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鲁迅”学术概念的提出及其可行性

2020-02-24 18:20岳寒飞
关键词:池田鲁迅学术

岳寒飞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池田大作先生是当今日本著名的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不仅先后担任过日本创价学会会长和国际创价学会会长,而且还是鲁迅文学的爱好者和鲁迅精神的传播者。由于在宣扬和传播鲁迅方面的影响,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以及绍兴鲁迅纪念馆先后授予池田大作“名誉顾问”称号,以肯定其在鲁迅传播方面的重要贡献。作为鲁迅故乡的大学,绍兴文理学院不仅在2010年授予池田大作先生“名誉教授”称号,还在2012年专门成立了鲁迅与池田大作研究所。作为该研究所的骨干成员之一,青年学者卓光平一直致力于池田大作对鲁迅的接受与传播研究,他在广泛收集文献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池田鲁迅”这一学术新概念,并对之进行了深入阐释,相关研究在学界已引起一定的关注。特别是《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池田鲁迅”研究》一书于2018年出版后,“池田鲁迅”这一概念不仅被国内学者所讨论,也受到了日本部分学者的关注,该学术概念正逐步被学界所接受和认同。

一、“池田鲁迅”概念的提出与体系建构

鲁迅在日本的传播研究一直是鲁迅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然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鲁迅对日本作家创作的影响和鲁迅作品在日本的翻译等方面的探讨。实际上,鲁迅在日本民间社会的接受状况远超我们的想象。作为日本创价学会的灵魂人物,池田大作对鲁迅作品及其思想精神的接受与传播在日本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然而,遗憾的是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有关“池田大作与鲁迅”的研究都非常薄弱,成果仅限于一些零星发表的随笔、短篇论文和讲座报告等。

2012年3月25日,绍兴文理学院与日本创价大学联合成立了鲁迅与池田大作研究所。作为鲁迅与池田大作研究所的骨干成员之一,卓光平在收集和整理大量相关文献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池田大作对鲁迅的接受与传播研究是“一块非常值得进行深入开垦的学术空地”[1]320,并围绕该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进而提出了“池田鲁迅”这一学术新概念。“池田鲁迅”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显然是有其现实依据和理论参照的。一方面,池田大作对鲁迅有着很深的情结,在领导和开展日本创价学会的民众运动、社会活动以及创价教育等事业时,他将鲁迅的精神思想融会其中,在发掘鲁迅精神思想的当代社会价值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此,卓光平“将其对鲁迅思想文学的独特认识和价值传播称之为‘池田鲁迅’”[2],自然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池田鲁迅”的提出也是对日本鲁迅研究界早已形成的“竹内鲁迅”“丸山鲁迅”“伊藤鲁迅”等学术概念的参考借鉴,并由此概括了“池田大作对鲁迅的独特认识和价值传播所建构的‘鲁迅像’”[1]11。

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在2014年6月14日由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世界视野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卓光平首次公开提出了“池田鲁迅”这一学术新概念,并得到了部分与会专家的关注。此后,卓光平围绕“池田大作与鲁迅”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发掘,搜集和整理了大量池田大作解读鲁迅文学和探究鲁迅思想精神的文献资料。然而,殊不知“池田大作先生著作等身,光日文版的全集就有150卷之多,中文版译著也有几百本”[1]319,且多分散在其文学创作、专题访谈以及公开的报告演讲中。为了克服该课题研究的困难,卓光平不仅对该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及池田大作的作品、讲稿、个人采访以至其在创价学会的社会活动资料进行了详细爬梳,并将池田大作及创价学会传播鲁迅的文献进行了编年汇编。在全面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卓光平又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整个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传播,他不仅对竹内好、丸山升、伊藤虎丸等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同时也将太宰治、霜川远志和井上厦等日本作家的鲁迅形象书写纳入观照的范畴。

卓光平着重从池田大作与鲁迅跨越时空的生命感应这一视角,去揭示池田大作心中的“鲁迅像”,即一个集“思想家”“笔的斗士”“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于一体的鲁迅形象。这一概括不仅兼顾了鲁迅之于国民性批判及其“立人”思想的核心要义,而且凸显了鲁迅在搭建与推促中日文化交流方面的价值与贡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对池田大作的内在生命体验与鲁迅精神的深层关联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探讨,赋予“池田鲁迅”新的内涵。

卓光平从池田大作对鲁迅小说的再解读、池田大作对鲁迅“人学”思想的承继与重释、鲁迅精神之于日本创价学会价值理念的伸张和践行等方面,对“池田鲁迅”概念的内在涵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其从池田大作对鲁迅小说中“慈母”“严父”“医生”等形象的解读中发掘了贯穿于池田大作在社会活动和教育事业中的民众主义价值立场;从池田大作“人性革命”的思考与实践中窥见了其对鲁迅“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从池田大作的反战思想、崇尚和平友爱及其倡导的创价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其与鲁迅精神的内在联系。不同于日本“学院鲁迅”的是,“池田鲁迅”明显侧重于展示日本“民间鲁迅”的实践性的价值特点。可以说,在对“池田鲁迅”进行系统阐释的过程中,卓光平为我们形塑出了一个长期被学界所忽视的但又切实存在于日本民间的独特“鲁迅像”。

二、“池田鲁迅”的价值内涵与当代意义

与许多学者对“学院鲁迅”的聚焦不同,卓光平副教授显然有意避开了日本经院化、学问化的“学院鲁迅”,梳理了池田大作在战后以来对鲁迅的接受与传播,提出了“池田鲁迅”这一学术概念并对之进行了系统阐释。作为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池田大作无意于秉持实证求真的态度对鲁迅形象进行考据求证式的还原,他更多的是基于现实社会中的自我生命体验,去开掘鲁迅精神思想及其文学资源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池田大作不仅从读者的角度对鲁迅的作品及其思想价值予以解读、阐释和体认,而且在以日本创价学会为载体的价值实践中对鲁迅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在“池田鲁迅”的研究中,卓光平细致地梳理了池田大作在文学创作、社会活动、宗教思想传播、创价教育等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学鲁迅”精神。对池田大作而言,他是在战后日本秩序混乱、百废待兴的背景下开启了与鲁迅的心灵对话,并与之获得了精神上的共鸣。他在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中不断进行思想碰撞和人生体悟,在与鲁迅的心灵对话中进行思想汲取和价值内化,并不断地从鲁迅那里发掘新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将其融会贯通于创价学会的价值追求之中。而且,池田大作宣扬和传播鲁迅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他既在各种鲁迅主题的文学创作中对鲁迅文化价值进行阐述,也在同许多著名文化人士的对谈中聚焦过鲁迅话题。同时,池田大作所在的创价学会和创价大学还举办过鲁迅主题展览、鲁迅讲座等活动来普及和传播鲁迅,让更多的青年人来了解鲁迅和学习鲁迅。诚如高桥强教授所言:“在实践方面,池田先生对鲁迅精神的传播,不仅体现在他系统的创价教育实践上,还表现在创价学会的各种活动和运动中。”[4]9开掘鲁迅思想的当代社会价值是继承鲁迅精神遗产的最佳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池田大作以“学鲁迅”的形式对鲁迅精神思想进行继承与发扬无疑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池田大作曾表示:“今天的时代,一切哲学、宗教、思想都已不是单纯的概念学问,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必定成为它们最大的课题。”[5]116从早年阅读鲁迅文学作品,与鲁迅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到将鲁迅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渗透在社会活动、创价教育和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池田大作在阅读、接受和宣扬鲁迅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理念、价值精神与现实实践的一种融合。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卓光平的“池田鲁迅”研究对发掘鲁迅思想的社会现实价值和梳理鲁迅思想精神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延续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的范例,同时对推促当前鲁迅研究与鲁迅精神发扬的相统一具有启示意义。

显然,区别于“学院鲁迅”的学问化特质和玄学化倾向,“所谓‘池田鲁迅’的要义就不是学术的,而是社会的、实践的”[3]22。正是从教育实践、文化交流和和平运动等视角出发,卓光平在“池田鲁迅”研究中从多个向度阐释了池田大作对鲁迅思想精神的接受与传播,并在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评价了“池田鲁迅”形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其不仅对“池田大作与鲁迅”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而且拓展了鲁迅在日本传播研究的新空间。相比于既有“日本鲁迅”研究成果多注重从纯学术性的视角和路径来梳理日本学者对鲁迅思想和作品的接受谱系,卓光平更加强调“池田鲁迅”本身的“实践性”与“当代性”,注重探究池田大作对鲁迅思想精神的开掘、继承和践行,这也正显现了“池田鲁迅”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三、“池田鲁迅”的学术特质与学界反响

在对“池田鲁迅”的探讨中,卓光平非常注重将其放在日本鲁迅接受的场域中进行考察,正是在与日本“学院鲁迅”和“民间鲁迅”的比较中,凸显了“池田鲁迅”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区别于纯粹学术性质的日本“学院鲁迅”,卓光平提出的“池田鲁迅”可谓是另辟路径。如果说“学院派”的鲁迅研究多聚焦在文学史料的考证以及文本解读等方面,即治学侧重点放在文学史史料的丰富化和文学作品的经典化与文学史化的研究,那么卓光平所探讨的则是池田大作对鲁迅精神遗产的当代继承与发扬,并以池田大作向鲁迅学习的动机、过程和效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社会发展与现实需要而非仅仅指向鲁迅的作品或其思想本身。

在“池田鲁迅”研究中,卓光平细致梳理了池田大作在文学创作、社会活动、宗教思想传播和创价教育等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学鲁迅”精神,并对“池田鲁迅”的价值内涵和学术特质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和多层次的论述。可以说,“池田鲁迅”研究“既是对日本鲁迅研究与传播空间的拓展,又对今天鲁迅文化资源的发掘具有启示价值”[6]。从审美角度对鲁迅文学进行的纯学术性探究呈现出非功利的特点,研究也往往指向人的精神世界或情感世界,研究的终点止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而池田大作对鲁迅的解读和传播不仅止于情感共鸣和生命感应,而且将之发扬于现实社会,渗透在其言行举止的点滴细节之中,鲁迅精神成了其思维方式,进而指引其实践行为,他也因此成为鲁迅精神的传人。

自“池田鲁迅”概念提出以来,先后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和热议。早在2014年“池田鲁迅”这一概念刚提出不久,董卉川就在《国际鲁迅研究的新进展》一文中指出:“卓光平通过介绍‘池田鲁迅’与日本学院鲁迅的不同,揭示了日本鲁迅实用性研究对鲁迅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活力和优势。”[7]刘子凌指出,卓光平“提出了一个‘池田鲁迅’的概念,总结了池田大作对鲁迅思想的探究与‘学院鲁迅’的不同之处”[8]95。针对《战后日本文化语境中的“池田鲁迅”研究》一书的出版,江苏师范大学教授邱焕星认为:“过去大家谈的多是竹内好、伊藤虎丸、丸山升塑造的‘鲁迅像’,而‘池田鲁迅’研究则别出机杼,塑造了一个偏于民众传播的非学院的鲁迅形象,是重大的学术贡献。”[6]中国传媒大学刘春勇教授也指出:“卓光平提出了‘池田鲁迅’的概念并作了详细阐释,填补了鲁迅研究这方面的空白。”[6]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大先研究员则认为:“卓光平提出的‘池田鲁迅’,跨越或者说联结了‘学院鲁迅’与‘民间鲁迅’,该专著不仅打开了研究鲁迅的某个新路径,而且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6]

除了注意到“池田鲁迅”研究的学术贡献外,也有学者指出其具有更广阔的社会意义。武汉大学文学院裴亮副教授就指出:“相比于既有的‘日本鲁迅学’研究成果,卓光平的‘池田鲁迅’研究更加强调‘池田鲁迅’本身的‘实践性’‘公共性’与‘当代性’。”[6]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员乔丽华也指出,“池田鲁迅”不同于纯学术领域的鲁迅研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话。“从卓光平博士的专著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池田大作先生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认知方式:面向世界,积极对话。一个在日本战败后成长起来的日本青年,在战后的文化焦虑中遇到了鲁迅,从此终身与鲁迅进行着绵绵不断的交流和倾诉,几十年来池田先生立足于鲁迅这样一位伟人,不仅与中国展开了真诚对话,也与世界进行了深刻沟通。”[6]同时,“池田鲁迅”研究在日本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日本创价大学高桥强教授认为“池田鲁迅”研究不仅对理解和把握池田大作的鲁迅观大有裨益,而且“池田鲁迅”对鲁迅精神在日本以至国际社会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池田鲁迅”这一学术新概念已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一些学者也围绕该话题进行了讨论。当然,对一个崭新的学术概念而言,其被接受和认同无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随着时代语境的变化和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新文献资料的发现,概念本身也往往会面临内涵的不断丰富以及被重新阐释等多种可能性。我们期待“池田鲁迅”这一概念在未来的学术讨论中衍生出新的学术话题,并在讨论、商榷甚至批评的过程中走向成熟和完善。

猜你喜欢
池田鲁迅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猎物
鲁迅,好可爱一爹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
纵横交错与造型世界