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怡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226500)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课程自身具备抽象性强、概括性强的特点,让很多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显得非常吃力,教师并非意识到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层次不同,希望可以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标准一致的评价方式,给全体学生以最“公平”的教育,殊不知过分强调统一的“公平”,恰恰是不公平教育出现的根本原因.为了转变高中数学教学现状,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到分层教学理论及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教学价值,找到分层教学理论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方法.
分层教学理论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它的提出有哪些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呢?
首先,分层教学理论要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分层教学理论更加关注个性差异,而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分层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论下的课程教学需要具备选择性,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接受能力不同,找到最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式,在讲解同一知识内容时,需要兼顾到班级中的优、良、差三个不同层次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处于每一个层次中的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分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获得发展与进步.
其次,分层教学具有丰富的理论支撑,可以充分体现出分层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分层教学理论的实施可以帮助高中数学教师构建一套更加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4)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5)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等等.通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分析分层教学理论对于学习一般规律的影响,可知分层教学理论的实施是建立在人的认知规律基础之上的,其有效实施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对学习主体进行分层
对学习主体分层是分层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教师在对学习主体分层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因素:首先,根据学生每次月考的成绩以及学生的意愿分层,根据分层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讲课进度,适当地调节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采用动态可调的分层教学模式;其次,在对学习主体分层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心理,尽量采取隐性分层的方法,避免损伤到高中生的自尊心.
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应结合高考大纲、新课程标准以及现行的教材要求、实际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师在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应执行考纲的要求,落实双基的培养,要求综合能力较低的学生在“等差数列的判定”学习中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够领会等差数列判定的基本概念,适当地放慢教学进度.而针对综合能力较高的学生应适当地提升教学目标的难度,要求这部分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较为复杂地运用数学知识,注重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创造条件.以“等差数列的判定”为例,对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an+1-an=d(常数);
(2)能够运用等差中项法2an+1=an+an+2解决问题.
面对中层次的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如引领学生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n+B(关于n的一次函数),而对于综合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则需要教师设计拓展性的教学目标,引领学生探索等差数列判定的前n项和计算方法,总结出Sn=An2+Bn(不含常数的二次函数)公式,以分层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分层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有利依据.
3.对教学设计进行分层
在教学设计分层中教师应掌握提问的艺术,通过不同难度问题的提出,让高中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如,首先对低层次学生提出问题:“平面内的圆是如何画出来的?”、“你能根据圆的画法画出椭圆吗?”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感知椭圆图形,帮助低层次的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知识,降低学生在《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课中的学习难度.其次,对中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圆的标准方程需要在什么条件下成立?在问题的驱动下引领学生主动探索椭圆的标准方程,学会运用类比圆的标准方程推理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最后,针对高层次学生提出难度更高的问题,如:“如何建立最简洁的椭圆方程?”“尝试发现椭圆标准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异同点”.以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提出,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4.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评价过于关注“统一性”,而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为了构建科学的、公平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应从分层教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从多角度进行教学评价.如,教师在教学评价中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出勤情况、组织纪律、学习态度、举止行为、人际关系、劳动表现以及内务卫生等,列入到综合考核的范围内.又如,教师采取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生生互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帮助学生在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特别是让学困生在分层教学评价中重拾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理论的运用,对于改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地探索分层教学理论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分层教学理论的教育意义与价值,从而构建以生为本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