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世 卢姚群
【摘要】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对知识充满渴望,语文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有效解决课堂效率差,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主要论述小学语文预习单的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单;教学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量大,而课堂时间有限,时间短任务重,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能回答所有学生的疑问。因此,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利用小组式的方式,综合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预习单的教学设计概述
预习指提前学习,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出方向性指导,避免学生预习的盲目性。教师应结合课本大纲立足于教材和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预习任务与学生相互匹配。使学生感觉到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预习是学习的开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思考过程,形成对新知识的特定理解。而预习单则是引领学生语文学习的阶梯。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设定不同的预习单,使学生沉浸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达从而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预习单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态度不端正
预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小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认为预习没有必要。还有部分学生的预习方法和预计效果不正确,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任务,遇到难题就跳过去敷衍了事,没有达到应有的预习效果。
(二)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新课标改革后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部分教师并没有告知学生准确的预习方法,导致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缺少主观的思考过程,没有达到课前预习的教学目的。
(三)家长不重视预习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学生的努力,家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异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导致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佳。
三、小学语文预习单的教学设计
时代快速发展,目前语文考试更侧重考察学生的多方面综合能力,教师要通过预习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习惯,重视课前的预习设计,以小组制的模式鼓励学生自主讲解,也可以综合利用翻转课堂,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为学生创造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一)形成小组共同预习的模式
教师在解决学生问题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效指导,不能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应综合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也通过小组形式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预习成果,通过竞争的方式使学生共同学习,在合作中进步。教师也可以及时反馈给学生预习作业的成绩,使学生能够及时查漏补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综合多种预习单
语文作为一种语言文化教学,预习不应仅限于课本,教师要保证学生的预习是多方面、多途径的。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图片,音频等资料,形成全面的感官体验,加强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感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正确利用语文特有的育人性,将语文知识扩展开来,激发学生的多样化思维,融入绘画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的《采莲》时,可以布置一個有趣的绘画预习单。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引导学生自主拿起画笔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也能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记忆,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和二维的图片中加深记忆。此外,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时,其中有很多篇文章都是讲解家国情怀、振兴中华的主题,教师可以打乱原来的讲解顺序,对单一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整合,以《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等文章入手,让学生集中感悟历史责任感和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并通过振兴中华这一主题预习单,开展相应的主题班会,检验学生预习成果,动态调整预习单的内容。
(三)结合家长的力量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家长正确认识预习单,帮助学生树立预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形成稳定的家庭氛围,为学生的预习提供方向性的引导,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新年礼物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前预习思考,自己都收到过哪些礼物?分别是谁送的礼物?背后有什么意义?形成有目标导学型的预习单,保证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教学内容,明晰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与作者产生深刻的共鸣,同时保证预习内容少而精,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上检查学生的预习结果,鼓励学生为父母准备一件新年礼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四、结束语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好奇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制定对应的预习方案,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要联合家长形成有效的全面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为学生的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佐芳.浅谈小学语文预习的设计与安排[J].散文百家,2019(5)
[2]沙吾力.阿瓦力别克.小学语文预习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魅力中国,2019(43):268
[3]谢幼如,吴利红,黎慧娟,郭琳科,黄咏瑜,肖玲,杨阳.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36-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