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吴高鑫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02)
当前,多数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现代医学中诸多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风湿热、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纤维织炎、神经痛、肌肉劳损等,在中医学中全部都归属到“痹证”范畴。痹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在中老年常见,当上述疾病发作时,给中老年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此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疗法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并且外科手术治疗风险高、费用大等。路老在临床中运用头针疗法治疗痹证疗效好,现将其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痹病是由于各种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病症,以肌肉、韧带、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僵硬、畸形或累及脏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内经》中将痹证分为三大类。风邪重者,疼痛游走不定,名曰行痹;寒邪重者,疼痛痛而不移,名曰痛痹;湿邪重者,肢节沉重不举,名曰着痹。但外邪留驻,郁而不散,随阳化热,关节红肿,身热节痛者,又称热痹。
《黄帝内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该病的发生多与人体正气亏虚,腠理不密,多与感受外邪、动作失度、脏腑功能失调或虚损以致筋骨失养等因素有关。病机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经络,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病位在肉、筋、骨,后期累及肝、肾。
定位:足运感区: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 cm,向后引平行于正中线的3 cm长的直线。
操作:选用一次性无菌不锈钢针灸针(规格:0.25×25 mm),进针时针尖与头皮角度约呈 15°~25°,迅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刺入深度约0.5寸,等到患者局部有酸、麻、胀感后,行捻转手法,频率约180~200次/min,行针 2~3 min,留针 15~30 min。
取穴:以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
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痛痹、着痹者加灸法,热痹者可点刺放血,待患者有针感后,留针约15~30 min。
取穴:交感、神门、皮质下、相应关节点。
操作:先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然后贴在耳穴上,让患者回家后每天按压4~5次,每穴每次按压1~2 min,以耳朵发红发热为法。
病案一:张某,女,49岁,于2018年11月27日就诊。主诉:膝关节肿痛近1周加重。病史:患者20余年前劳累后出现左膝关节肿痛,当时局部红而不热,行走困难,每因阴雨、过力而疼痛加剧,自行予消炎药(具体不详)治疗无效。后于某医院行X光片,诊断为增生性关节炎,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每因阴雨、过力而疼痛加剧,患者未予重视及诊治。患者2周前因浴后受凉,翌日即恶寒发热,体温达39.4℃,经社区医院予对症处理后,体温降至36.9℃,5 d后左膝红肿疼痛,不能活动,再次拍片诊断为增生性关节炎,服用强的松、消炎痛等药,疼痛不减并延及右膝,某医院建议行手术治疗,患者本人不能接受而来该院门诊。查体:形体肥胖,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心肺腹正常,双膝关节肿胀,左侧较重,双下肢未见红斑、结节。舌淡苔黄腻,左脉沉细,右脉沉弦。辩证:患者素体肥胖,气虚湿盛,病痹证日久不愈,湿性黏腻之故,浴后腠理空虚,风寒乘虚袭入经隧,阻于脉络,寒湿互结,阴气下沉,气血痹阻于足阳明经,发而为痹,关节疼痛不移为寒邪甚,肿胀为寒与内湿相持,遂酿成寒湿痹证。诊断:痹证;证型:寒湿痹。治则:疏风散寒,祛湿通络。针刺取穴:双侧足运感区、委中、内外膝眼、阴陵泉、阴谷、曲泉、阳陵泉、足三里;耳穴贴压:交感、神门、皮质下、膝、肝、肾,1次/d,一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经治疗4 d后静止时已不疼,经搀扶可短距离行走。3周后双膝关节疼痛消失,肿胀消散,屈伸灵活,独立行走自如。随诊2月,疼痛未复发。
病案二:蔡某,男,45岁,于2018年12月5日就诊。主诉:腰腿痛20余天。病史:患者有腰痛史10余年,23 d前因搬重物滑倒,扭伤腰部引起腰痛,平卧及活动疼剧,影响睡眠,经某院拍X光片,诊断为腰椎增生,按摩,服药均无效,遂来我院门诊。查体:腰部外观无红肿,腰椎4~5间压痛明显,叩击时牵引骶椎疼痛,右坐骨神经通路压痛,大腿前侧及胫前肌痛,右腿直腿抬高25°,分髌试验(-)。辅助检查:拍腰椎正、侧位X光片提示:腰椎侧弯,凸面向右,生理前凸变直,第4~5椎体间隙变窄,3~5锥体前上缘均有唇状增生,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细。辩证:患者年老,肾气不足,因劳致伤,损及腰部经络,气血瘀阻,经气不畅,痹而作痛。诊断:痹证。治则:行气活血,通经益肾。针刺取穴:双侧足运感区、肾俞、大肠俞、腰椎夹脊、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大;耳穴贴压:交感、神门、皮质下、腰骶椎、肝、肾,1次/d,一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
经治疗3 d后,疼痛减轻,右腿抬高40°,后因阴天疼痛加重,至第10 d腰腿疼痛消失,患腿可抬高70°,并可行走。继针治疗4 d后腰腿功能基本恢复,唯腰部活动不自如,不能久立久行,证属肝肾不足,予治本之法针肝俞、肾俞、大杼、阳陵泉及腰部排刺,诸穴均予补法,2周后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针刺疗法对于治疗痹证效果好,但单纯普通针刺疗效不如针刺联合其他疗法效果好。
路老认为人体的经气通过十二经脉、经筋、经别、奇经八脉等联系集中于头面部。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为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 说明头部是全身四肢百节的统领,是人体经气汇聚的重要部位,与全身经络密切相关。头针疗法便是正是基于此原理。手足三阳经均会聚于头,头为诸阳之会,可以调动人体一身之阳气。痹证因内虚外邪乘机侵袭致病,头针可起到调节阳气,增强正气的作用。从治法上讲属远部取穴,如《灵抠·终始》所说:“病在下者,高取之”。中医根结、标本理论说明,人体上下是相互关联的,是针灸治疗取穴时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理论依据之一。焦氏头针便是基于上述原理,刺激局部,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沟通内外的作用来调节脏腑的功能[1]。根据生物全息作用,头能反映全身信息,焦氏头针是依据大脑皮质功能区在头皮上的投影来确定治疗区,分为运动区、感觉区、运用区、言语区等。如感觉区对应于中央后回,是对侧肢体的感觉中枢,可运用于治疗肢体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等,运动区对应于中央前回,可以治疗肢体运动不利等,足运感区相当于旁中央小叶在头皮上的投影,连接运动区和感觉区,能够治疗对侧肢体瘫痪、疼痛、麻木等。路老临床上常用焦氏头针治疗疾病。并且路老在治疗过程中,强调头针的治疗,关键在于行针手法。
《黄帝内经》详细地阐述了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联。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二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脉、经别等与阳经相合而与耳联系。所以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正是由于耳与经络和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现代医学全息理论,刺激耳朵局部,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反作用于诸内脏,同时还有整体调节作用及双向调节作用[3]。当机体患病时,耳穴上会有相应的阳性反应,根据其阳性反应可以诊断疾病,刺激耳穴相应阳性部位可以治疗疾病。某研究[4]显示:通过对耳穴的研究,发现耳穴中有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存在并且有活性,由于过氧化物酶的存在,表明耳穴具有抗病毒、杀菌解毒作用并且还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并且路老治疗后会嘱患者回家自行按压耳穴,每个耳穴4~5次/d,每次按1~2 min,以耳朵发红发热为度[2]。有研究[5]示:这种整个耳体的“发红、发热”归为得气,“气速则效速”,认为得气后效果更佳。
路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单纯普通针刺联合其他疗法治疗痹证,治疗强调脏腑的调理,强调辨证取穴,根据主症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