医疗接触的时间。有研究表明,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越短,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效果会越好[8]。而本研究中在优化胸痛中心内部的流程后也使得进门到植入球囊扩张时间有效缩短,这在一定程度上把救治的时间往前推移,从而为医护人员争取到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综上所述,在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地对胸痛中心内部流程进行优化能够改善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减少患者的总体救治时间,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情况。

猜你喜欢
球囊胸痛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有些胸痛会猝死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