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金 星,陈 杰,马明硕,曾晓丹,刘治刚
(吉林化工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吉林 吉林 132022)
唐代韩愈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去做一个好人,先育人而后成才。为了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高校教师坚持依法治教的原则,教育者不仅要钻研教学和科学研究,还要担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责[1]。所以高校老师有必要对高等教育法规有所了解,建立起正确的教育法律意识,在培养专门人才的过程中立德树人[2]、依法施教,不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履行教师的义务[3];懂得如何良好地处理教师与学校、学生的关系,使得三者和谐相处。使得在法治社会下履行高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成为可能。
1.高校教师具有教育教学权
就是教育方式相对自由,教师可以自行根据自己的风格安排教学方式。所有的教育学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然具有这项权利,应当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接受自己的教学方式,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使得老师和学生互利共赢。
2.高校教师还应该具有搞科研的权利
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国家培养的具有专业技能的高水平人才,高校的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项目的申请申报工作,发表具有创新性的论文和文章,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尽一份力量。组织促进学生投身到科研事业当中,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4]。
3.教师可以行使自己民主管理参与权
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对学校的管理可以畅所欲言,并出谋划策,使学校发展得更好[5]。通过多种多样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当中,例如可以依照法律通过个人或者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从而行使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利,真正地实现高校民主建设的目的。
4.教师对学生具有管理权
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身心的发展,制作相应的教育教学设计及计划,有的放矢地指导其学习、研究和发展,这是高校教师应有的权利。
1.报酬待遇权
高校教师以工资、津贴、边少地区补贴的形式获得报酬,还涉及住房、医疗保健、养老保险等待遇。对教师物质方面的保障,是确保其能够顺利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并且能够鼓励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只有解除了教师们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此外《教师法》和《劳动法》都明确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教师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也逐渐在提升[6]。
2.教师享有进修培训权
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理论,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因此教师需要了解自己领域的前瞻发展。认识到自己专业上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参加进修培训。
3.教师享有权益受损后的法律救济权
一旦教师的权利遭受损害就可以通过调解或申诉、诉讼、行政复议等方式保障自己的权利并获得相应的赔偿。
此外教师应具备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法定的方式和途径,向相应机关寻求帮助,获得合法权益。法律的帮助能够确保教师的合法权利,还能够弥补现在的教育法规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如今教师法律帮助存在一些漏洞,所以务必需要加强和完善教师权利保障的执法监督。
作为高校教师,除了享有相应的权力以外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两者在法律关系上是相互对应而存在的[7],二者相辅相成。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准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性质所决定的,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教育者需要在拥有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拥有一颗健康、纯粹的心灵[8]。并且以身作则,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具有独特人格魅力,学生才能从心里真正的敬重老师,更容易使学生信服。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做出表率,深深的影响学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心理健康,而不会出现很多畸形心理的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思想。将这种正确价值观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站在法律角度来说,师、生的法律地位、人格都是平等的,教师应当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对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任何的学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形成健康的完善的人格,坚持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观点。尊重学生、不以任何方式、形式对学生进行体罚以及人身攻击。如果情节严重的依据高等教育法规会提出严重批评,予以警告甚至是处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不要侮辱、谩骂学生,进行说教要采用相对温和的方式方法,让他们更容易去接受,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而不是一味地打压。不得剥夺学生科研成果的署名权,这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不负责任,会对师生造成隔阂,造成关系恶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有些大学的考试太过严格,导致很多学生考试不及格而留级甚至退学,并且考试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有作弊行为,会加重处理,致使其退学,拿不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作弊是不对的,但也不应一棍子打死,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机会进行改正,教师出题也要顾及各个学生的水平问题,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维护他们的受教育权[9]。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对职称学历、技术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充电”,夯实基础,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更加有助于授课的质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动态,更有效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10]。
古人有云“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教师根据相关的法律和高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日常教学活动,履行自己权利和义务。同时要与时俱进,提高专业水平,学习跟前沿的知识,跟上时代对教师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并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依法治教,能够更好地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