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的早恋——宜疏不宜堵

2020-02-26 20:40何国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早恋

何国仙

【摘要】中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生理、心理现象使他们对异性有一定的好奇心,再加上时下社会风气的影响,中学生早恋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学校管理中颇为棘手的一环,有时甚至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好中学生早恋问题是摆在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在笔者看来,对待这一问题宜疏不宜堵。

【关键词】异性交往;早恋;宜疏不宜堵

一、正确看待初中生异性交往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1—12岁到15—16岁之间。从人的生理发展来看,这一时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初中生生理上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进入了人生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身体外形的剧变、内部机能和性的成熟等,对初中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变化使得他们开始关心性,并对生殖方面的知识产生兴趣,他们注意到两性关系以及恋爱和婚姻问题,也对文学作品、医学书籍以及影视中的有关性和爱情的描写产生兴趣。这时,初中生意识到了两性差异,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容貌打扮;产生了接触异性、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

我們培养的学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的一分子,他要在社会上成功地、顺利地生存下去,就必须让自己融于社会。男与女是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学生也必须学会和异性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不再象孩提时那样,有了心事向父母倾诉,他们喜欢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同龄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调查显示,青少年选择朋友有一定的规律性,多数会结交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同性,且交友范围较狭窄。研究者(C.Broderick,1966)对异性友谊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调查了1000名10—17岁青少年异性友谊的性质、构成和适当感等,结果发现在10—11岁时,同性友谊非常普遍,只有少数人形成了不太亲密的异性友谊,他们对异性的兴趣是表面的;到12—13岁时,男女初中生表现出极端的社会隔离,彼此之间抵触很大,他们关于异性同伴在什么场合可以呆在一起的社会允许程度仍然很敏感;在14—15岁时,初中生之间的异性交往有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变化,他们的交往明显打破了性别的障碍,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明显地愿意和异性在一起;16—17岁时,学生对异性的消极感几乎全部消失,并且异性友谊更接近成年人的友谊。我国研究者杨善堂等对初中生异性友谊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模式。可见,初中生的异性交往也是正常现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管理者,没有必要把它看成洪水猛兽。

二、解决学生早恋问题宜疏不宜堵

初中阶段男女交往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也有一些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会越走越远,开始了排他性的交往,过早的去品尝那还青涩的橄榄果。若教师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早恋现象便会蔓延开来。笔者曾对初三学生做过调查,居然有43%的学生表示理解。甚至有些人将有“对象”或众多的“追求者”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对有人为自己争风吃醋而沾沾自喜,为班级和学校管理埋下隐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指路明灯”,教师也应该是学生生活上的引导者。

其实初中生的超友谊往往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他们对某个异性的好感未必能维持很长时间。但正如上文所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与异性交往时,往往呈现疏离→抵触→乐意交往这一变化模式,而这些变化是在短短的几年内发生的,往往让教师和家长觉得措手不及。正因为初中生在对待异性时与以往的态度大不相同,因此,当学生对某个异性表现出好感时,老师和家长会感到特别紧张。于是乎,盘问、搜查、跟踪、调查、责骂、找对方家长等十八般武艺通通用上,结果是不仅弄得自己筋疲力尽,还会适得其反,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本来没谈的,在被堵到同一条战壕后,他们还真的“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地谈起恋爱,而原来不敢明目张胆地谈的,从此以后大模大样地谈起了恋爱,甚至有些还闹到两人一起离家出走的地步。这种事情不论是在我们自己的学生时代,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曾遇到过或听说过。即使那些被成功“镇压”的也会和老师与家长之间存在一丝隔阂。

三、看准情况,巧妙处理学生早恋

青春期正是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这时,他们的思想和感情都还不够成熟。独立和依赖并存,幼稚和成熟兼而有之,正是他们的特点。谈恋爱还不是他们能从容应付的事情,教师要在旁边做好疏导工作。

哈德罗·孔茨曾说过,有效的管理总是一种随机制宜的,或因情况而异的管理。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发现学生有早恋的苗头时,不宜点破,应找一些他或她力所能及而又乐意做的事让他或她去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自己往往都已不再有此心情了。碰到学生沉湎于“单相思”不能自拔时,不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批评他们,而应该耐心地、平等地和他们交谈,和他们分析其中的利弊,告诉他们摆脱的方法。

当然,要想灵活运用上述方法,教师必须关心学生,走到学生当中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教育是一门灵活的艺术,管理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要做好这门大学问,我们只有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民委等.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苏]费尔德施坦.当代少年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初中)

猜你喜欢
早恋
浅谈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模糊处理
早恋女生的依赖心理拯救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成因分析及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