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让惯有的教与学方式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使“居家学习”成了现阶段孩子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阵地猝不及防地就从学校转向了家庭。疫情期间,居家学习方式多为教师主导、学生自主的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面对自主的线上与线下学习,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能力。然而,小学生年龄较小又面对居家独自学习的环境,在学习能力、态度、动机、个性特征、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教师的专业引领。基于此,教师应顺势而为,秉持“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做“居家学习”的设计者、引领者、指导者、合作者是当下每个学科教师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听、说、读、写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多读,多背,多积累,多动笔”。这些都是语文学习长期以来倡导和遵循的学习规律。居家学习,学生面临的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是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交互融通,但这些学习的规律依然适用。教师作为居家学习的设计者,须遵循规律对居家学习作整体性的规划,既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也考虑学习内容与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切性,以“周课程”“日课程”为时间节点,着重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好学习活动的顶层设计与课程架构。组织实施时以线上的规划引领线下的落实,以线上的指导引导线下的实践,以线上的活动激发线下的延伸。如引导孩子听故事、听绘本,听朗读、听文学作品,观看优秀影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积累典范的语言材料,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线上教师授课指导,线下学生举一反三,动口读一读、动手勾一勾、圈一圈、写一写,动脑想一想,问一问,查一查,参与互动,乐于实践。习得重于学得,习学交递,学用统一。在“听、说、读、写”的学习设计中教师若能将活动情景化、生活化、立体化,构建线上、线下互助交互的学习体系,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就能有利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领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学用统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丰富居家学习期间的学习内容,开展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践行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以文化人、课程育人的学科价值观,让学生们不仅收获学业上的成长,更能收获精神上的成长。教师可以抓住“疫情”契机开展线上线下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引导学生及时关注疫情动态、时事新闻开展每日一分钟新闻播报;查阅疫情资料编制《家庭防护小手册》;浏览《中国科学技术馆》《故宫博物院》网站绘制主题手抄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来自一线医护的“战役”日记《最美落日余晖》写写读后感,让日记中质朴的话语成为学生珍贵的教育养料[1]……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读懂“疫情”“中国”“生命”这些“大教科书”,让学生逐渐学会感恩他人、珍惜拥有、尊重科学、敬畏生命。
居家学习期间,面授式的课堂教学不得不变成了在线教学。教与学的时空分离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但每个困境的背后,都隐藏着破局的机会。教学也不例外,居家学习推动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
居家学习的学科学习需要有一定的载体,一定的抓手。无论是导学单还是线上的课文教学或是线下的拓展实践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都至关重要。活动设计,首先明确目标,基于目标,寻找目标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其次,将学习内容合理安排成若干个版块,建构与版块相匹配的任务群。任务群的设计注意把握每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级递进,注意把握任务的统整性与开放性,避免过于细、碎、单一。最后,基于任务,设计指令清晰的学习步骤,用明确的学习路径、方法策略、动作索引指引学习目标的达成,让学生明晰任务,知晓方法,一步一台阶、逐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要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结合典型,细化策略指导,提供给学生具体、可见的学习路径,让学习可视化。如写好“存”要指导“竖别忘”,写好“录”要指导“横两边要出头”“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所有关键笔画的指导教师都需圈出并标注提示语,让学生可视,才能真正实现线上的写字指导。再如课文《纸的发明》,指导学生完成“每段话写什么”这个学习任务,教师将指导细致分解成到六个步骤:1.用好时间轴;2.寻找构段规律;3.表格巧变序;4.动笔写一;5.展示、点评;6.再动笔改一改。六个步骤的指导,教师都需辅以必要的图表、批注予以直观的示范,方能取得效果。写字、阅读指导如此,习作指导、作业反馈、拓展实践活动也一样,典型示范、图文结合、批注提示、圈划点评成了线上教学的常用手段。
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是实现在线教育中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过程。将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有机地紧密镶嵌,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提高居家学习的效益。预学阶段教师可设计导学单指导学生“读、圈、写、提问”。网课学习,PPT、视频资料、微课都需相机结合教学环节出示。课后的拓展、延伸、实践,又可筛选、推荐配套的学习网站、资料袋、资源包加以推送,为他们提供无时不在的学习资源。作业反馈阶段,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鲜活的学习资源,运用这些鲜活的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除此之外,聚焦某一个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制作2-3 分钟的微课,如微课《做笔记》,教师图文结合,步步示范,将微课资源融合于方法的指导,从中学习“记笔记要抓重点、简要概括、合理利用页面、善用颜色区分”。可见,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的紧密镶嵌,相互配套,巧妙使用,能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多种获得知识体验的途径,提高其主动建构知识、丰富知识,获得能力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学生都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他们并不是成熟的独立学习者,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自律,需要监督、引导和协作。因此,教师要尤为注重自主学习的管理。上课前打卡、点名、提醒、督促学生检查学习用品是否齐全;过程中适当的提问、互动;课后的作业布置、批改、反馈、检测、答疑都是十分必要的监督与管理。同时,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进行阶段性的作业展评与分享,及时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做反馈、指导,表扬优秀,鼓励后进,减少掉队。
学生的幸福感,既源自教师的肯定与鼓励,也源自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收获。居家学习,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实践与时间,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编排,结合当地特色多设计一些主题明确、有趣、有成就感的系列作业让孩子们去探究、实践。如结合教材《快乐读书吧》做一份PPT,线上开一场阅读小推介;与学习伙伴合作创编关于“疫情”的绘本故事……学生通常需要观察、了解、构思、创作,他们会经历种种体验,会创生多元的学习成果,在探究、实践、交流、互动中,学生的收获“看得见、摸得着”,成长由内而外,“可见、可感”,他们自然也就有了学习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