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2020-02-25 07:06李君利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阳明心道德行为道德品质

李君利,尹 楠

(1.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80;2.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与时代风采。”[1]阳明心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明心学以人的本性为理论基础,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认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知行合一”,这与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相契合。“身之主宰便是心”。[2]阳明心学教人拥有一颗善良、强大的心灵。将阳明心学融入高校道德教育是对“文化自信”的具体践行,也是充分实行“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

一、高校德育困境的原因

长期以来,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德育主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也不是其道德行为偏差,而是德育主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反差。这种反差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方面,大学生知而不行。在道德认知上,大学生普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待社会的态度是积极的,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易受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影响,对道德素养的追求明显表现出知而不行。另一方面,大学生行而不知。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只是受外在压力而依道德品质的约束行事,对自己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漠不关心。造成当下高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主体缺乏能动性

大学生是德育的接受者,也是德育的主体。大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然而由于缺乏对自己本性的认识,从而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例如,大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美德,却因颜面不愿揭穿谎言;知道见义勇为是美德,却因力量薄弱选择观望;知道文明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却在网络世界脏话连篇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德育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作用较小。同时,大学生的个性较强,德育方法的不当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叛逆意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多元化引起的价值多元化使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诱导。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受到影响,道德行为自然难以持续下去,也就无法做到言行一致。

(二)德育环境的弱化与缺失

德育环境是德育系统内外部环境的综合。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全球化思潮在影响世界的同时也威胁着道德这道防线。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功利主义等物本化思想观念渗透进大学生思想中,弱化了成长中的大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知,使他们在物质与道德的关系中容易失去平衡,导致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沦丧。另外,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涌入,近年来中国兴起的“解构主义”使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道德品质产生质疑。1988年,15岁的初中生赖宁为了救下自己的伙伴而葬身火海。为了宣传他的见义勇为,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称号,并树立赖宁的雕像来宣传“赖宁精神”。这本是一个宣传见义勇为的教育内容,然而30年后的今天,受西方“人性自私论”影响,人们开始怀疑“赖宁精神”,甚至打着创新的名义对其进行解构,认为拿自己的生命去救火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三)当代高校德育模式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这也是高校德育困境的重要原因。现有德育模式对受教育者的认识仍停留在将人看作是消极的被动者上,忽略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3]德育模式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德育实效性的保障。一方面,目前高校德育的工作方法比较单一,并且德育内容局限于课本,甚至直接将知识教育的逻辑框架套用在德育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空洞的理论说教本身就有着抵触的心理,传统德育模式使他们对德育产生了懈怠和厌恶,这就违背了德育的初衷。应注意的是,德育模式中有着相对稳定和变化因素的同时存在,例如,德育性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等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变化的因素则是德育方式、德育环境等。对于那些不能满足大学生实际需要,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因素,要予以改善和创新,发挥德育模式的积极作用。

二、阳明心学中的育德内涵

王阳明一生致力于心学研究,“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王阳明在讲学的同时,极力主张将“知行合一”的思想融入教育实践,并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力行“事上磨炼”的德育方法,以求“致良知”的德育目标。

(一)“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中最为人熟知的思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4]“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知,“行”是对伦理道德的行为。王阳明从道德角度出发,认为只有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这个思想充分蕴含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思维特征,“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知行合一”思想是王阳明为了挽救当时日益颓废的世风和士风提出来的。[5]其目的就在于使个人层面与社会层面的目标相统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真正做到认知与行为的“知行合一”,这也是高校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方面,高校道德教育不是通过强制性的管束来塑造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而是应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使道德品质充分内化;另一方面,高校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二)“致良知”的德育方法

宋明哲学中,“心”与“理”的关系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天地间活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良知的流行不息。”[6]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宇宙存在于发展的本源。在他看来,人内心本性的良知就是圣人。“致良知”就是人们对自己本性的认识,从而培养人们在道德上的主观能动性。从德育层面来看,“致良知”是一种很好的德育路径。虽然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挖掘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尤其在道德内化阶段。这里的自我教育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主张高校德育工作者用行动给德育主体指引正确的方向,使德育主体进行自我反省和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三)“四句教”的德育准则

王阳明晚年所说的“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被称为王门的“四句教”。[7]“四句教”强调了人的本体在认知与行为过程中的逻辑关系。从德育过程来看,“四句教”体现的逻辑过程可分为道德意识、道德认知、道德内化和道德行为这四个阶段。道德意识是人的本性处于自由状态的阶段,善与恶尚未有明确的区分;道德认知是道德意识产生并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阶段,人们对善与恶有了明确的概念;道德内化是主体将道德认知消化吸收的过程,即主体产生的道德自觉;道德行为是主体基于内心的道德认知而自由行动的最终阶段。这四个阶段概括来说就是德育主体与实践之间的互动过程,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关键。

三、阳明心学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如何冷静地看待今天的高校德育困境,解决当下的德育难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文化自信,产生了传统文化回归思潮。结合当代高校德育困境的原因以及阳明心学的育德内涵,从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德育过程三个维度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遵循“知行合一”的理念

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理念,从德育层面上来说,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道德主体坚持言行一致的品格,这与当代高校德育的培养理念具有一致性。首先,要辨析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德育体系。在德育过程中,包括一般意义上认知与行为的关系,以及对本性认识的关系。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发展的不一致会导致“知行合一”的理念无法践行。因此,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大学生,要对他们的道德认知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及时调整德育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德育的有效性。其次,要将“致良知”中的“致”引入思想内部,发挥德育主体的优势。同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德育主体在成长过程中对道德认知的困惑,及时教导反思。同时遵循“知行合一”的理念,使德育主体对德育产生好感,不知不觉中产生认同,成为言行一致的德育主体,为高校德育发展提供动力。

(二)发挥德育环境的整体作用

阳明心学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的借鉴意义,除了强调个人的内心活动,还要形成全方位的德育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德育环境作为高校德育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多重存在的。从空间尺度来看,包括德育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从国际文化视野来看,包括中国文化构成的德育环境和外国文化构成的德育环境。首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氛围。自然环境发挥的德育功能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通过人为创设的环境,所起的德育作用应该是积极为主,尽可能避免消极作用。通过隐形的德育,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雅艺术进校园、参观革命圣地等方式,挖掘与德育有关的题材,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要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德育传播作用。如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向大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德育知识,包括各种新闻案例、校园活动、主题讨论等等,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使德育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构建德育模式的逻辑性

阳明心学“四句教”的理念,强调了人的本体认知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启发高校应建立一种具有逻辑性的德育模式,充分顾及德育主体与实践的互动关系,避免传统德育经验性教育和现代德育知识性教育的片面性。首先,加强德育主体的辨别意识。如开展主题讲座、爱国主义征文比赛等活动,引导冷静地看待现实中的道德问题,具有明辨道德是非的能力,明白哪些是真正的道德品质,哪些是“人性自私论”的诡辩说辞。道德品质的培养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道德认知不是仅有的因素,德育过程中的辨别意识和道德内化是决定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一个具有道德品质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辨别意识,这是内化与单向吸收的重要区别。其次,推动实践育人的德育模式。不能仅从道德的知识层面,而应当同时从德育实践中寻找方法。如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志愿活动、支教扶贫等,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德育进程中,要明确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区别,将德育从知识教育的逻辑框架中摆脱出来。同时在分析道德问题时关注主体的能动性,围绕德育过程的逻辑性有效展开德育活动。《传习录》中,王阳明多次强调“知”和“行”是不可分离的同一过程。当代高校德育困境表明,大学生必须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才能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落实到现实层面,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实践:一方面大学生积极配合学校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遵从内心地践行社会公德,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德育要素的发展关系着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这也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利用传统文化、史料、传记等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历史观和爱国信念。阳明心学的育德内涵是高校向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丰富德育教育资源,发挥阳明心学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动力。

猜你喜欢
阳明心道德行为道德品质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阳明心学”是宁波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源泉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