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苏玲
现行的中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具有明显的福利性和独特权属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居住权益的保障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宅基地在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导致大量宅基地废弃闲置;(1)付文凤、郭杰、欧名豪,等:《基于机会成本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3期。二是由于宅基地审批和监管不力,导致“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或由传统的“一户一宅”变成“多户多宅”的现象普遍。(2)王子坤、邹伟、王雪琪:《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8年第7期。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土地制度缺陷和土地改革滞后。(3)胡银根、张曼、魏西云,等:《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测算——以商丘市农村地区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第3期。因此,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4)于伟、刘本城、宋金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地理研究》2016年第3期。而引导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是一个有效的方式。
农村宅基地退出关乎民生大计,学界对这个问题一直有着持续而热烈的讨论。农户作为宅基地占有使用的权利主体,其行为和意愿是退出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农户家庭特征(5)彭长生:《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1期。、资源禀赋(6)普蓂喆、郑风田:《初始禀赋、土地依赖与农户土地转出行为分析基于23省5165个农户样本的实证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夏敏、林庶民、郭贯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江苏省7个市为例》,《资源科学》2016年第4期。、禀赋效应(7)李荣耀、叶兴庆:《退出与流转:农民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农村经济》2019年第4期。、个体特征(8)傅熠华:《农民工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决策逻辑——基于全国2328户农民工家庭的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第6期。、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安置保障和认知等是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也有一些学者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从计划行为学的角度,对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等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和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9)万亚胜、程久苗、吴九兴,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差异研究》,《资源科学》2017年第7期。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禀赋效应、现状偏见、不确定性厌恶、锚定心理和社会特征等因素也会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影响。(10)杨玉珍:《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经济地理》2015年第7期。
由于经济、交通、历史等原因,民族地区经济能力、兼业程度、思想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受到多方面条件制约,开展宅基地退出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阻碍,目前针对民族地区进行宅基地退出分析的研究较少。同时宅基地为农户提供居住场所、生存保障和归属感,农户表现出对土地强烈的依赖,“恋土”情节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特别是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当地农户兼业程度低,对宅基地具有根深蒂固的依赖意识。而当前文献多从个体家庭特征、农业分化、退出保障、管理制度等客观层面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和意愿,从农户主观意识层面的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土地依赖等方面,结合行为经济学理论,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全面了解农户需求,为宅基地退出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行为经济学能提高经济学理论的现实应用,增强经济学的解释力。(11)蒋军锋、殷婷婷:《行为经济学兴起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经济学家》2015年第12期。该理论核心观点是当事人的决策行为基于有限理性,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利他、偏好、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决策行为也会产生动态变化。(12)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本文主要依托行为经济学中利他互惠、参照依赖、锚定心理、现状偏见、禀赋效应的理论,分析影响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认知和决策因素。
利他互惠是指由于个体的社会性特征,其行为表现出“亲缘”利他或“互惠”利他性。(13)Kahneman D., Tversky A., “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 A Reference-Dependent Mod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6,no. 4, 1991, pp. 1039-1061.因此,如果农户宅基地退出能够给子女带来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或是为家庭谋取更多的福利,其退出意愿就会比较强烈。从众效应指个体受到他人或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和跟风行为的现象。民族地区的社会关系以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和民族关系为基础,周围邻居态度以及亲友的选择会影响农户的决策,当地农户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会参照周围邻居的行为作出跟从的选择。锚定心理源于人们把一些显著的、难忘的证据当做判断依据,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往往得出歪曲认识。在民族地区,当地方政府与农户之间进行利益博弈且权力悬殊时,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户对政府的信任逐渐消失,(14)蒲实、袁威:《政府信任对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对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贯彻执行,生活能否得到保障没有信心。同时在“政绩优先”的风向标下,农户对政府大力倡导宅基地退出的动机会产生歪曲认识,锚定心理作用下负面影响宅基地退出。现状偏见表现为人们往往安逸于自己的现状,较难接受对现状的改变或新政策的实施。“熟人社会”一直是中国乡村的底色,农民阶级具有典型的“小富即安”的意识。(15)梅祖寿:《试析小富即安心态》,《理论月刊》2002年第8期;廖永松:《“小富即安”的农民:一个幸福经济学的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9期。民族地区生活方式具有自己的特色,婚丧嫁娶都有自己的仪式和特性。而宅基地退出意味着地缘分离,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不愿意改变现状,排斥变革。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当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现状因素影响了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禀赋效应指的是人们对自己拥有的物品会更加珍惜,交易所拥有的物品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宅基地具有较强的禀赋效应。(16)朱文珏、罗必良:《农地流转、禀赋效应及对象歧视性——基于确权背景下的IV-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9年第5期。在农户的认知中,宅基地属于自己的财产,根据禀赋效应理论,想要农户放弃宅基地,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除了利他互惠、参照依赖、锚定心理、现状偏见、禀赋效应等因素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外,对土地的研究离不开“人地关系”。土地依赖因素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是农户对宅基地难以割舍的重要原因源自于对土地的深度依赖,其它因素或可用经济补偿、宣传引导等方式解决,但是情感依赖很难短时间内斩断;二是其它因素与土地依赖相互联动,如对土地的依赖会直接影响禀赋效应;对土地的依赖也会反映在对现实生活的满足(现状偏见),对政府引导宅基地退出的不理解上(锚定心理)。这些因素跟土地依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于民族地区的农民来说,土地是其生存、生活、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他们的意识中,土地不仅仅是其谋生的工具,也为其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对土地的眷恋与执着,是中国农民的重要特征。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农民对土地的特殊情感,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土地依赖意识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对宅基地的依赖意识使得农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17)马婷婷、陈英、宋文:《农民土地意识对农地流转及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武威市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9期。目前学界对于土地依赖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张朝枝认为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土地功能和土地情节,(18)张朝枝、邓曾:《旅游发展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开平碉楼与村落案例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S1期。杨存田将这种关系表述为土地思想、土地意识,(19)杨存田:《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徐国良则将人与土地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界定为“土地依恋”。(20)徐国良、黄贤金、周艳,等:《土地依恋研究进展梳理》,《现代城市研究》2017年第10期。徐嘉鸿通过实地考察民族地区发现,农民的土地意识中还存在一种非正式的土地认知,就是祖业权,认为土地是祖上留下的财产,不能随意处置。(21)徐嘉鸿:《祖业抑或私产:论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对赣北Z村征地纠纷的个案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此外,受到传统“落叶归根”思想的影响,农户觉得宅基地是自己的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结合学者们的研究以及民族地区的土地依赖特性,本文从生存居住依赖、情感归属依赖、产权意识依赖三个方面研究民族地区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生存居住依赖指的是民族地区宅基地的居住和保障功能相对较强,农户对于长期生活习惯的地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特别注重居住环境,习惯乡村生活。调研地区较年长的农户很多一辈子都没出过山区,兼业程度也很低,缺乏其它的谋生技能,对宅基地的生存居住功能依赖使得他们不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非农化程度高的农户对农村宅基地依赖度较低,处于部分或者全部脱离农业甚至脱离农村的状态,反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获取财产性收入。受到传统“落叶归根”思想和乡土情结的影响,使得宅基地除了具有生产居住的功能外,还承担了部分情感上的归属。(22)杜伟、黄敏、曹代学,等:《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机制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55页。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是对这种思想最好的诠释,因此,情感依赖会对宅基地退出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但也有部分农户对宅基地情感依赖不强,期望通过退出宅基地获取一笔可观的收入,获取城市更便捷的生活,更好的医疗资源、教学资源以及优于农村的福利待遇,倾向于退出宅基地。产权依赖指的是基于“祖业观”而形成祖业权利意识,将宅基地看成祖业,认为其家族成员及后代有占有和传承的权利和义务,祖业权更多包含宗族承继、文化传承的意思。(23)张富利:《中国乡土社会的地权表达——以“祖业权”为视角》,《求索》2017年第9期。在民族区域,这种宅基地传承的观念很重。因此祖业权利意识越严重的农户更愿意保留宅基地,而这种意识越淡薄的农户越倾向于退出宅基地,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基于上述分析,行为经济学理论模型可以表示为:
Y=F(Li,Ci,Mi,Ti,Xi,Zi)
(1)
其中,Li为利他互惠变量,用退出宅基地“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L1)、“改善家庭居住环境”(L2)、“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L3)和“更好的医疗条件”(L4)4个观测变量衡量;(24)彭长生:《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1期。Ci为参照依赖变量,用“亲戚朋友赞同退出”(C1)、“本村绝大部分农户认为退出有意义”(C2)、“退出成功者认为退出值得”(C3)和“宅基地退出成为趋势”(C4)4个观测变量衡量;(25)杨卫忠:《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户羊群行为与后续效应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5期。Mi为锚定心理变量,用“政府制定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不合理”(M1)、“宅基地退出中政府不会充分考虑农户利益”(M2)、“宅基地退出中发生冲突事件,政府不妥善解决”(M3)3个观测变量衡量;(26)杨玉珍:《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经济地理》2015年第7期。Ti为土地依赖变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T1)、“祖上留下的财产”(T2)和“属于自己的根,情感上依赖”(T3)3个观测变量衡量;(27)说明: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本文从生存居住依赖、产权意识依赖、情感归属依赖三个方面反映民族地区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分别对应“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祖上留下的财产”和“属于自己的根,情感上依赖”三个题项。Xi为现状偏见变量,用“当前生活、工作状态满意”(X1)、“农村生活品质越来越高”(X2)和“村里生活习惯”(X3)3个观测变量表示;(28)杨玉珍:《农户缘何不愿意进行宅基地的有偿腾退》,《经济学家》2015年第5期。Zi为禀赋效应变量,用“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Z1)、“宅基地退出补偿与心理预期差不多”(Z2)和“宅基地退出补偿高于心理预期”(Z3)3个观测变量衡量;(29)说明:根据禀赋效应的内在含义,宅基地作为农户的资源禀赋,要想农户放弃这个禀赋需要用更高的经济补偿来交换,文中主要从“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宅基地退出补偿与心理预期差不多”和“宅基地退出补偿高于心理预期”三个题项反映禀赋效应的作用程度。Yi表示宅基地退出意愿,用“政策需要退出宅基地”(Y1)、“建议亲戚朋友退出宅基地”(Y2)(30)曾忠平、杨哲:《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房地产》2016年第18期。和“退出宅基地或闲置宅基地”(Y3)(31)万严胜、程九苗、吴九兴,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差异研究》,《资源科学》2017年第7期。来衡量,并作出以下假设。
假设1:利他互惠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假设2:参照依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假设3:锚定心理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假设4:土地依赖对宅基地退出具有负面影响。
假设5:现状偏见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负面影响。
假设6:禀赋效应负面影响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构建土地依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理论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该模型中,包括7个潜变量:利他互惠、参照依赖、锚定心理、土地依赖、现状偏见、禀赋效应、宅基地退出意愿,每个潜变量对应3~4个观测变量。
根据理论模型设计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基本特征;第二部分为可观测变量题项,第一部分采用选择题形式,第二部分采用采用Likert五分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图1 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是武陵民族地区的典型区域。(1)本地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土地依赖性高。当地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农和外出打工,非农化程度低,对宅基地的生存居住和辅助生产依赖程度较高,进城没有技能傍身没有任何保障,开展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难度较大。(2)宅基地超标或闲置严重,宅基地退出潜力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新建楼房已成风气,当地人即便倾尽全家之力也要盖楼房,由于旧房拆建新房成本高,当地农户多采用选址新建或在旧房旁边新建,旧房则成为存放粮食和农具的地方或者闲置,一户多宅、宅基地超标和宅基地闲置的现象较为普遍。(3)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该地区是典型的围绕亲缘关系、族人关系为特点的聚居区,社会关系相比其他地方更为紧密,农户的行为容易受到村支书、邻居的影响。同时由于地势偏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很难满足日常所需,期待能够改变这种现状。
当前的研究多以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作为宅基地退出的研究对象,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户兼业程度高,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开展宅基地退出工作具有一定的基础。对比这些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受到各方条件的制约,使得宅基地退出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宅基地退出是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需要,各个省份都在积极开展宅基地退出试点工作。以少数民族聚集的代表性地区之一的巴东县农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宅基地退出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数据来自于2018年8月对湖北省巴东县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调查主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巴东县随机选择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4个村庄,每个村庄随机选择30~40个农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3份,有效率94.33%。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中学及以下学历人数占比60.23%,受教育程度较低,在城里基本没有房,新建住宅农户占29.55%,约30%的农户拥有两处宅基地,对于废旧住宅的处理主要是闲置。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对于住房修建年限超过10年的农户,表现出新建住房的意愿,住房年限超过20年以上的农户意愿最为强烈,由于拆旧房建新房成本较高,择址新建或成为主要方式。由此可见,农村地区的宅基地闲置和浪费现象较严重,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样本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的基本特征
鉴于结构方程模型能够分析测量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分析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使用Amos 21.0软件绘制结构方程模型,选择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
1.信度效度检验
为确保量表的可信度,需要进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通过Cronbach’s α系数和组合信度来检验问卷的信度,由表2可知,Cronbach’s α系数值在0.708~0.910之间,大于0.7,通过信度检验,表示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组合信度在0.763~0.913之间,大于0.7,组合信度也通过了检验。由表2可知,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值在0.646~0.937之间,绝大部分大于0.7,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均大于0.5,表明本研究的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从表3可知,各变量的AVE平方根值均大于各相关系数的平方值,表明变量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2 测量变量的一致性信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检验
2.拟合效度与假设检验
拟合度分析是检验结构方程的模型假设与参数的匹配程度。通过AMOS21.0软件运行模型,得到模型的拟合度指标数据,见表4。由表可知,模型的适配度指标绝大部分通过检验,规模适配度(NFI)指标接近临界值,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同时,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重复抽样,生成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通过路径分析发现,利他互惠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72**(*、**、***分别表示在90%,95%和99%水平上显著,下同),表示当利他互惠得分增加1,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则会增加0.172;参照依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393***,锚定心理、土地依赖、现状偏见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显著负相关,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64**、-0.108**、-0.534***,禀赋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假设不成立。
表3 模型变量的区分效度检验
表4 模型的拟合度检验指标及拟合结果
图2 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图
本研究基于土地依赖及行为经济学因素构建了宅基地退出行为意愿模型,运用AMOS21.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宅基地退出行为意愿R2为0.661,即模型中所有自变量可解释66.1%的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变化。研究发现利他互惠、参照依赖对宅基地退出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锚定心理、土地依赖、现状偏见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显著负相关,禀赋效应对农户宅基地退出作用不显著。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利他互惠行为会对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0.172**),假设1得到验证。民族地区农户看重宅基地退出的代际影响,注重子女的教育,关注老人的医疗保健,希望家人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这些都会正向影响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验证了农户亲缘性利他行为的广泛存在,为了子女、老人们的利益,农户会考虑退出宅基地。
参照依赖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0.393***),假设2得到验证,即民族地区农户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对于其它影响因素,参照依赖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最大,说明民族地区是典型的关系型社会,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信息的渠道较为闭塞。因此,周围邻居、亲朋好友的意见都会显著影响农户的退出意愿,表现出羊群行为特征。亲朋好友或宅基地退出成功者提供退出示范或者宅基地退出成为趋势的情况下,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会更高。
锚定心理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面影响(-0.164**),假设3得到验证,表现出民族地区农户对政府行为的不信任。农户通过以往发生事件的经验判断或者网上极端事件的误导,认为政府在制定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和安置政策中不会充分考虑农户利益。若宅基地退出中发生冲突事件,政府处理目的是平息事件而不是充分考虑农户的意愿,让农户产生了锚定负面信息。因此,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提升干群关系有助于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土地依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面影响(-0.108**),假设4得到验证,农户对土地有较高的依赖,证明民族地区土地依赖强,对于民族地区农民来说,宅基地不仅提供生存居住的保障,也提供了情感上的安全感,乡土情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同时,调研区域内年长者都希望为子女建好房,留给子孙后代,祖业权意识根深蒂固。对土地的强烈依赖是今后宅基地退出工作需要突破和攻克的难题。
现状偏见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负面影响(-0.534***),假设5得到验证,农户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会遵从自己的生活习惯,考虑个人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证实了农民“小富即安”的个人特质。调研地区的农户由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山区,不习惯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压力小,安于现状,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宅基地退出的意愿较低。
禀赋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显著(-0.014),因此假设6不支持,这与现有的研究有差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换购县城商品房、高额补偿等)对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不大,说明在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中,退出补偿不是关键因素。理论上,受到禀赋效应作用的影响,更高的补偿能够促进农户退出宅基地。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中禀赋效应并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经济补偿跟退出宅基地并不是一种替代关系,经济补偿虽然能够从金钱上满足农户的生存需求,但是不能替代宅基地给农户情感上的依赖,也进一步验证了民族地区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程度较高。
研究结果显示现状偏见、土地依赖负面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给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农户大多对现有生活感到满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生活居住条件越来越好。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三层楼房属于标配,还建有偏房、猪舍卫生间,生活娱乐场地宽敞,同时地处山区,人居环境优越,生活非常自在,“偏安一隅,自得其乐”是对当地农户生活状态最好的写照。山区生态环境优越,但是建房却不容易,不同于发达地区建设房屋有机械化设备的辅助,山区建房一砖一瓦都靠肩挑背扛,房屋的修建需要耗费农户大量的心血,承载了太多的汗水与辛劳。正是建房的不易,根植了农户对宅基地的深厚情感。对于他们,宅基地不仅仅是生存居住的空间,也是包含心血的成果,轻易无法割舍。这也是为什么当地禀赋效应的作用并不显著的原因,在农户心里,宅基地与经济补偿并不是完全替代的简单关系。
个案1:谭氏是S村两委班子成员,属于地方政府政策的执行者,拥有自己的副业,经济水平在该村属于上等。家中盖有三层楼房,三楼基本不用,除去四间正屋还带有偏舍,以及猪圈卫生间等建筑,房子属于选址新建,老宅闲置,宅基地超标和闲置具有典型性。在问及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时,明确表示不愿意:“一是房子是我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地基都打了好久。先前的地基只有三间房那么大,我后来又扩建才有了现在的房子,这里倾注了我的心血,我不愿意退;二是现在农村生活很富足,只要不懒惰,就能过上好日子。政府让退出宅基地还不如大力推行特色村镇建设,让我们村发展越来越好。”(32)2018年8月1日,巴东县水布垭镇S村两委班子成员,S村。
农户不愿意退出宅基地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宅基地为农民最后的保障,而他们不认为政府会对他们提供保障,对政府不信任的锚定心理已经根深蒂固。
“退出宅基地以后没办法安身立命,到处都在花钱,生活怎么保障,政府不会管,就算儿子现在在外地工厂工作,等他年纪大了还是要回来的,以后他老了还能有一口饭吃。”(33)2018年8月2日,巴东县水布垭镇Y村村民,Y村。
退出宅基地以后虽然能获得一些经济补偿,但是以后的生活该怎么维持是他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国家基于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考量,要求政府引导农户退出闲置宅基地,当地政府可能为了政策或者政绩的需要,鼓励农户退出,但是退出以后当地农民该何去何从,目前政府并没有统筹的规划与安排,农户的退出保障是政策制定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乡土情结是难以割舍的影响因素。宅基地不仅是农户生存生活的保障,也是进城者老年退养还乡的保障。在调查地区,有一些人已经具备落户城市的条件,但是落叶归根的思想依旧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受地方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希望自己老了还是衣锦还乡,而不是远离家乡。
个案2:邓氏是Y村成功入城者,在大城市里有固定住所,养老无忧,在外生活几十年,一家人均在城市生活工作,属于脱离农村的成功者。村里老宅已闲置多年,现已破败不堪。对于其是否愿意退出闲置宅基地,其回答道:“宅基地我得保留,并会重建,等我退休了,我会每年回来居住一段时间,或者长期居住。我是从这里一步步走出去的,乡里的老人是看着我长大的,村里的伙伴也是从小光膀子一起玩到大的,这里是我的根,丢了根我就再也回不到故乡了。”(34)2018年8月2日,巴东县水布垭镇Y村人,Y村。
对于宅基地依赖薄弱的农户,他们更多地考虑子女的教育、基础设施的便利,基于家人考虑的利他互惠因素是决定是否退出宅基地的关键。如果宅基地退出能获取更多的经济补偿,获得更好的教育,这个投入在他们看来是值得的。同时,调研地区属于典型的以地缘血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亲族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的生产生活,农户是否退出宅基地,也会观望其他农户的决策。当时三峡水利建设就是以一个村为代表的迁移,亲族退出成功后会产生连锁效应,能一定程度上削减农户退出的顾虑。
个案3:S村谭氏属于当初三峡建设移民户的普通代表,经历过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现在的住房是后来新建的,自己将楼上住房改造成简易宾馆,可以提供客人留宿。两个儿子一个读小学一个读高中,家中父母年迈,家庭负担较重。她希望能够退出宅基地获取更多的经济补偿和获得更便利的生活条件,为儿女及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35)2018年8月2日,巴东县水布垭镇S村民,S村。
由此,民族地区宅基地退出意愿既有一般地区的共性,也具有一些特性,对现实生活的满足(现状偏见)、土地的情感依赖(土地依赖)以及政府制度的不完善会对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子女的教育(利他互惠)和退出成功者(从众效应)的因素会促进退出宅基地。但是资源禀赋效应在该区域并不明显,说明宅基地退出经济补偿不能完全替代宅基地,基于经济补偿的等价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从这个意义上,民族地区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因此民族地区宅基地退出不仅需要客观考量补偿制度,也需要从提高保障、降低依赖和尊重农民意愿的角度寻找突破口。不难发现民族地区退出的需求基础薄弱,心理接受度、经济水平、生活状态等条件相对欠缺,农户尚未做好退出准备。传统思想上的固化、经济上的束缚将是民族地区宅基地退出工作开展的重点难点。在具体实施宅基地退出工作时,应该因人、因地制宜制定宅基地退出策略。对于具有退出需求较强烈、经济基础可以支撑的农户,应该引导农户有序退出,提高闲置荒废宅基地的利用率。而退出需求较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应该加强技能培训,拓宽收入渠道,降低农户对土地的依赖,同时加强政策宣传,降低农户的不安全感。在调研区域,很多楼房都是沿公路新建,地理位置优越,但是宅基地占地面积大,楼层高,浪费严重,而对于这类农村新建闲置楼房,应以盘活利用为主,通过特色乡镇建设、旅游、民俗民风体验、特色餐饮等多种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为振兴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尽管宅基地退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也需全面统筹、因地施策、适时推进。
农户作为宅基地退出的主体,影响其意愿的因素较多,既有理性因素的考量,也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民族地区农户对宅基地存在依赖情感,其退出意愿会受到非理性的观念引导。本文选择西部贫困民族地区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利他互惠性,子女教育、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医疗条件是农户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条件。对于农户来说,社会保障因素是农户考虑是否退出宅基地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户行为具有从众示范性,会参照邻居、亲朋的行为意愿作出决策;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从众、示范效应”来引导。(2)农户对政府不信任的锚定心理阻碍宅基地退出,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干群关系是开展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重要任务。(3)土地依赖和现状偏见是阻碍民族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的重要因素,对土地生存居住、情感上的依赖以及对现状的满足使得农户不愿意退出宅基地。(4)禀赋效应对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不显著,说明当地农民并没有将经济补偿作为退出宅基地的首要考虑因素。上述结论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民族地区农户的宅基地退出具有自己的特性,应该更多的从利他互惠、参照依赖、锚定心理、土地依赖、现状偏见等因素着手,推进宅基地退出工作。
宅基地是农民的根基和最后的保障,引导农户退出闲置宅基地是国家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宏观统筹,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特征、历史背景和经济基础,使得不同区域农户决策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实际,因地施策。本文研究,得到以下政策启示。
1.构建社会保障衔接机制,解决后顾之忧。农村宅基地退出社会保障的衔接机制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关键因素,农户对宅基地根深蒂固的依赖,根源在于农户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加强宅基地退出后农户城乡教育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宅基地退出农户子女就读政策和资助体系,同时制定将退地农户纳入公租房、廉租房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退地农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实现真正的“学有所教,人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规制民族地区政府行为,消除农户对政府认知偏差的锚定心理。政府是宅基地退出工作的执行者,在政策推进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干群关系是否和谐,是宅基地退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规范政府工作者的行为和职责,定期对政府工作者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同时应加强宅基地退出政策、正向典型案例的宣传,消除农户对政府不信任的消极心理,提高农民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对政府的信任度。
3.尊重生活习惯,提升吸引力。民族地区具有典型的民族聚居特征,其生活习惯具有民族特殊性,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依赖也是影响其宅基地退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推进宅基地退出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实现集中居住不改变农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尊重其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置换小区的建设要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习惯和要求,以真正农户宅基地退出积极性。同时加强农户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户的再就业能力,降低对土地的生存保障依赖。
4.加强成功经验宣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民族地区行为意愿具有典型的羊群特征,农户的参照依赖和利他互惠特性表明,农户的行为决策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从众、示范效应”来实现,通过村镇带头人的示范,提高农户退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盘活闲置宅基地,振兴乡村发展。宅基地退出应该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措施,盘活闲置土地。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优势,开展特色村镇旅游、农旅游览、特色餐饮民宿,或者文化体验、特色农产品展销、电子商务等试点示范,形成有效产业支撑的盘活利用模式。支持和鼓励一切有利的盘活形式,不仅要发挥村集体的带头作用,也要引导农户开创与闲置住宅相结合的项目,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方式盘活闲置宅基地,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