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的难点及对策

2020-02-27 21:03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实务督导

黄 金 结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的发挥有赖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社会工作自创建以来,就一直在实践中摸索,努力提炼专业理念、方法,不断拓展实务领域,从而帮助他人提高或恢复社会功能[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核心就是要锻炼学生的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目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验、校外实习。校内实验就是依托实验室开展的实践课程,如个案工作实验、小组工作实验、社区工作实验。校外实习就是教师组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方法》《社区工作》课程的任课教师安排学生到社区开展调查或参加社区治理。再比如,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临毕业之前开展的实习,目的在于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社会从事相关职业做准备。不过,本文所研究的实习是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实习。1918年,美国教育学家W.H.Kilpartrick提出了项目教学法,核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所选主题进行一系列观察、调查、研究、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2]。项目实习是锻炼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所指的用于实习的项目是由社会工作机构独立设计、实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项目。它是社会工作机构生存之本,是由政府或其他部门通过公益创投大赛、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给社会工作机构实施的,专门用于满足服务对象社会需求的公益性项目。那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其实就是教师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为载体,引导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中,从而不断增长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技能。

一、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的意义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将会具备一定的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这些都或多或少地算作他们的专业优势。那么,当专业教师安排学生参与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实习当中时,学生将带着专业优势,直面服务对象的需求,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将实现自我价值。这无论是对专业发展还是对人才培养,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

改革开放以来,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是作为一个舶来品落脚生存和谋求发展的,原生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植根于中国社会生活之中,专业社会工作一直在努力寻求进入本土社会工作实践,从而实现本土化[3]。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是由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开展的原生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如果安排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参加社会工作机构专业服务项目,他们将会把平时所学习到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运用到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当中。这一实践过程其实就是在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本土化的过程。

(二)有助于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情境

专业课老师在实验室里开设专业实验课的时候,将会模拟一定的专业现实情境。但无论怎么去模拟,这一情境始终都是模拟情境,都比不上真实的情境。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是机构真实开展的,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以之为依托的情境当然是真实的社会情境,情境里有真实的服务对象、真实的工作流程、真实的服务内容。总之,一切都是真实的。当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时候,他们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将会与社会实践不断地碰撞,依托理论与实践辩证的过程,努力实现他们的专业成长。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被需求感

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身在象牙塔里,难以与服务对象直接接触。他们可能会通过间接渠道,比如新闻媒介、老师等,了解到一些服务对象的需求,但是无法真正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是因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兴起的,项目的需求调查、设计、实施都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不仅能真实、全面地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还能强烈地感受到服务对象的需求,一种强烈的“被需求感”将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中,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务技能

高校社会工作师资实务技能的缺乏,一直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但是这种短板是可以通过社会工作专业项目的实习来弥补的。其实,很多社会工作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都拥有社会工作师的资格,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开发、实施项目。不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处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最前沿。他们通过多年的一线社会工作实践,已经锻炼了良好的实务技能。对于参加项目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一线工作人员也是他们的“师傅”。依托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一线工作人员的言传身教将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务技能,从而弥补学校专业教育的不足。

(五)有助于双方了解彼此的期待

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虽然社会工作机构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很多学生眼里它还是一个空洞的存在,也绝非毕业生首选。主要原因就在于机构与学生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当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入到社会工作机构实习,他们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将可以充分了解社会工作机构内的岗位情况,以及对员工的岗位要求、薪资又是如何。同时,社会工作机构也可以了解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岗位、薪资的期待。彼此间的深入了解将会促进各自成长,从而早日达成默契。

(六)有助于学生明确专业价值

虽然当今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专业认同度低依然是该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专业认同度不高特别表现在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低、转专业多等方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及其家长看不到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在哪里。当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参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时候,他们将有机会把自己的专业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为服务对象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专业价值,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的难点

近几年,社会工作机构及其所在的服务行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质量也实现了较大的提升,不过还都只是刚刚起步。虽然一些学校早已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机构开展项目实习,但还是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的难点。

(一)学校不重视专业实践教学

尽管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是整个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少、认同度不高,在学校发展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目前,学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特别是理工科专业。但是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4],也就不会把太多的人、财、物等资源放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毕业实习、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等方面。学校的不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就难上加难。

(二)社会工作机构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

社会工作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开展的专业服务项目也是非营利性的。但是社会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需要生存。为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服务,就是他们的生存之本。可是实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是新手、过路客;项目又有一定的周期,实习生的参加将会影响到服务项目的质量。服务质量受到了影响,社工机构自然也就不大愿意接受实习生。

(三)双方时间难以协调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是特定的人群,比如老年人、中小学生、家长。但是服务对象在特定的时间都有自己的生活:比如老年人平时需要接送小孩上学放学;城市小学生三点多放学,放学后还要上兴趣班或做作业;家长平时要上班。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机构必须寻找合适的时间去开展服务项目。可是,实习生平时还有很多课,毕业班学生忙着毕业。那么,双方在时间上就会出现冲突。

(四)外出并不安全

社会工作机构项目的开展会采取就近原则,哪里有服务对象,就在哪里开展,也就是需要外出,送服务上门。但是服务对象的分布很广泛,不可能都在学校附近,有的住在郊区甚至乡村等边远地带。有的实习生可能骑电动车,或者嘀嘀打车;有时,他们可能还要走夜路。这些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五)学生不愿意

学生参加专业服务项目,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要牺牲周末时间,或者外出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如果把项目用于毕业实习,还有学时、学分的保障;但如果是平时实习,学校并没有相应的规定。另外,很少有毕业生就业时选择机构。也就是说,项目实习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关联性并不是很强。因此,很多学生并不愿意去机构参加项目实习,他们会认为项目实习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六)项目实习缺少监管[5]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周期一般为一年。专业项目实习并不适合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同时,学生是怎么实习的、实习内容如何、实习效果怎么样等,校方并没有安排专职老师去监管。接受学生实习的机构或项目负责人,也缺乏正式的督导身份。针对周期较长的项目实习,学校、机构双方都缺少监管,就会出现项目实习的真空,项目实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的对策

要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过程中的难点,各方应该充分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建立项目实习基地、设立实习课程,努力完善督导制,充分做好项目实习的准备,强化实习监管。

(一)各方应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

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项目实习直接相关的主体有学校、民政部门及社工机构。学校应该从人、财、物等多个层面,加大对社工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的支持。民政部门主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项目实习的接受者,民政部门的很多工作都是通过社工专业服务项目来完成的,而项目实习生是这些项目的后备力量。民政部门、社会工作机构都应该充分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实习。既然社会工作机构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支持,那么民政部门对接受项目实习的社会工作机构应给予相应的激励。比如,社会工作机构在参加政府购买项目的招投标时,对有接收过项目实习生经历的,给予相应的加分。

(二)设立社会工作专业项目实习基地和课程

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实习的载体。学校、社会工作机构双方都应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应将承接实习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成为实习基地,签订《共建实习基地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设立一门专业项目实习课程,并赋予学分。课程内容包括需求调查、项目设计与开发、项目实施等,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开发和实施专业服务项目的能力。

(三)聘请双督导

学生到机构参加项目实习,需要有人监督和指导。社会工作专业有实验课,但并没有专职实验员。学生到社会工作机构参加项目实习,既需要专职老师去负责,也需要机构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学校可以聘请专业老师、机构或项目负责人为校内、校外督导,以正式文本的形式,明确督导的职责、参加项目实习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四)提前做好实习准备

学校及社会工作机构都应该提前做好实习准备。要提前对接实习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学生数量、学生年级、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等,以及机构的项目情况,比如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地点、项目评估要求等。要综合双方的实际情况,敲定相对固定的服务时间、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风险防范预案。另外,还应开展项目培训,为学生购买出行保险。

(五)加强项目实习监管

校内外督导要对项目实习生的出勤情况和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好详细记录。针对项目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介入。学生在遇有专业技术问题时,应及时向督导请教,督导要在第一时间解答。督导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对项目实习进行评价,确定实习等级。项目实习结束后,督导、学生都要认真做好总结,并召开项目总结会,将实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和机构。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实务督导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