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场景化课程中师幼互动的支持与指导策略
——以“华南植物园社区场景化课程”为例

2020-02-25 21:47李彩君
卷宗 2020年32期
关键词:师幼种子社区

李彩君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幼儿园,广东 广州 510600)

师幼互动,也称师幼交往,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其动态过程,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1]。社区场景化课程旨在充分利用社区场景中的独特资源,让幼儿走进社区场景,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探索,在体验“社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感受社区文化魅力的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只有当教师能以幼儿为主,擅于观察幼儿、支持幼儿对场景的深入探究,幼儿才能在场景中获得成长。

1 科学的师幼观,支持幼儿在社区场景中感知与探索

1.1 坚持幼儿与教师的平等地位,坚持幼儿是场景中的主体

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与幼儿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安全是人低层次的需求,当我们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给予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幼儿才会对场景进行大胆的探索。场景的最大价值,是场景中蕴含着各种有待幼儿去探究的独特资源,这些资源不是教师塞给幼儿的,而是需要幼儿自己去观察、去发现的,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在慢慢成长,而这恰恰是社区场景化课程最精彩的部分。如果教师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为幼儿准备好一切,幼儿就失去了体验,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1.2 接受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独特性

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每一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成长步伐。同一个场景,可能有些幼儿关注“会飞的种子”、有些幼儿关注“长在叶子上的种子”。场景要给到孩子的,不是标准化的知识,不是整齐划一的要求,它是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地方。教师应接受幼儿发展的个体性与不平衡性,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发展需求,帮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 合理解读幼儿行为,支持幼儿在社区场景中深入探究

2.1 了解幼儿发展特点,深入挖掘社区场景的独特教育价值

幼儿是场景中的主体,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无所作为。理想的教育,离不开老师严格的教育管理[2]。老师要做好观察者、支持者的角色,提前了解场景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清晰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在这基础上,预设场景活动内容。只有这样,当幼儿在探究场景时,教师才可以根据场景蕴含的教育价值和幼儿当前发展情况,对幼儿的探究行为进行及时的支持和引导,激发不同层次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促进他们的探索。

2.2 善于观察幼儿,捕捉社区场景化课程的生长点

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与幼儿交往时,能逐渐发现并探索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就像冰山逐渐浮出海面的过程[3]。教师只有事先做好准备,活动中带着目标观察和引导,才能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并非幼儿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教师要经过分析判断,要有驾驭活动的能力,才能使得师幼互动有所价值。如幼儿参观华南植物园温室后,产生了激烈的讨论:为什么这些植物要养在温室里?为什么有一些就不用呢?是因为它们怕冷吗...老师及时捉住话题,提问: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幼儿纷纷说: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爱、温暖...教师并没有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为孩子提供材料,一起去做实验,探索“植物生长的条件”。

2.3 激发幼儿兴趣,为幼儿的自主深度学习提供支持

1)提供材料支持。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深入探究中得以获得,而材料支持是进行深入探究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提供成品或半成品材料,或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材料。如孩子在“华南植物园场景化”活动后对种子充满了兴趣,想收集更多的种子。教师提问:如何能收集到各种各样的种子?孩子纷纷说:可以在吃水果餐的时候把水果种子留下来;可以叫妈妈带我去菜市场买;华南植物园的一棵大树下有很多种子...老师支持幼儿自己去寻找种子。收集了种子后,孩子想创设“种子商店”。教师根据孩子提出的需要,为孩子提供了KT板、大纸箱、油性笔、纱布等半成品,孩子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商店需要的标价牌、柜子、门...孩子在自己建构的新场景中继续深入探究。2)利用家长资源。良好的师幼互动建立在对幼儿的了解上,通过家园沟通,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关注点,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如大班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水果”这个主题的时候,教师请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认识各种水果,家长在班级微信群反映,孩子在华南植物园里认识了各种种子,所以对各种水果的果壳非常感兴趣。于是老师请家长和孩子收集各种果壳,上网搜索各种果壳相关资料,丰富孩子知识,为新主题“果壳”做准备。3)提供情感支持。幼儿在场景活动中,会遇到失败、成功、会有新的发现、会和同伴合作、会产生矛盾等,教师要时时观察幼儿的行为,关注幼儿的情感,及时给予幼儿反馈,这样的师幼互动,能鼓励幼儿不断去探究。如中班孩子在开展“叶脉”这个小项目时,很多小朋友初次尝试刷叶脉都失败了,教师观察到幼儿受挫的情绪,及时肯定幼儿能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给幼儿讲了科学家坚持做实验的小故事,马上就让孩子失落的情绪消失了,变得积极起来。

3 丰富评价方式,支持幼儿在社区场景中构建自我经验

3.1 以过程性评价取代终极性评价

评价是有效促进师幼互动的策略,在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没有很好形成的时候,幼儿会非常信任甚至依赖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幼儿在社区场景中表现出来的观察、思考、坚持不懈、和同伴的交往、合作等行为,是社区场景课程中的亮点也是幼儿学习品质的体现。幼儿在场景中形成的模糊、零散的经验,也需要教师帮助幼儿提升成自我经验,所以社区场景课程评价不应关注幼儿获得多少知识技能,而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在过程中的感受体验。

3.2 以多方评价取代单一评价

既然以幼儿为主体,我们就不应该搞“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模式,虽然幼儿还没有建立良好的评价能力,可是我们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引导,特别是中、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基本的观察和初步分析能力。

总之,师幼互动水平对社区场景化课程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只有建立科学的师幼观;合理解读幼儿行为,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支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幼儿在场景中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才能更好地发挥社区场景的独特价值,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幼种子社区
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研究
倾听儿童 相伴成长——“师幼互动”研修纪实
3D打印社区
桃种子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